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首页 范文文库绿豆成长记
记叙文
绿豆成长记
作者:余培嘉| 指导老师:黄老师

10月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观察绿豆成长的作业。我听后赶紧找妈妈要了一把绿豆,我还准备了一个碗和一杯清水。实验开始了。我把一粒粒又圆又饱满的绿豆放进了碗里,然后把那杯清水倒进碗里面,碗里的豆子原来是浮在水面正在玩耍,后来豆子们又沉入了水下,好像它们玩累了,需要休息。(段评:这段写了第一天泡绿豆的过程,把绿豆的变化比作玩耍和休息,这个比喻很有童真!不过可以增加一些你当时的心情描写,比如拿到绿豆时的兴奋,或者看到绿豆沉下去时的好奇,这样内容会更生动哦。修改版:今天,老师布置了观察绿豆成长的作业,我听了眼睛一亮,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一样兴奋!我赶紧拉着妈妈要了一把绿豆,又找出一个白瓷碗和一杯清亮亮的水。实验开始啦!我小心翼翼地把一粒粒圆滚滚、胖嘟嘟的绿豆放进碗里,再“哗啦”一声倒进水。瞧,绿豆们一开始浮在水面,像一群穿着绿衣裳的小调皮在水上打滚儿;没过一会儿,它们就“扑通扑通”沉到碗底,圆溜溜的身子挨着身子,好像玩累了要乖乖睡觉呢。

10月2日 星期四 晴

第二天,我牙都没刷就跑去看我的绿豆们。但是我发现今天的绿豆宝宝们变了个样,它们的身上露出了圆滚滚的小肚皮,下面还长出了一点点根。于是我急忙把绿豆们放进了一个新的盘子里面,下面是一层纸,中间放上绿豆,最上面再放上一层纸,最后洒一些水上去再放在没有光的地方就可以了。(段评:你观察到绿豆露出小肚皮、长根了,还写了换盘子的步骤,很棒!要是能加一点看到绿豆变化时的惊喜,比如“哇”地叫出声,或者凑得更近去看,会更有画面感。另外,“纸”可以写得具体点,比如“干净的厨房纸巾”,这样更真实。修改版:第二天一早,我连牙都顾不上刷,光着脚就冲到厨房看绿豆!呀,绿豆宝宝们变样啦——绿衣裳被撑破了,露出白白的、圆滚滚的小肚皮,下面还冒出了细细的白根,像小老头的白胡子!我惊喜地叫出声,赶紧按照老师说的,把它们移到新盘子里:铺一层软软的厨房纸巾,放上绿豆,再盖一层纸巾,最后洒上细细的水珠,轻轻放进柜子里。我仿佛能听到绿豆宝宝们“咕咚咕咚”喝水的声音呢!

10月5日 星期六 多云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就先去看我的绿豆,我发现今天它们已经长出苗来了,而且它们也有个4、5厘米 (改:有4、5厘米) 了,还有的比较短,但是它们的头上不知道为什么长出了一片小叶子? (改:为什么长出了一片小叶子。) 绿豆苗的根一条一条的紧挤在一起,像一团白色的毛线。还有小部分它的芽为什么变成了紫色的? (改:为什么变成了紫色的。) (段评:你发现绿豆长苗、长叶子,还注意到紫色的芽,观察得真仔细!要是能写写摸到绿豆苗时的感觉,比如茎是滑滑的还是毛毛的,或者看到紫色芽时的疑惑(比如歪着头想“是不是晒到太阳啦?”),会更生动。还有“4、5厘米”可以换成“一根手指那么长”,更形象哦。修改版:今天早上一睁眼,我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绿豆!呀,它们已经长出嫩绿色的小苗了!有的苗有我小拇指那么长,有的稍短些,头顶还顶着两片嫩黄的小叶子,像戴着小帽子的小娃娃。绿豆苗的根密密麻麻挤在一起,像一团白花花的毛线球。咦,有几棵苗的芽尖变成了淡紫色,我歪着头凑近看,心里嘀咕:难道是它们偷偷晒到太阳了吗?

10月6日 星期日 晴

我的豆芽在今天成功成为了一棵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每一棵都有10厘米左右。而且它们的根也加长了许多,而且它们仰着头看着天空,仿佛在告诉天空和全世界说:“我们已经长大了!”。通过了这一次实验 (改:通过这一次实验) 我明白了种绿豆是培养我们的耐心和我们的观察力。(段评:把豆芽比作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这个比喻太贴切了!最后明白的道理也很真实。不过可以把“培养耐心和观察力”和具体的小事联系起来,比如“每天早起看它们,连蹦跳都轻了”,这样道理就不空洞啦。另外,“仰着头看天空”可以加个动作,比如“挺直腰杆仰着头”,更有活力。修改版:我的绿豆芽今天终于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啦!每棵都有我的手掌那么高,茎秆直直的,叶子嫩嫩的,它们挺直腰杆仰着头,仿佛在对我晃着叶子说:“小主人,我们长大啦!”看着它们从小小的绿豆变成绿油油的豆芽,我突然明白:原来耐心就是每天早起轻轻看它们,观察力就是盯着它们的小芽尖数变化。这盆豆芽,就像我的小宝贝一样,藏着好多关于“等待”和“发现”的小秘密呢!

综合评价:

余培嘉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绿豆成长记》,老师首先要为你的认真观察和独特感悟点个赞!很多同学只是简单记录绿豆成长的过程,而你却从中明白了种绿豆能培养耐心和观察力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虽然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看,你提到种绿豆培养了耐心和观察力,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种绿豆就能培养这些能力呢?是因为等待绿豆成长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守候,还是观察绿豆细微变化能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些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比如“今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观察绿豆成长的作业。我听后赶紧找妈妈要了一把绿豆,我还准备了一个碗和一杯清水。实验开始了”这里,是文章的开头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妈妈的表情是怎样的?你找绿豆时心里在想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过程详细地写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记录第一天绿豆的情况到第二天,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第一天的绿豆观察结束了,我满心期待它们接下来的变化,第二天一早便迫不及待跑去查看”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读起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在观察绿豆成长过程中,有没有某个瞬间让你突然对生命的顽强有了更深的理解? 2. 绿豆成长的不同阶段,和我们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有没有相似的地方呢? 3. 如何通过描写绿豆成长的环境,更好地衬托出它们的生命力?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