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开学了,每个学生都要准备好文具,小明也不例外。小明已经准备好了其他文具唯独剩一支钢笔 (改:唯独缺一支钢笔) ,于是小明的妈妈给了小明十块钱,让小明去文具店买钢笔。(段评:本段作为开头,清晰交代了故事背景,但语言稍显平淡,缺乏画面感。比如可以加入小明对开学的期待或对钢笔的小想法,让开头更生动。修改版:暑假的尾巴悄悄溜走,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啦!小明的书包里已经装满了崭新的笔记本和彩色铅笔,唯独缺一支漂亮的钢笔。妈妈笑着塞给他十块钱:“去文具店挑一支你喜欢的吧!”)
小明蹦蹦跳跳地来到了文具店。里面人山人海,在琳琅满目的文具中,小明选啊选选啊选,选中了一支小狗头钢笔,一看标价,正好十块钱。小明正找老板付钱时,一位顾客把老板叫过去,老板回头时,急急忙忙地找给小明十块钱。小明心想:老板一定是太忙了,糊涂了,才给我找错,误以为我付的是二十块钱。但我并没付二十块钱。小明却下意识地接过了那张十元钞票。小明的脑子里似乎有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在打架,天使说:“孩子,做人要讲诚信,你还是把钱还给老板吧。”恶魔说:“孩子,何必呢?你既已得到了钱,为何还要还呢?快拿着钱走吧。”(段评:本段情节丰富,心理描写很精彩,但“人山人海”这个词不太符合文具店的场景,选钢笔的过程可以更具体,比如小狗头钢笔的样子,让画面更鲜活。修改版:小明蹦蹦跳跳地来到文具店,里面挤满了买文具的小朋友。货架上的钢笔摆得整整齐齐,有带卡通图案的,有亮晶晶的,小明一眼就看中了一支小狗头钢笔——圆圆的脑袋上耷拉着两只软乎乎的耳朵,按一下还会“汪”地叫一声!标价正好十块钱。小明刚要付钱,一位阿姨着急地喊老板帮忙找东西。老板转身找钱时,竟递给他一张十元钞票。小明心里咯噔一下:老板肯定忙糊涂了,以为我付了二十块!可我明明只给了十块呀……他下意识接过钱,脑子里像有两个小人在吵架:一个说“要诚实,把钱还回去”,另一个说“反正老板没发现,拿着钱走吧”。)
最后,后面排队的人越来越多,把小明挤了出去,小明的手紧张得不停颤抖,好不容易才把钱哆哆嗦嗦地塞进口袋,然后像只受惊的兔子飞奔出店门口。但当小明还未出门时,老板叫住了他。小明心想:完了完了,被发现了。只见老板跑过来,和蔼地说:“小朋友,你钢笔还没拿,你就跑了。”小明接过钢笔,感觉它很重,小明的脸红得像个太阳。(段评:本段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小明的紧张,但“脸红得像个太阳”可以更贴合小朋友的感受,比如用“熟透的苹果”这样的比喻,同时可以加入钢笔的细节,让情感更真实。修改版:后面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小明被挤得踉踉跄跄。他的手心里全是汗,哆哆嗦嗦地把钱塞进口袋,刚想往外走,就听见老板喊:“小朋友,你的钢笔忘拿啦!”小明心里一紧,以为被发现了,低着头接过钢笔——那支小狗头钢笔好像突然变沉了,耳朵耷拉着,像是在瞪他。小明的脸烫得像熟透的苹果,不敢抬头看老板的眼睛。)
看着老板和蔼的微笑,小明勇敢地承认了错误,他小声说:“老板,对不起,您多找了我钱,我不该拿的。”老板摸摸小明的头,笑着说:“小朋友,你能主动承认错误,真是个诚实的孩子,老板为你点赞。”(段评:本段对话自然,但可以加入小明说话时的动作或老板的小反应,让场景更温暖。比如老板拍拍小明的肩膀,或者递给他一颗糖,体现老板的善良。修改版:看着老板笑眯眯的眼睛,小明咬了咬嘴唇,小声说:“叔叔……对不起,您刚才找错钱了,这十块钱还给您。”老板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摸摸他的头:“你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这支小狗钢笔就当叔叔奖励你的,以后要一直做个诚信的小男子汉哦!”)
就这样小明不仅得到了钢笔,更得到了一颗以诚待人的心。(段评:本段升华主题,但“以诚待人的心”可以更具体,比如联系钢笔的细节,让结尾更有温度。修改版:回家的路上,小明握着那支小狗头钢笔,感觉它的耳朵好像竖起来了,正对着他笑呢。原来诚实不是什么大道理,就像这支钢笔一样——握着它,心里就踏踏实实的,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姜禹涵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一支钢笔》,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立意点个赞!很多人写这类故事可能只停留在事情表面,而你却通过小明买钢笔时的经历,让他领悟到了“以诚待人”的道理,这让文章一下子有了深度!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变得更精彩。事件虽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就像小明在文具店内心挣扎这段,这可是文章很关键的部分。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文具店里的灯光是明亮还是昏暗?周围人们嘈杂的声音是怎样的?小明紧张时手心的触感如何?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另外,段落之间有点跳跃。从老板多找钱到小明被挤出去,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小明正纠结着,后面排队的人却越来越多,嘈杂的催促声让他更加慌乱”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天衣无缝,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生活中,除了诚实,还有哪些品质也像这支钢笔一样,看似普通却意义重大? 2. 如果小明没有承认错误,故事还可能有怎样不同的发展和结局? 3. 怎样通过描写小明的表情、动作等,让他承认错误时的心理变化展现得更细腻?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更棒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