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的汉字很多,可我最喜欢的一个字是“忍”。你们一定会说、 (改::) 一个“忍”字有什么好研究的。那让我来给你讲讲吧!(段评:开头直接点明最喜欢的字是“忍”,还通过设问吸引读者,很棒!要是能把“你们一定会说”后面的顿号改成逗号,再把“有什么好研究的”换成更口语化的“有啥特别的呀”,会更自然亲切哦。修改版:我们中国的汉字有千千万,可我最喜欢的一个字是“忍”。你们一定会问,一个“忍”字有啥特别的呀?那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人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我总是无法理解内在含义。老师跟我们说过:“忍字拆开是刃和心。心上悬刀,可以提醒,可以隐忍。”每个人心中都有把“刀”只要 (改:有把“刀”,只要) 不小心将它抽出来,就会有血光之灾,如果把“刀”放在心底,一辈子将会平安无事。(段评:引用俗语和拆字解释“忍”,想法很巧妙!不过“可以提醒,可以隐忍”有点重复啦,而且“血光之灾”“平安无事”太夸张啦,换成和小朋友生活相关的例子会更易懂。修改版:人们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我以前总不太明白。老师说,“忍”字拆开是“刃”和“心”,就像心上放着一把小刀子,提醒我们要学会克制。要是忍不住发脾气,就像把刀子拿出来伤人,会让大家都不开心;要是把“刀子”藏好,和朋友好好相处,每天都会很快乐。)
在炎热的夏天,常常会看到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间飞舞,每个人都会感叹它的美,但是谁又想过,它之前经历了多少的苦难,蝶的幼虫是一种极丑的虫子,叫做“毛毛虫”,所有人都笑它,但它没有反抗,而是忍着,它相信自己也是一个美丽的主角,站在舞台上。(段评:用毛毛虫变蝴蝶的例子讲“忍”,很有新意!不过“所有人都笑它”可以加个具体的场景,比如“小朋友们路过草地,看到它丑丑的样子,会指着说‘这虫子真难看’”,这样更真实。而且“它相信自己也是一个美丽的主角”可以写得更孩子气,比如“它心里偷偷想:我以后一定会变得很漂亮的!”修改版:炎热的夏天,总能看到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里跳舞,大家都夸它美。可谁知道,它之前是丑丑的毛毛虫呢?小朋友们路过草地,看到它爬来爬去,会指着说:“这虫子真难看!”但毛毛虫没有生气,只是默默地啃叶子、长身体。它心里偷偷想:我以后一定会变得很漂亮的,像小舞台上的主角一样!)
展现出自己最美的一面,当他破茧而出一瞬间 (改:的一瞬间) ,它重生了,变成了美丽的蝶,他终于可以当亮丽的主角了。 (改:它终于可以当亮丽的主角了。) (段评:写蝴蝶破茧的瞬间很有画面感!不过“当他破茧而出一瞬间”里的“他”要改成“它”,“亮丽的主角”可以加个具体的动作,比如“在花丛里跳最美的舞”,会更生动。修改版:终于有一天,它破茧而出啦!翅膀湿漉漉的,慢慢展开——呀,是带着花纹的彩翅膀!它扇了扇翅膀,飞到了阳光下的花丛里,终于能当亮丽的主角,跳最美的舞啦!)
“忍”下面是心,上面是刀刃,学会“容忍”是人生的必修课。“忍”可以很渺小,也可以很伟大。(段评:结尾总结“忍”的重要性,很棒!要是能把“学会‘容忍’是人生的必修课”换成更贴近小朋友的话,比如“学会‘忍’,是我们成长路上要学的重要本领”,再加上自己的小感悟,比如“就像毛毛虫那样,忍住暂时的不开心,才能变成更棒的自己”,会更有真情实感哦。修改版:“忍”字下面是心,上面是刀刃,学会“忍”,是我们成长路上要学的重要本领。“忍”可以很小很小,比如和朋友吵架时忍住脾气;也可以很大很大,比如毛毛虫忍住别人的嘲笑,变成美丽的蝴蝶。原来呀,忍住暂时的困难,就能变成更棒的自己!)
钟业伟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忍》,老师首先要为你对“忍”字深刻的思考点个赞!很多人可能只是简单提及“忍”,而你不仅从汉字结构出发,解读出“忍字拆开是刃和心。心上悬刀,可以提醒,可以隐忍”,还通过蝴蝶幼虫隐忍最终破茧成蝶的事例,展现出“忍”的力量,让文章有了深度和内涵。
不过呢,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提升。道理虽然讲出来了,但还可以更深刻。你看,你通过蝴蝶的事例展现了“忍”的作用,我们能不能再往深想一想,为什么“忍”能让毛毛虫实现蜕变?是因为在隐忍的过程中它积累了能量,还是锻炼了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能在结尾处把“忍”背后促使成功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另外,在丰富细节与层次方面也可以再下功夫。你写蝴蝶幼虫隐忍这部分内容时,过程有点快。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当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其他动物嘲笑它时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它心里又在想些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拍摄”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还有哦,文章在段落之间的过渡上有点不够自然。从对“忍”字的解读到蝴蝶幼虫的事例,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那么,‘忍’在实际生活中究竟是如何体现其力量的呢?让我们来看看蝴蝶的故事。”这样的话,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生活中,除了蝴蝶幼虫,还有哪些动物或植物的成长过程能体现“忍”的精神? 2. 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需要“忍”的情况时,具体该如何去做? 3. “忍”有没有限度?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地“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