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当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困难,有人会勇敢的迎难而上,也有人战胜不了困难而气馁。我觉得成功与失败都不能决定人的一生,成功固然重要,但人生也会有失败,失败能让自己认清自己的不足,从而面对困难时会沉着冷静地去解决。(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直接点明主题,态度明确,为全文奠定积极基调。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开篇较为平淡,缺乏吸引力,未运用排比、引用等手法制造画面感或悬念;二是议论稍显空泛,未结合个人经历引出主题,与下文叙事衔接不够自然;三是语言表达较直白,可适当运用比喻等修辞增强表现力。修改版:生活中总有形形色色的困难,有人如海燕般迎浪而上,有人却似蜗牛般蜷缩不前。我曾以为成功是人生的唯一注脚,直到那次考试失利,才明白失败并非终点——它像一面镜子,照见我的不足,更让我学会在慌乱中沉下心来寻找出路。)
我接受我的失败。我总畏惧考试,不论大考小考,它们都会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着我喘不上气。我总是惧怕成绩不理想,怕被老师批评、怕家长对我失望和同学对我的眼光,所以每次考试我都会紧张到肚子疼,但我也只能轻轻安抚我自己的情绪让我自己不会太紧张。每当考试我都会觉得时间不够,心里面很慌,从而每次考试的成绩都不会很理想,我有在慢慢改变我这种恐惧,让自己平静下来,会让自己接受自己的失败从而磨练出更好的我。(段评:本段真实展现考试焦虑的心理状态,情感真挚,能引起共鸣。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细节描写不够具体,如"紧张到肚子疼"未结合具体场景(如考场外的候考、拿到试卷的瞬间);二是心理活动层次单一,仅停留在"害怕"层面,未深入描写焦虑的具体表现(如手抖、看错题目、反复涂改);三是语言表达稍显啰嗦,可适当精简,突出核心感受。修改版:我曾深陷考试焦虑的泥沼。每当试卷发下,心跳便如擂鼓般急促,手心沁出冷汗,连握笔的手指都微微颤抖。我怕看到老师失望的眼神,怕父母欲言又止的叹息,更怕同学们不经意的议论。考场上的每一秒都像在煎熬,明明会做的题也变得陌生,时间总在慌乱中溜走。我试着深呼吸,用指尖轻轻按压太阳穴,告诉自己:接受不完美的成绩,才能磨练出更强大的自己。)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八年级的第一次月考,我是从普通班考进尖子班,从学习环境的变化和身边没几个认识的同学使我在班上很不自在,我不习惯他们的学习速度,跟不上他们步伐,使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在考试当中我老是因紧张而胡思而想 (改:胡思乱想) ,到至 (改:导致) 时间不够还没写完试卷又陷入深深的自责中。但是我还是会在最后剩余的时间赶完,虽然没什么用,但是我喜欢看见试卷上满满的答案,这是使我比较能开心的事。但是结果不会陪我演戏,月考成绩出来我还是崩溃了。(段评:本段回忆八年级月考经历,叙事清晰,点明环境变化带来的焦虑。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场景描写不够生动,如"学习环境的变化"未具体描写尖子班的学习氛围(如同学们埋头刷题的专注、老师讲课的语速);二是心理活动描写不够细腻,如"焦虑"未结合具体细节(如课间不敢提问、作业跟不上进度);三是语言表达存在错别字("胡思而想"应为"胡思乱想","到至"应为"导致")。修改版:八年级第一次月考的经历,至今仍刻在我的脑海里。从普通班升入尖子班的那天起,陌生的教室、埋头刷题的同学、老师快节奏的讲课,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我困住。我试图跟上他们的步伐,却总在课堂上因走神错过重点,课间看着周围同学热烈讨论难题,我却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考试时,我盯着试卷上的压轴题,脑子一片空白,胡思乱想间,时间悄然流逝。当铃声响起,我才发现作文只写了开头,慌乱中赶完的答案,连自己都不忍直视。)
从之前的第一到现在的倒数,成绩让我看到我和他们的差距,我的成绩居然会那么低,跟第一名相差的分数简直天差地别,我始终无法接受。上课我会因为这件事而发呆、内耗、自责,但有又 (改:又) 无法改变的现实,我是不甘心的,回家大哭一场后我决定改变现状。(段评:本段描写成绩公布后的心理落差,情感真实,转折自然。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比描写不够强烈,如"从之前的第一到现在的倒数"未具体说明分数差距(如原班级第一的分数、现班级倒数的排名);二是心理活动描写稍显笼统,如"内耗、自责"未结合具体场景(如上课发呆时的想法、回家路上的心情);三是语言表达可更精炼,突出情绪的变化。修改版:成绩公布那天,我盯着排行榜上自己的名字——从普通班的第一名,滑落到尖子班的倒数第十。那刺眼的红色数字,像一把刀扎进心里。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左耳进右耳出,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能轻松掌握的知识,我却学不会?回家路上,晚风微凉,我却觉得浑身冰冷。推开家门,我再也忍不住,冲进房间大哭一场。哭过之后,我擦干眼泪:我不甘心就这样认输!)
