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老家,有个很不起眼的小图书馆,藏在一栋老旧的楼后面;红砖墙上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推开门,你会闻道 (改:闻到) 一股特别好闻的味道——那是旧书页的清香和新打印纸张混合的气味,像走进了知识的森林。(段评:这是文章的开头,通过对图书馆位置和气味的描写,巧妙引出主题,吸引读者兴趣。内容紧扣主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不过“闻道”应改为“闻到”。修改版:在我的老家,有个很不起眼的小图书馆,藏在一栋老旧的楼后面;红砖墙上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推开门,你会闻到一股特别好闻的味道——那是旧书页的清香和新打印纸张混合的气味,像走进了知识的森林。)
别看它只有我们的两个教室那么大,里面的书却像星星一样多的数不清 (改:像星星一样多) 。六排书架整齐的排列着 (改:地排列着) 。(段评:此段介绍图书馆的大小和藏书数量,与主题相关。但“像星星一样多的数不清”表述啰嗦,可改为“像星星一样多”。同时,“整齐的排列着”中“的”应改为“地”。修改版:别看它只有我们的两个教室那么大,里面的书却像星星一样多。六排书架整齐地排列着。)
最奇妙的是靠窗的那个角落,铺着软软的卡通地毯,摆着五颜六色的抱枕,那是我们的“阅读秘密基地”每天 (改:“阅读秘密基地”,每天) 我们会约好,在下午齐聚一堂。一起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段评:该段描写了图书馆的“阅读秘密基地”,充满童真童趣。不过“每天我们会约好,在下午齐聚一堂”语序不当,可改为“我们每天会约好在下午齐聚一堂”。修改版:最奇妙的是靠窗的那个角落,铺着软软的卡通地毯,摆着五颜六色的抱枕,那是我们的“阅读秘密基地”。我们每天会约好在下午齐聚一堂,一起遨游在知识的海洋。)
每天下午四点,阳光会准时穿过西边的窗户,在木地板上洒下一块块光斑。这时坐在窗边看书,书页会变的 (改:变得) 金灿灿的,字迹好像都在发光。(段评:此段描绘了下午四点阳光洒在书页上的情景,细节丰富,画面感强。但“变的”应改为“变得”。修改版:每天下午四点,阳光会准时穿过西边的窗户,在木地板上洒下一块块光斑。这时坐在窗边看书,书页会变得金灿灿的,字迹好像都在发光。)
有一次,我正在看《海底两万里》,突然我觉得周围的书架变成了珊瑚礁,地毯变成了蔚蓝的海水,我仿佛跟着尼摩船长开始了奇妙航行。(段评:这一段通过想象,讲述了“我”看《海底两万里》时的奇妙体验,想象力丰富。内容紧扣主题,符合记叙文的特点。没有明显问题。修改版:有一次,我正在看《海底两万里》,突然我觉得周围的书架变成了珊瑚礁,地毯变成了蔚蓝的海水,我仿佛跟着尼摩船长开始了奇妙航行。)
如果你问我去那里好 (改:去哪里好) ,我一定会笑着拉起你的手说:“走,去我老家的图书馆!那里有会跳舞的文字,会唱歌的图画,还有永远对你微笑的好朋友——书籍。”(段评:作为结尾,总结了图书馆的美好,升华了主题,富有感染力。但“如果你问我去那里好”中“那里”应改为“哪里”。修改版:如果你问我去哪里好,我一定会笑着拉起你的手说:“走,去我老家的图书馆!那里有会跳舞的文字,会唱歌的图画,还有永远对你微笑的好朋友——书籍。”)
佘怡萱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书海奇妙夜》,老师要为你的奇思妙想点赞!很多人写图书馆,只是描述它的外观和藏书,而你却能把阅读时的感受写得如此奇妙,仿佛带老师走进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让文章有了独特的魅力。
老师特别欣赏你在描写图书馆时运用的修辞手法。你说“里面的书却像星星一样多的数不清”,把书比作星星,形象地写出了图书馆藏书的丰富;又说“那是旧书页的清香和新打印纸张混合的气味,像走进了知识的森林”,将图书馆的气味比作知识的森林,让读者更能感受到那种独特的氛围。这种生动的描写让文章充满了画面感,也体现了你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另外,文章的结构也很清晰,开头介绍图书馆的位置和气味,中间描述图书馆的布局和阅读的感受,结尾表达对图书馆的喜爱,层次分明。
如果想让文章更上一层楼,我们可以在立意上再下点功夫。你看,你已经描绘了在图书馆奇妙的阅读体验,但可以进一步思考,阅读对你的成长和生活有什么更深的影响呢?比如,阅读是否让你变得更有勇气面对困难,或者让你对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把这种感悟融入文章,能让文章的思想更深刻。同时,在段落过渡上也可以再优化,比如从描述图书馆的环境到讲述自己阅读时的奇妙想象,中间可以加一个过渡句,让衔接更自然。
总而言之,这篇作文展现了你出色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你已经学会了运用修辞手法让文章生动起来,接下来,我们可以在立意的深化和段落的过渡上继续努力。比如你可以想想:
- 书中的知识对我们的成长和未来有哪些具体的帮助?
- 在图书馆的阅读经历中,有没有哪本书让你对某个问题有了全新的看法?
- 如何通过描述图书馆的奇妙体验更好地表达自己对阅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
老师相信,以你的悟性,很快就能写出思想与文采兼备的佳作,期待你的下一次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