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 星期一 晴
我是一颗小绿豆!今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被小主人放进了一个装了一些水的小盆子里,因为天气太热了我们口干舌燥。于是,我们咕噜!咕噜!一下子就把水喝光了。我感觉我的肚皮变成了一个小圆球,圆滚滚的。(段评:你用第一人称写绿豆喝水的样子,特别有童真!“咕噜咕噜”“肚皮变成小圆球”这些描写很生动,让读者一下子就想象出小绿豆的可爱模样。要是能加上喝水时的小细节,比如“小爪子扒着盆边”“晃着圆肚皮打了个水嗝”,会更有趣哦!修改版:我是一颗圆滚滚的小绿豆!今天,小主人把我和小伙伴们放进装着清水的小盆里——天气热得我们嗓子冒烟,刚碰到水就伸长脖子“咕噜咕噜”猛喝,小爪子紧紧扒着盆边,生怕被水冲走。不一会儿水就见了底,我的肚皮撑得圆鼓鼓的,轻轻晃一下还能听见“哗啦”的水声,像揣了个小水球!)
10月14日 星期二 阴
第二天,清晨的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我惊喜地发现,我的衣服后面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洞里长出了一条细细的、小小的绿豆芽。我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它感觉它是那么的柔软而坚韧。我又凑近去
闻了闻,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鼻而来,那是生命的味道。这时候小主人来看我们了,她忽然把盒子举的高高的 (改:得高高的) ,吓的 (改:吓得) 我们赶紧握好扶手 (改:抓好扶手) ,小小的脑袋有一点晕晕的。(段评:你写绿豆芽“柔软而坚韧”“清新的生命味道”,观察得真仔细!小主人举盒子的情节很有趣,但“握好扶手”可以更贴合绿豆的特点,比如“紧紧抓住盆底的纱布”,“脑袋晕晕的”也可以加个小细节,比如“晃着小芽芽东倒西歪”,这样更有画面感。修改版:闻了闻,一股清清爽爽的味道钻进鼻子——这就是生命的香味吧!小主人突然凑过来看我们,还把盒子高高举起来晃了晃。我赶紧用小根须紧紧抓住盆底的纱布,小芽芽晃得东倒西歪,脑袋晕乎乎的,差点和旁边的小伙伴撞在一起!)
10月16日 星期四 晴
过了两天,我发现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长高了很多,这一天小主人给我们喝了有营养的米水。米水太好喝了!小主人好像听到了我们在说话,于是天天给我们喝米水,我们的身高越来越高了,身体越来越壮实了。看到自己和伙伴们茁壮成长,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感激之情。(段评:你写绿豆芽“长高了很多”“身体壮实”,能感受到你的喜悦!要是能具体写写“长高”的样子,比如“小芽芽从两厘米变成了五厘米”“茎秆挺得直直的”,再加上喝米水时的小反应,比如“伸长脖子抢着喝”“尾巴尖还沾着米粒”,会更生动哦!修改版:过了两天,我低头一看——呀!我的茎秆从细细的小线变成了直直的“小竹竿”,比原来高了一大截!今天小主人端来一碗香香的米水,我和小伙伴们立刻伸长脖子抢着喝,小嘴巴“吧嗒吧嗒”响,尾巴尖还沾了几颗白白的米粒。小主人好像听懂了我们的欢呼,之后每天都给我们送米水,我们的茎秆越来越粗,小叶子也展开了,站得笔直笔直的,像一群神气的小士兵!)
10月19日 星期日 阴
又过了几天,我们的脑袋上都长出了一把绿油油的小雨伞。偶尔的时候小主人会给我们下一场小毛毛细雨,我们在雨中挤来挤去,形成了一个碧绿的茂密的 (改:碧绿茂密的) 小森林,我们就像森林里的参天大树一样。(段评:“脑袋上长出小雨伞”“碧绿的小森林”这个比喻太妙了!要是能写写“小雨伞”的样子,比如“嫩绿的小叶子像张开的手掌”,再加上下雨时的互动,比如“仰着小脸接水珠”“叶子上的水珠滚来滚去”,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又过了几天,我们脑袋上都长出了嫩绿的“小雨伞”——两片小叶子像张开的手掌,在风里轻轻晃。小主人偶尔会用小喷壶给我们“下雨”,细细的水珠落在叶子上,我们仰着小脸接水珠,有的小伙伴还晃着叶子把水珠抖到我身上,逗得大家“沙沙”笑。密密麻麻的绿豆芽挤在一起,真像一片小小的绿森林,我们就是森林里最高最壮的“大树”!)
这就是我们小小绿豆芽快乐的童年时光!(段评:结尾总结了绿豆芽的快乐时光,很温暖!要是能把“快乐”和前面的小细节联系起来,比如“喝饱水的圆肚皮”“第一次长芽的惊喜”“和小伙伴挤在一起的热闹”,会让结尾更有回忆感哦!修改版:这就是我们小绿豆的快乐童年呀——从圆滚滚的小豆子,到长出细细的芽,再到撑起嫩绿的小雨伞,每一次长大都藏着甜甜的小惊喜。和小伙伴挤在一起喝水、晒太阳、接水珠的日子,像裹了糖的绿豆糕,甜滋滋的,永远记在我心里!)
庆梦娴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绿豆成长记》,老师要为你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点个赞!你把自己想象成一颗小绿豆,用日记的形式记录成长过程,这种写法很新颖,让老师感受到了你对生命成长的好奇与热爱。
在观察报道的完整性上,你清晰地记录了绿豆从被浸泡到长出豆芽、再到长高长大的过程,做得很棒。在细致描述方面,像“我的肚皮变成了一个小圆球,圆滚滚的”“一条细细的、小小的绿豆芽”等语句,把绿豆的形态变化描绘得很生动。而且你还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比如“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鼻而来,那是生命的味道”,这体现了心路历程及思考。在写作技巧上,语句通顺,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我们的脑袋上都长出了一把绿油油的小雨伞” 。
不过,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写了绿豆成长的过程,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绿豆成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悉心的照顾,这和我们人类的成长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个相似点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小主人给我们喝了有营养的米水。米水太好喝了”这里,是绿豆成长的关键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米水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的?小主人是怎么给你们喂米水的?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写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更强。从写完一天的变化到第二天的变化,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第一天的成长让我满心欢喜,第二天又会有怎样的惊喜呢?”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绿豆在成长过程中克服困难努力长大,这对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有什么启示? 2. 在照顾绿豆成长的过程中,小主人的付出和绿豆的成长有什么联系? 3. 绿豆从一颗小种子长成绿豆芽,这个变化过程能让我们对生命有哪些新的认识 ?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