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 星期六 晴
昨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篇观察植物的观察日记,我兴奋的 (改:地) 将我参加活动得来的植物盲盒拿出来,将里面的种子盒拿出来,在纸杯里倒入松软的泥土,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让种子浸泡在水中。(段评:本段详细写了种种子的过程,步骤清晰,很棒!不过可以把种种子时的动作写得更细致些,比如拿种子盒、倒泥土的样子,这样更有画面感哦。另外,“兴奋的”里的“的”要改成“地”,“兴奋地”是正确的用法。修改版:昨天老师布置了观察植物的日记作业,我兴奋地捧出参加活动赢来的植物盲盒,小心翼翼地打开盒子拿出种子袋。我找了个纸杯,先用小勺子舀进松软的泥土,再浇上适量的水,最后把黑溜溜的种子轻轻放进土里,让它们舒舒服服地“躺”在湿润的泥土里。)
这时的种子硬邦邦的,颜色是黑黑的,像一颗颗小黑米,我期待着它们的变化。(段评:本段写出了种子的样子和你的期待,很真实!要是能加一点你摸种子时的感觉,比如“摸起来硬邦邦的,像小石子一样”,就能让描写更具体啦。修改版:这时的种子摸起来硬邦邦的,颜色黑得发亮,像撒在纸杯里的小黑米。我盯着它们看了好一会儿,心里痒痒的,真期待明天一早能看到它们的变化!)
10月19日 星期日 多云
经过了一天的浸泡,种子们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有的变的圆鼓鼓的,比原来大了两倍,有的撑破了坚硬的外壳,露出了乳白色的肚皮,我轻轻的 (改:地) 拿起一颗,发现它的表皮皱巴巴的,好像一捏就破了。(段评:本段写了种子泡后的变化,“圆鼓鼓”“皱巴巴”这些词用得很生动!要是能加一点你看到变化时的心情,比如“我惊喜地叫出声”,就能让情感更饱满啦。另外,“变的圆鼓鼓”“轻轻的拿起”里的“的”要改成“得”和“地”哦。修改版:经过一天的浸泡,种子们居然变样了!有的圆鼓鼓的,比原来大了两倍;有的撑破了硬壳,露出白白的小肚皮。我惊喜地蹲下来,轻轻拿起一颗,它的表皮皱巴巴的,像老奶奶的脸,好像一捏就会破。)
我又把它们放回土里,继续观察它们的变化。(段评:本段写了把种子放回土的动作,很简洁!要是能加一点你放种子时的小心劲儿,比如“我用手指轻轻把它们按回土里”,就能更细致啦。修改版:我赶紧用小勺子舀了点土盖在种子上,又浇了点水,心里盼着它们明天能长出小芽芽。)
10月20号 (改:日) 星期一 多云
第三天,小种子们长出了鹅黄色的嫩芽,嫩芽弯弯曲曲的,好像小蝌蚪的尾巴。昨天还是圆鼓鼓的种子,今天也露出了乳白色的肚皮。(段评:本段写了种子发芽的样子,“鹅黄色的嫩芽”“弯弯曲曲”很形象!不过“昨天还是圆鼓鼓的种子,今天也露出了乳白色的肚皮”这句话,和上一段重复啦,可以删掉,这样段落更紧凑。修改版:第三天一早,我掀开纸杯盖一看,哇!小种子们长出了鹅黄色的嫩芽,细细的,弯弯曲曲的,像小蝌蚪的尾巴,又像害羞的小逗号。)
我继续观察着它们的变化。(段评:本段写了继续观察的想法,很自然!要是能加一点你当时的小期待,比如“我趴在桌上看了好久,希望它们明天能再长高一点”,就更有童趣啦。修改版:我趴在桌边看了好半天,心里默念:小芽芽,快长大!明天我还要来看你们。)
10月22日 星期三 晴
第五天,小种子们长出了白白的芽,已经有一厘米长了,它们的颜色也从鹅黄色变成了草绿色,小芽的顶部长出了一片小小的叶子,表皮粘在叶子上,好像给叶子戴上了一顶棕色的帽子。(段评:本段写了芽长成小草的样子,“草绿色”“棕色的帽子”很生动!要是能加一点你量嫩芽长度的动作,比如“我用尺子量了量,居然有一厘米长”,就能更具体啦。修改版:第五天,小芽芽长成了小草!它们的茎白白的,有一厘米长,颜色从鹅黄变成了嫩绿。最有趣的是,草尖上还顶着原来的种皮,像戴了一顶棕色的小帽子。)
10月24日 星期五 多云
小草越来越高,已经有几厘米了,叶片也从一片变成两片,根茎也由白色慢慢变成了浅粉色,两片展开的叶子好像飞舞的蝴蝶,我看着生机勃勃的小芽,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段评:本段写了小草长高的样子,“飞舞的蝴蝶”这个比喻很形象!要是能加一点你摸小草的感觉,比如“我用指尖碰了碰叶片,软软的”,就能更细腻啦。修改版:小草越长越高,已经有三厘米啦!叶片从一片变成两片,嫩绿嫩绿的,展开时像飞舞的小蝴蝶。我用指尖轻轻碰了碰,软软的,真舒服。看着它们生机勃勃的样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10月25日 星期六 多云