我努力跟上他们的速度,解决之前不会的问题,多练习,勤思考。在我这段时间的努力下,我从倒数直接上升进 (改:上升) 几十名,虽然还不是很好,但我可以慢慢进步。成功从来不是一步到位的,它也是从失败到慢慢往向上爬 (改:往上爬) 才取得的成功。俗话说:“失败仍成功之母 (改:失败乃成功之母) 。”意思就是这个道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变成令自己刮目相看的我!(段评:本段描写努力过程与成绩进步,主题积极,结尾有力。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努力过程描写不够具体,如"努力跟上他们的速度"未说明具体方法(如提前预习、课后请教老师、制定学习计划);二是引用名言稍显突兀,可结合个人经历自然引出;三是语言表达可更生动,突出进步的喜悦。修改版:我开始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提前半小时起床背单词,课间追着老师问问题,晚上把当天的错题整理成笔记。遇到不会的难题,我不再逃避,而是盯着题目反复思考,直到弄懂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期中考试成绩公布时,我看到自己的名字从倒数第十跃升到第二十五名。虽然离目标还有距离,但每一分进步都让我欣喜。正如古人所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些曾经的挫折,如今都成了我前进的动力。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终有一天,我会成为那个让自己骄傲的人!)
在这段经历中我学习到了无论任何事、任何困难只要不肯放弃,就很有可能取得成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意思就是只要充足的准备和不惧怕它的心,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段评:本段作为结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结尾稍显口号化,如"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引用可更自然;二是主题升华不够具体,未结合个人经历提炼独特感悟(如从失败中学会的道理、对未来的具体期待);三是语言表达可更精炼,突出情感的真挚。修改版: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面对挫折,逃避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泥潭,唯有勇敢面对,才能找到出路。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八年级那次月考的经历就会浮现在眼前。它提醒我:只要肯付出努力,肯坚持到底,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不仅是一句名言,更是我用汗水换来的人生信条。我会带着这份信念,勇敢地走向未来。)
吴琼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咀嚼失败》,老师能感受到你在记叙文写作上的用心。整体来看,文章主题明确,围绕自己面对考试失败的经历展开叙述,情感真实,让老师看到了你在失败中努力成长的决心。
为了让文章更出色,我们可以在立意的深度和细节描写上再下些功夫。立意方面,文章目前更多是在讲述经历,从平凡小事中发掘出的意义还不够深刻。比如在结尾部分,可以进一步升华主题,谈谈这次失败经历让你对人生、成长等方面有怎样独特而深入的感悟,做到“以小见大” 。细节描写上,像描述考试时紧张的状态,还可以再细腻些,比如增加一些当时的动作描写(手是不是不自觉地抓紧笔)、神态描写(额头是否冒出冷汗)等,通过这些生动的细节来塑造当时的自己,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最后,关于“咀嚼失败”这个主题,老师想邀请你思考:
- 除了考试,生活中还有哪些失败经历给了你不一样的启示?
- 你觉得该如何用更独特的方式“咀嚼”失败,从中汲取更多力量?
期待看到你修改后的作品,相信你会写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