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一凉,院里的桂树就悄悄醒了。细碎的米黄色花瓣挤在枝头,像撒了满树的星星,风一吹,甜香漫进屋里,连空气都变得温柔起来。(段评:本段作为开篇,以桂树开花的场景切入,运用比喻修辞将花瓣比作星星,用嗅觉描写甜香漫屋,迅速营造出温馨氛围,为全文奠定情感基调,是非常成功的场景式开头。但描写稍显平面,若能增加动态细节(如花瓣飘落的姿态)和感官联动(如阳光与花香的交融),画面会更立体。修改版:秋风掠过院角,桂树便悄悄卸下了绿装的矜持。细碎的米黄色花瓣挤在枝桠间,像揉碎了撒满树的金箔星子,风一吹就簌簌抖落,甜香裹着午后的阳光漫进屋里,连空气都浸得发暖。)
每年这时,外婆总会搬来小竹梯,踮着脚摘桂花。她的白发被阳光染成暖金色,粗糙的手轻轻捋过花枝,生怕碰落一片花瓣。我捧着竹篮在树下跑,仰着头接那些簌簌落下的小花,花瓣落在衣领里,痒得我直笑。外婆总说:“慢些,这桂花,要细心收着,才能酿成最好的酱。”(段评:本段通过外婆摘桂花、“我”接花瓣的互动,生动展现祖孙温情,“白发染成暖金色”“轻轻捋过花枝”等细节描写细腻传神。但“我捧着竹篮在树下跑”的动作稍显笼统,若加入具体的童趣细节(如仰头接花时的神态、花瓣落进脖颈的反应),画面会更鲜活,情感也更饱满。修改版:每年这时,外婆总会搬来磨得发亮的小竹梯,踮着脚尖勾住最繁密的花枝。她的白发被阳光镀成暖金色,粗糙的手掌像呵护婴儿般轻轻捋过花苞,连呼吸都放轻了。我捧着竹篮在树下蹦跳,仰着头张开衣襟接簌簌落下的小花,花瓣钻进脖颈里痒得直缩脖子,笑声惊飞了枝桠间的麻雀。外婆总嗔怪:“慢些跑,这金贵的花儿,要捧着接才不碎呢。”)
我们把采来的桂花摊在竹筛上,挑去小枝小叶,再用清水轻轻淘洗,外婆说桂花娇嫩,不能用力搓揉。沥干水分后,一层桂花一层白糖,仔细铺进玻璃罐里。她教我用干净的筷子轻轻压实,“糖要裹住每一朵花,这样香味才跑不了。”我学着外婆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压着,指尖沾了糖粒,甜丝丝的。最后封上少许蜡密封口 (改:少许蜡密封) ,拧紧盖子,外婆会把罐子放在阴凉的橱柜里,说要等月光晒过,花香才能真正融进去。(段评:本段详细描写酿桂花酱的过程,“一层桂花一层糖”“轻轻压实”等步骤清晰,符合记叙文“详写关键环节”的要求。但部分动作描写可更具象,如“挑去小枝小叶”的专注神态、“压糖”时的细节,同时“等月光晒过”的说法稍显抽象,可转化为更具体的时间感描写,让传统工艺的温度更可感。修改版:我们把采来的桂花摊在竹筛上,外婆戴着老花镜,用针尖挑去混在花里的细枝嫩叶,指尖的褶皱里都沾着花香。淘洗时她总说“桂花是水做的魂儿”,只敢用清水轻轻晃过筛子。沥干后便在玻璃罐里铺一层桂花撒一层绵白糖,她教我用竹筷顺着罐壁轻轻压实:“糖要裹住每朵花的腰,香味才不会跑。”我学着她的样子压着,指尖沾的糖粒甜到了心里。最后封罐时,外婆会在盖子上滴两滴蜂蜡,说要等满月亮三天,让花魂渗进糖骨里才算成。)
等待的日子里,屋里总飘着淡淡的桂香。十天后,外婆打开罐子,一股浓甜的香气扑面而来,琥珀色的果酱里,还能看见细碎的花瓣。她用小勺舀出一点抹在刚蒸好的馒头上,递到我手里。咬一口,绵软的馒头裹着桂花的甜香,暖了胃,也暖了心。(段评:本段通过“开罐闻香”“抹酱吃馒头”的场景,将等待的期待转化为味觉体验,“暖了胃也暖了心”的抒情自然真挚。但“琥珀色的果酱”可增加光泽感描写,“咬一口”的口感可细化(如馒头的热气、果酱在舌尖化开的层次),让味觉体验更具画面感,情感共鸣更强烈。修改版:等待的日子里,橱柜里总飘着若有若无的甜香。第十天清晨,外婆掀开罐盖的瞬间,浓得化不开的桂香涌出来,琥珀色的果酱里浮着半透明的花瓣,像浸在蜜里的碎金。她用银勺舀了半勺抹在刚蒸好的白馒头上,热气裹着酱香递到我手里。咬一口,绵软的馒头吸饱了甜香,果酱在舌尖化开时带着阳光的暖意,从喉咙一直暖到心口窝。)
如今桂树依旧年年开花,外婆却渐渐走不动了。可每当我打开那罐桂花酱,就仿佛看见她在树下摘花的身影,闻到那缕藏着岁月与疼爱的甜香。原来,外婆的爱,早和桂花一起,酿在桂花酱里了。(段评:本段作为结尾,以“桂树依旧开花,外婆渐渐走不动”的对比,将桂花酱升华为爱的载体,点题自然深刻。但“仿佛看见她摘花的身影”稍显直白,若用“罐口凝着的水汽”“指尖沾着的糖香”等细节替代,情感表达会更含蓄隽永,符合散文式结尾的韵味。修改版:如今桂树依旧年年缀满金箔似的花,外婆却连竹梯都扶不动了。可每当我拧开玻璃罐,罐口凝着的甜香水汽里,总能看见她踮脚摘花的剪影,听见竹篮里花瓣簌簌的轻响。原来外婆的爱,早和桂花一起,在时光的糖罐里酿成了化不开的甜,每次掀开盖子,都能尝见那年的阳光与温柔。)
刘爱珊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桂花酱》,老师能感受到你在记叙文写作上的用心。整体来看,文章结构完整,语言通顺,通过描写和外婆一起制作桂花酱的过程,传递出了浓浓的祖孙情,选材很贴近生活。
为了让文章更出色,我们可以在立意深度和结构技巧上再下些功夫。文章目前的立意停留在表现外婆的疼爱这一层面,如果能在结尾处进一步升华,从平凡小事中提炼出更深刻的人生感悟,比如从桂花酱联想到岁月的传承、亲情的延续等,会让文章更有内涵。在结构上,文章平铺直叙地讲述事情经过,稍显平淡。可以尝试运用倒叙手法,比如开头先写如今品尝桂花酱时的感受,引出对往昔和外婆一起做桂花酱的回忆,这样能增加文章的波澜,吸引读者。
最后,关于这篇文章,老师想邀请你思考:
- 除了亲情,桂花酱还能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美好?
- 如果把做桂花酱的过程和生活中的困难挫折联系起来,你能从中学到什么道理?
期待看到你修改后的作品,相信你会写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