我今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房间的床上,我坐了起来,看见一个人一身布衣,文质彬彬,正用他那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我,这不是苏东坡吗?这时,我的肚子开始抗议。他说:“你要吃点美食吗?”我说:“什么美食?”他微微一笑说:“我自己发明的东坡牌美食。”(段评:本段作为故事开头,通过穿越的设定引出苏东坡,很有想象力!但可以增加一些环境细节和心理描写,让场景更真实,比如陌生房间的样子、见到苏东坡时的惊讶感,这样能更快抓住读者注意力哦。修改版:今天早上我一睁眼,发现自己躺在一张铺着粗布床单的木床上,周围是古色古香的木质家具,窗户外飘来淡淡的桂花香——这根本不是我的房间!我猛地坐起来,看见床边站着一个穿布衣的叔叔,他文质彬彬的,眼睛亮得像星星。等等,这不是书里的苏东坡吗?我正惊讶得说不出话,肚子突然"咕咕"叫起来。叔叔笑着问:"小友饿了?要不要尝尝我发明的‘东坡牌’美食?")
苏东坡开始做东坡牌美食了,他做的第一道菜是东坡肉,先要用一口干净的锅,放入少量清水,大火烧开,再用文火慢慢地炖,它会变得更加美味,苏东坡这时候自言自语到 (改:自言自语道) :“黄州的猪肉可真好!它的价格很便宜,富贵的人不爱吃,贫困的人不会做,真是太棒了,我真是太喜欢黄州这个宝地了,我每天吃上一碗,真是太满足了。”(段评:你详细写了东坡肉的做法,还加入了苏东坡的自言自语,很棒!不过可以增加一些动作细节,比如苏东坡炖肉时的样子,还有他说话时的神态,让画面更生动。另外,"它会变得更加美味"可以写得具体点,比如肉的颜色、香味变化,这样更有吸引力~修改版:苏东坡转身走进厨房,开始做东坡肉啦!他先把一块肥瘦相间的黄州猪肉洗净,放进干净的锅里,加了点清水。大火烧开后,他又换成小火慢慢炖,还时不时用勺子轻轻翻动。肉的香味渐渐飘出来,苏东坡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黄州的猪肉真好,价格便宜,富人不爱吃,穷人不会做,正好给我解馋!每天炖一碗,软烂喷香,吃起来可满足啦!")
我问苏东坡:“你还有其他美食吗?”苏东坡说:“当然有,它可是我最得意的美食__东坡羹 (改:得意的美食——东坡羹) 。”我看着苏东坡用熟练的动作做出了东坡羹,我深吸一口气,“啊,真的好香啊!”(段评:你写出了东坡羹的香味,很有画面感!不过可以补充东坡羹的食材,比如苏东坡用了什么菜、怎么切菜的,这样能让美食更真实。另外,"熟练的动作"可以具体点,比如他怎么搅拌、怎么调味,还有你闻到香味时的反应,比如口水快流出来了,会更有趣哦~修改版:我咽了咽口水,问苏东坡:"还有其他美食吗?"他眼睛一亮:"当然有!我最得意的东坡羹来啦!"只见他拿起新鲜的青菜、豆腐和米粒,快速切成小块,放进锅里熬煮,勺子在锅里轻轻搅拌,动作熟练得像个大厨。不一会儿,一股清甜的香味飘过来,我深吸一口气:"哇,好香啊!感觉连鼻子都要被香掉啦!")
我看着冒着热气的东坡羹,顿时垂涎三尺,说:“苏东坡,你是怎么做出这么美味的东坡肉和东坡羹的呢?”这时苏东坡递给我几张纸,上面写着《猪肉颂》和《东坡羹颂》,苏东坡说:“这两篇诗写了我制作这些美味菜肴的步骤,你带到未来吧,这样未来的人也会做这些美食了。”(段评:你通过《猪肉颂》《东坡羹颂》把故事和知识结合,很巧妙!不过可以增加你看到诗时的反应,比如诗上写了什么、你看不懂时的小疑惑,还有苏东坡递诗时的动作,比如他笑着把纸递给你,这样互动感更强。另外,"冒着热气的东坡羹"可以加个细节,比如羹里飘着青菜叶,热气模糊了眼镜,会更生动~修改版:我盯着冒着热气的东坡羹,里面飘着绿绿的青菜叶,热气扑到脸上暖暖的。我好奇地问:"苏东坡叔叔,你怎么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呀?"他笑着从怀里掏出两张纸递给我,上面写着《猪肉颂》和《东坡羹颂》:"这两首诗里藏着做法,你带回未来,让更多人尝尝我的美食吧!"我接过纸,看着歪歪扭扭的毛笔字,心里满是惊喜。)
“快起床!不然要迟到啦!”妈妈把我从梦中拉回到了现实中,我坐在床上回想着梦里发生的一切,不自觉地想到:东坡在困难中也能这么乐观洒脱,真是太厉害了。(段评:本段作为结尾,点出了苏东坡的乐观,主题很积极!不过可以把升华的道理和具体细节结合,比如你醒来后摸了摸枕头,好像还能闻到东坡羹的香味,这样从梦境过渡到感悟会更自然,不会显得生硬哦~修改版:"快起床!要迟到啦!"妈妈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我坐起来,摸了摸枕头,好像还能闻到东坡羹的清甜香味。回想起梦里苏东坡笑着炖肉的样子,我突然明白:原来就算生活简单,只要像他一样乐观,就能找到好多快乐——连一碗猪肉、一盅菜羹,都能变成最美的味道!)
高彬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苏东坡的一天》,老师首先要为你的独特创意点个赞!很多同学可能会选择神话故事里的角色,而你却把目光投向了大文豪苏东坡,这让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文化底蕴。你通过一场梦,和苏东坡一起体验美食,最后还能从这次“相遇”中感悟到东坡在困难中乐观洒脱的品质,这一点非常棒!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哦。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感悟到了东坡的乐观洒脱,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他能在困难中保持这样的心态呢?是因为他对生活的热爱,还是他的豁达人生观?如果能在结尾处,把“乐观洒脱”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苏东坡制作东坡肉和东坡羹的部分,这是文章很关键的情节。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厨房里的环境是怎样的?食材散发着怎样的气味?苏东坡的动作、神态有哪些特别之处?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描写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苏东坡做美食到被妈妈叫醒回到现实,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正当我沉浸在美食的世界和与东坡的交谈中时,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苏东坡除了乐观洒脱,还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如果在文中再体现一些,文章的内涵是不是更丰富了? 2. 在与苏东坡相处的这一天里,除了美食,还可以增加一些交流文化、诗词方面的情节,会让故事更精彩,你觉得呢? 3. 假如真的能把《猪肉颂》和《东坡羹颂》带到未来,人们在制作美食时会有怎样不同的感受和故事,能不能在文章里发挥想象写一写?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