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喜欢笑眯眯的数学老师,有的人喜欢总爱穿裙子的音乐老师,有的人喜欢总爱讲英文的英语老师,而我喜欢美丽的语文老师,她像是从漫画里走出来的。(段评:这是文章开头,通过排比句引出自己喜欢的语文老师,吸引读者兴趣,符合记叙文开头要求。不过语言稍显普通,可增加一些生动的词汇。修改版:有的人喜欢笑容如暖阳般的数学老师,有的人喜欢总爱穿漂亮裙子的音乐老师,有的人喜欢满口英文超酷的英语老师,而我呀,喜欢美丽得像是从漫画里走出来的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美丽动人。她那波浪似的头发,风一吹就成了鸡窝头,如果风再大一点的话,都可以将后面的同学卷起来。她的眼睛大大的,像铜铃,让我想起了黑猫警长。上课时,不管谁在下面搞小动作,她(段评:该段围绕老师美丽展开描述,但比喻不够恰当,如“风一吹就成了鸡窝头”“眼睛像铜铃”影响了老师的美好形象。可换用更合适的比喻。修改版:语文老师美丽动人。她那波浪似的头发,风一吹,就像随风舞动的丝带。她的眼睛大大的,像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上课时,不管谁在下面搞小动作,她)
都知道,就算在黑暗的环境下有个顶级忍者,她也知道在哪,那眼睛像透视眼一样,让我们的小动作无处可藏。(段评:此段继续写老师眼睛厉害,逻辑合理,但“就算在黑暗的环境下有个顶级忍者”表述过于夸张,不符合实际。可适度降低夸张程度。修改版:都知道,就算有同学悄悄在下面做小动作,她也能一眼发现,那眼睛像探照灯一样,让我们的小动作无处可藏。)
语文老师很严格。她声音很洪亮,每次有人犯错误,她都会严厉地批评。她还对作业、作文、练习册的要求很高,要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段评:段落清晰表明老师严格的特点,内容紧扣主题,但描述较笼统。可补充具体事例来体现老师对作业等的高要求。修改版:语文老师很严格。她声音很洪亮,每次有人犯错误,她都会严厉地批评。她还对作业、作文、练习册的要求很高,要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有一次,我写作文时字迹有点潦草,老师让我重新写了一遍。)
我们最怕她的“狮吼功”。有一次同学们上课讲话,而不是讨论问题,讲的特别大声,老师生气了,于是她的“狮吼功”就出来了,只见她一手叉腰,一手拿着戒尺用力敲上讲台,眼睛一瞪,一声“安静”。全班同学马上闭嘴,坐姿也端正了。我们已经习惯了她的“狮吼功”功,我们也在她的“狮吼功”下慢慢改变,上课不再讲话了。(段评:通过“狮吼功”的事例展现老师严格,生动有趣,但“我们已经习惯了她的‘狮吼功’功”存在语病。可修改语病并增加一些同学被震慑后的心理描写。修改版:我们最怕她的“狮吼功”。有一次同学们上课讲话,而不是讨论问题,讲得特别大声,老师生气了,于是她的“狮吼功”就出来了,只见她一手叉腰,一手拿着戒尺用力敲上讲台,眼睛一瞪,一声“安静”。全班同学马上闭嘴,坐姿也端正了,心里都有些害怕。我们在她的“狮吼功”下慢慢改变,上课不再讲话了。)
语文老师虽然严厉,但也很有趣。她在上《将相和》时,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负荆请罪”,老师演蔺相如,同学演廉颇。当廉颇跪下时说:“蔺相如,我知道错了,向你道歉,请你原谅。”同学们发挥他们的表演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当蔺相如扶起廉颇那一刻,台下笑声不断。这让我们对这个故事的印象更加深刻。(段评:该段体现老师有趣的一面,情节完整,符合记叙文特点。不过可增加一些对老师表演时神态动作的描写。修改版:语文老师虽然严厉,但也很有趣。她在上《将相和》时,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上台表演“负荆请罪”,老师演蔺相如,同学演廉颇。当廉颇跪下时说:“蔺相如,我知道错了,向你道歉,请你原谅。”同学们发挥他们的表演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当蔺相如扶起廉颇那一刻,只见老师面带微笑,轻轻抬手,台下笑声不断。这让我们对这个故事的印象更加深刻。)
这就是我的漫画老师。她既严格,但严格中带着些有趣,我喜欢她,更敬佩她,因为她带给我的学习 (改:带给我) (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老师的特点,表达了对老师的喜爱和敬佩,但“她既严格,但严格中带着些有趣”表述不通顺。可调整语句使其通顺。修改版:这就是我的漫画老师。她既严格,又带着些有趣,我喜欢她,更敬佩她,因为她带给我)
带来了快乐与收获。(段评:此句存在语病“带给我的学习带来了”。可修改语病,让结尾更通顺。修改版:的学习带来了快乐与收获。)
陈永瑜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的“漫画”老师》,老师首先要为你对老师细致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点个赞!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出语文老师既严格又有趣的特点,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你对老师的喜爱与敬佩,这个立意很棒!
老师发现你文章在描写方面做得很不错。比如描写老师的外貌“她那波浪似的头发,风一吹就成了鸡窝头,如果风再大一点的话,都可以将后面的同学卷起来。她的眼睛大大的,像铜铃,让我想起了黑猫警长”,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头发被风吹后的样子和眼睛比作鸡窝头、铜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外貌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还有描写老师“狮吼功”时,“只见她一手叉腰,一手拿着戒尺用力敲上讲台,眼睛一瞪,一声‘安静’”,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让老师严厉的形象跃然纸上。
不过,这篇文章还有一些可以提升的地方。道理讲出来了,但可以更深刻。你写了老师严格又有趣,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这种严格又有趣的教学方式对你们的成长产生了怎样具体的影响呢?比如在品德培养、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如果能在结尾处,把这种影响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力量。
事件写清楚了,但过程有点快。像“当廉颇跪下时说:‘蔺相如,我知道错了,向你道歉,请你原谅。’同学们发挥他们的表演艺术,演绎得淋漓尽致。当蔺相如扶起廉颇那一刻,台下笑声不断”这里,是文章很有趣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同学们的表情是怎样的?老师又有哪些细微的动作和神态?用“五感法”把这个场景更细致地描绘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从写完老师严格的事例到有趣的事例,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老师虽然对我们很严格,但也有十分有趣的一面”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自然流畅。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很好的写作能力和对老师的深厚情感。你已经学会了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立意深化、细节描绘和过渡衔接上继续努力。比如你可以想想:
- 老师的这些特点对班级氛围产生了怎样独特的影响?
- 在与老师相处的过程中,有没有某个瞬间让你对老师的严格和有趣有了全新的认识?
- 如何通过更多的细节描写,让老师的形象在读者心中更加鲜活生动?
老师相信,以你的能力,很快就能写出更精彩的文章,期待你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