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美食的老师(段评:此段作为开头,简洁点题,但过于简略,缺乏吸引力。可以增加一些生动的描述或有趣的话语来引出主题。修改版:在我们学校,有一位特别的老师,他别的爱好没有,就爱吃美食,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马老师。)
我们的班主任马老师,是一个喜欢到处寻找美食的老师。他胖胖的,个头矮矮的,常年戴着一副银框眼镜,同学们都说他憨憨的。(段评:该段介绍了马老师的身份和外貌,内容紧扣主题,语言流畅。不过在描写外貌时,可运用一些比喻等简单修辞手法让表达更生动。修改版:我们的班主任马老师,是一个喜欢到处寻找美食的老师。他胖胖的,个头矮矮的,就像一个可爱的小肉球。常年戴着一副银框眼镜,镜片后面的小眼睛总是笑眯眯的,同学们都说他憨憨的。)
有一次语文课时,正好讲到全国的美食。马老师便说:“同学们啊,当年我年轻时,可是吃遍了全国的美食”。这时,就有同学站起来问马老师都吃过什么。这可提起了马老师的兴趣,马老师便同我们说:“我吃过杭州的桂花糕,喝过北京的豆汁;还有广西的糯米饭、广东的白切鸡、东北的羊肉串……”马老师讲了一节课,把我们都听饿了。(段评:此段通过课堂上的情节展现马老师爱吃美食,情节具体,但语言较平淡。可以增加一些对同学们反应的描写,增强趣味性。修改版:有一次语文课时,正好讲到全国的美食。马老师眼睛一亮,便说:“同学们啊,当年我年轻时,可是吃遍了全国的美食”。这时,就有同学站起来好奇地问马老师都吃过什么。这可提起了马老师的兴趣,马老师便滔滔不绝地同我们说:“我吃过杭州的桂花糕,那甜糯的口感至今难忘;喝过北京的豆汁,那独特的味道别有一番风味;还有广西的糯米饭、广东的白切鸡、东北的羊肉串……”马老师讲了一节课,同学们听得眼睛都直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叫,把我们都听饿了。)
还有在研学时,马老师趁我们还在听讲时,偷偷一个人吃了八盘饺子,我们总算知道了老师的肚子为什么这么大了。解散时,马老师自掏腰包带我们下馆子,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碗牛肉面。而马老师一个人却要两碗面,还有一只烧鸭,一杯桂花茶。还有一碗云吞。(段评:该段记录研学时马老师的饮食情况,能体现主题,但表述较啰嗦。可以精简语句,让内容更紧凑。修改版:还有在研学时,马老师趁我们听讲时,偷偷一人吃了八盘饺子,我们总算明白他肚子为啥这么大了。解散时,马老师自掏腰包带我们下馆子,我们每人一碗牛肉面,而马老师一人要了两碗面、一只烧鸭、一杯桂花茶,还有一碗云吞。)
马老师真的是我见过最能吃的老师了,没有其他的老师像马老师那么能吃。(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马老师能吃的特点,但表述较直白,缺乏童真童趣。可以用更活泼的语言来结尾。修改版:马老师真的是我见过最能吃的老师啦,感觉他的肚子就像一个无底洞,别的老师跟他比起来,那可差远啦!)
梁美婷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爱吃美食的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独特的选材点个赞!很多同学写老师可能会聚焦于教学方法、品德等方面,而你却抓住老师爱吃美食这个特别的点来写,让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新鲜感!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描写方面做得很不错。比如描写马老师外貌时,“他胖胖的,个头矮矮的,常年戴着一副银框眼镜,同学们都说他憨憨的”,通过简单几笔,一个形象鲜明的老师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还有马老师讲述自己吃过的美食那部分,通过语言描写,生动地展现出老师对美食的熟悉和热爱,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热情。
不过呢,文章还有一些地方可以进一步提升。从立意上来说,目前文章主要就是在陈述老师爱吃美食这件事,如果能在结尾处从老师爱吃美食这件事,延伸出一些对生活态度之类的感悟,比如“马老师对美食的热爱,其实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这种积极享受生活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立意就更深刻了。在结构方面,文章段落之间的过渡稍显生硬,比如从讲语文课时提到美食,到研学时老师吃很多东西这部分,可以加一句过渡语,像“课堂上的美食分享让我们对马老师的美食爱好有了了解,而在研学时,马老师对美食的喜爱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会让文章更连贯。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马老师爱吃美食这个特点,除了给大家带来欢乐,还对班级氛围或者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什么潜在的影响呢?
- 能不能从马老师品尝各地美食的经历中,挖掘出一些关于不同地域文化融合的内容,并加到文章里?
- 假如以马老师爱吃美食为契机,组织一次班级活动,这个活动会是什么样的,又能给大家带来什么不一样的体验,这些能否写进文章让内容更丰富?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很好的写作基础和独特的选材眼光。接下来,我们可以在深化立意、优化结构和丰富内容上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以你的能力,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下一次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