我把纸杯移到了有阳光的地方,小草们站的 (改:地) 笔直的,像一排排士兵,一阵微风吹来,小草们轻轻点头好像在向我敬礼。(段评:本段写了小草晒太阳的样子,“像一排排士兵”“向我敬礼”这些比喻很有趣!要是能加一点阳光照在小草上的样子,比如“阳光洒在它们身上,叶片闪着绿光”,就能更有画面感啦。另外,“站的笔直的”里的“的”要改成“得”哦。修改版:我把纸杯搬到阳台晒太阳。小草们站得笔直笔直的,像操场上的小士兵。阳光洒在它们身上,叶片闪着绿光。一阵风吹来,它们轻轻点头,好像在说:“谢谢你,小主人!”)
经过了一周的观察,我亲眼见证了生命的力量与奇迹,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可贵,每一天细微的变化,都是它们成长的轨迹,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发现事物的美好。(段评:本段总结了观察的感受,主题很积极!不过最后两句有点像口号,要是换成你和小草的小约定,比如“我要每天给它们浇水,看着它们长成高高的小草”,就能更真实啦。修改版:一周的观察结束了,我看着纸杯里的小草,心里暖暖的。原来一颗小小的种子,能长出这么可爱的草!它们每天的小变化,都是生命的奇迹。我要好好照顾它们,看着它们慢慢长大。)
陶冶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小草变形记》,老师首先要为你的认真观察和独特感悟点个赞!很多同学只是简单记录植物生长过程,而你却从中感悟到“生命的力量与奇迹”“自然的可贵”,这让文章一下子有了深度!
这篇观察日记,完整记录了小草从种子到逐渐长大的过程,对小草每天的变化描述细致,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嫩芽弯弯曲曲的,好像小蝌蚪的尾巴”,让描写更生动。同时,也表达了你看到小草成长时内心的成就感。
不过,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比如立意方面,可以再深刻些。你提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奇迹,那能不能进一步思考,这种力量和奇迹具体对我们的生活、对我们自身的成长有什么更深远的影响呢?如果在结尾处能把这种思考写出来,文章立意会更上一层楼。
在丰富细节与层次上,有些地方可以展开得更细腻。比如在描写小草变化时,除了写它的外形,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你看到小草变化时的动作、表情、心里具体在想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些内容补充进去,文章会更有感染力。
另外,段落之间的过渡可以更自然些。比如从记录某一天小草的状态到下一天的记录,中间可以加一些过渡语句,像“看着今天小草的样子,我满心期待它明天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这样能让文章读起来更连贯。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小草在成长过程中克服了许多困难,比如冲破坚硬的外壳,这对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有什么启示? 2. 在观察小草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某个瞬间让你突然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 3. 除了文中描写的这些变化,小草的生长过程中还有哪些细微之处可能被我们忽略了,但却同样能体现生命的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