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回老家的日子,昨天我们上完课妈妈告诉我们要回老家,但是妈妈不回老家。(段评:这是文章的开头段,直接点明回老家这件事,主题明确。不过内容稍显简单平淡,没有很好地吸引读者兴趣。可以增加一些对回老家的期待等情感描写。 修改版: 今天终于到了我们回老家的日子啦!昨天上完课,妈妈兴奋地告诉我们要回老家,可奇怪的是,妈妈说她不回老家,这让我心里既期待又有点小疑惑呢。)
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你不回老家。”妈妈回答说:“我要上班你们回去 (改:我要上班,你们回去) ”。之后我们就坐上了大巴车,大巴车在盘山公路上摇晃,我贴着车窗看风景,农民伯伯在田里除草、施肥、浇水,还要防治虫害,就像照顾小朋友一样细心呵护庄稼。过了一会我们就睡觉了,迷迷糊糊间就到了。(段评:这段叙述了坐大巴车回老家的过程,有一定的细节描写,比如对农民伯伯劳作的描写很生动,体现了童真童趣。但存在标点使用不当的问题,“妈妈回答说:‘我要上班你们回去’。”应改为“妈妈回答说:‘我要上班,你们回去。’”。另外,在逻辑上,前面说妈妈不回老家,后面没有再适当提及妈妈,会让上下文衔接不够紧密。可以在后面简单提一下对妈妈的牵挂。 修改版: 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你不回老家?”妈妈回答说:“我要上班,你们回去。”之后我们就坐上了大巴车。大巴车在盘山公路上摇晃,我贴着车窗看风景,农民伯伯在田里除草、施肥、浇水,还要防治虫害,就像照顾小朋友一样细心呵护庄稼。过了一会儿我们就睡觉了,迷迷糊糊间就到了。坐在车上,我心里还想着妈妈一个人在家上班会不会孤单呢。)
下了车,一眼就看见爷爷在树下等,手里拿的是他舍不得喝的牛奶,爷爷一见到我们就兴奋的露出没剩几颗的牙齿,问:“你们累不累呀,来喝牛奶。”走到门口,推开红色油漆的门,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把屋顶上的鸟儿都惊动了,屋里客厅挂着毛主席的画像,奶奶在厨房煮菜煮了 (改:奶奶在厨房煮了) ,我们爱吃的红烧肉,鸡腿,鱼。吃完饭,洗完澡,我们上床睡觉了我们在屋子里看星星 (改:我们上床睡觉了,在屋子里看星星) 爷爷问你知道为什么家里的星星格外亮吗?我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他笑了笑说每个牺牲的战士就是天上的星星,夜晚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响声,就像是在回答。(段评:此段详细描写了到老家后和爷爷奶奶相处的情景,情节丰富,人物形象鲜明,有很多生动的细节描写,比如爷爷的神态、屋里的布置、和爷爷关于星星的对话等,很有童真和生活气息。不过语句存在一些不通顺的地方,“奶奶在厨房煮菜煮了,我们爱吃的红烧肉,鸡腿,鱼。”应改为“奶奶在厨房煮了我们爱吃的红烧肉、鸡腿和鱼。”。而且在描写看星星的情节时,可以增加一些自己的感受,让情感表达更真挚。 修改版: 下了车,一眼就看见爷爷在树下等,手里拿的是他舍不得喝的牛奶。爷爷一见到我们就兴奋地露出没剩几颗的牙齿,问:“你们累不累呀,来喝牛奶。”走到门口,推开红色油漆的门,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把屋顶上的鸟儿都惊动了。屋里客厅挂着毛主席的画像,奶奶在厨房煮了我们爱吃的红烧肉、鸡腿和鱼。吃完饭,洗完澡,我们上床睡觉了。我们在屋子里看星星,爷爷问:“你知道为什么家里的星星格外亮吗?”我摇了摇头,说不知道。他笑了笑说:“每个牺牲的战士就是天上的星星。”夜晚风吹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响声,就像是在回答。听着爷爷的话,我看着那亮晶晶的星星,心里充满了对战士们的敬佩。)
第二天我们回家了,返程时书包比来的时候更重了,里面装的是奶奶晒干的花生和家里种的桃子,车开动灰尘 (改:车开动,灰尘) ,望着爷爷奶奶在给我们说再见,有空常来玩。(段评:这是结尾段,写出了返程时书包变重,体现了爷爷奶奶的爱,主题积极向上。但语句“车开动灰尘”表述不通顺,应改为“车开动,扬起一片灰尘”。并且结尾可以再增加一些对这次回老家的感受和对爷爷奶奶的不舍之情,让主题得到更好的升华。 修改版: 第二天我们回家了,返程时书包比来的时候更重了,里面装的是奶奶晒干的花生和家里种的桃子。车开动,扬起一片灰尘,我望着爷爷奶奶在给我们说再见,喊着“有空常来玩”。坐在车上,我心里满是不舍,这次回老家的经历让我特别难忘,我盼着下次还能再回来陪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