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风裹着清甜,把教学楼后的丁香花吹得满枝烂漫,淡紫的花瓣落在窗台上。淘气包张明蹲在花丛里,指尖捏着半片被风吹落的花瓣,眼神死死盯着不远处,班长王寒冰正举着那本缺角的《昆虫记》,眉头皱了起来。那是他昨天借的书,蹲在这看时被风刮坏了,本想藏起来,却还是被王寒冰发现了。(段评:开头用秋天的风、丁香花这些景物营造了很美的氛围,还引出了张明和王寒冰的冲突,情节设置得很巧妙!要是能再加点张明发现书被王寒冰找到时的小动作,比如手怎么抖的,脚怎么蹭地的,会让画面更生动哦。修改版:秋天的风裹着清甜,把教学楼后的丁香花吹得满枝烂漫,淡紫的花瓣像小蝴蝶似的落在窗台上。淘气包张明蹲在花丛里,指尖捏着半片被风吹落的花瓣,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不远处——班长王寒冰正举着那本缺角的《昆虫记》,眉头拧成了小疙瘩。那是他昨天借的书,蹲在这看时被风刮坏了,本想偷偷藏起来,可藏在身后的手刚缩了缩,就被王寒冰发现了。)
“按规定,损坏图书必须要照价赔偿。”王寒冰的声音像老虎似的怒吼 (改:声音像老虎怒吼) 。张明的脸泛红了起来 (改:脸泛红了) ,攥着花瓣的手用力到发白,心里想:“我又不是故意的!”话出口却没了底气,他知道王寒冰向来雷厉风行,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件事。(段评:这里写出了张明和王寒冰的对话和张明的心理,冲突感很足!不过王寒冰的话可以更符合班长认真的样子,不一定用"怒吼"哦,换成严肃的语气会更真实。还有张明攥着花瓣的样子,加上手背的青筋或者花瓣被捏皱的细节,会更能体现他的紧张。修改版:"按规定,损坏图书必须照价赔偿。"王寒冰的声音像冰珠子似的,又冷又脆。张明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攥着花瓣的手用力得指节发白,半片花瓣都被捏皱了。他心里喊着:"我又不是故意的!"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小声的嘟囔——他知道王寒冰向来认真,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件事。)
放学后,张明在丁香树下懊恼,忽然看见个熟悉的身影,班主任李军正捡着地上的花瓣。“弄坏了书没关系,但不能失了担当。”李军给了他一张便签,上面是管理员的电话,她说愿意帮你补好书,前提是你帮她整理一周的标本。(段评:李老师的出现很及时,还给出了好办法,让故事有了转机!要是能加点李老师的动作,比如拍张明的肩膀,或者把花瓣夹进笔记本,会更温暖。还有管理员的话,加上"书补好还能看,帮我整理标本也能学知识"这样的理由,会让办法更贴心哦。修改版:放学后,张明蹲在丁香树下懊恼地踢着小石子,忽然看见个熟悉的身影——班主任李老师正弯腰捡着地上的花瓣,还把几朵完整的夹进了笔记本里。李老师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弄坏了书没关系,但不能失了担当呀。"他递给张明一张便签,上面是图书管理员的电话,"管理员阿姨说愿意帮你补好书,前提是你帮她整理一周的昆虫标本,她说你肯定会喜欢那些小虫子的。")
第二天一早,张明拿着补好的书走进教室,跟班长道了歉。这时,班长也跟他道了歉。张明愣了愣,突然觉得昨天的烦躁都散了,只剩下心口的暖意。(段评:这里写出了矛盾解决的结果,很棒!要是能加上张明道歉时的动作,比如挠头或者递书的样子,还有王寒冰道歉的原因,比如"我昨天语气太凶了",会让两个人的和解更自然哦。修改版:第二天一早,张明攥着补好的《昆虫记》走进教室,红着脸把书递给王寒冰:"班长,对不起,我不该弄坏书还想藏起来。"王寒冰接过书,挠了挠头:"我也对不起,昨天我语气太硬了,没问你是不是故意的。"张明愣了愣,忽然觉得昨天的烦躁都被风吹走了,心口暖暖的,像揣了块热乎的糖。)
风又吹过,满树丁香花簌簌作响,落下的花有的在窗台上,有的飘进书页里。张明承诺一定要做个有担当的人。(段评:结尾呼应了开头的丁香花,很完整!要是把"承诺做有担当的人"换成具体的想法,比如"以后弄坏东西再也不藏了",会更符合小朋友的样子哦。修改版:风又吹过,满树丁香花簌簌作响,淡紫的花瓣有的落在窗台上,有的飘进了张明翻开的《昆虫记》里。他摸了摸书角补好的胶带,偷偷笑了——以后就算再不小心弄坏东西,也绝对不会藏起来啦。)
黄一菲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丁香树下的约定》,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立意点个赞!很多同学写这类故事可能只停留在事件表面,而你却通过张明弄坏图书这一事件,展现了他在老师引导下懂得担当的成长过程,传达出“要做个有担当的人”这一积极的思想,让文章有了深度和内涵。
不过呢,文章在一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张明在丁香树下懊恼,忽然看见个熟悉的身影,班主任李军正捡着地上的花瓣”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情节。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丁香树下的光线是怎样的?风吹过丁香花发出什么声音?张明懊恼时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李军老师捡花瓣时的神态又是如何?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另外,段落之间有点跳跃。从张明被王寒冰发现弄坏书,到放学后在丁香树下遇到李军老师,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被王寒冰批评后,张明一整天都心情低落,好不容易熬到放学,他无精打采地来到了丁香树下。”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生活中,除了弄坏东西勇于承担,还有哪些方面能体现一个人的担当? 2. 假如张明没有遇到李军老师,他可能会有怎样不同的选择和结果? 3. 丁香树在文中起到了一定的环境烘托作用,怎样通过进一步描写丁香树,让它和故事的主题“担当”联系得更紧密呢?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