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午后,日头把土路晒得发白,踩上去烫脚。村后的树林里却像炸开了锅,蝉鸣声裹着热气滚来滚去,吵得人心里发躁。我和阿明蹲在院里做工具,娘用面粉揉了面团,在里 (改:在里面) 搓洗半天,捏出团透亮的面筋,黏得能粘住飞过的蚊子阿明找来根长竹把面筋缠在顶端,捏得牢牢的,说保准能粘住最大的蝉。(段评:嘿,你这段开头很不错哟!生动地描绘了暑假午后炎热的场景,还引出了做捉蝉工具这件事,很自然地开启了故事。不过呢,“在里搓洗半天”表述有点不太准确,让人不太明白“在里”具体是在哪。还有啊,“黏得能粘住飞过的蚊子”可以再生动些,比如“黏得像强力胶水,能把飞过的蚊子牢牢粘住”。 修改版: 暑假午后,日头把土路晒得发白,踩上去烫脚。村后的树林里却像炸开了锅,蝉鸣声裹着热气滚来滚去,吵得人心里发躁。我和阿明蹲在院里做工具,娘用面粉揉了面团,在水里搓洗了半天,捏出一团透亮的面筋,那面筋黏得像强力胶水,能把飞过的蚊子牢牢粘住。阿明找来一根长竹竿,把面筋缠在顶端,捏得牢牢的,说保准能粘住最大的蝉。)
我俩光着脚往树林跑,树底下的土带着潮气,凉丝丝的。草快没过膝盖,走一步就惊起几只飞虫,扑在胳膊上痒痒的。阿明仰着脖子在枝桠间扫,忽然拽我:“老槐树杈上!那只背是油黑的!”我举着竹竿往上凑,胳颤 (改:胳膊颤) ,面筋随着竹竿晃,差点碰着叶子。眼看差半尺,那蝉“扑棱”飞了,翅膀带起的风扫过脸,落在对面杨树梢,“知了”叫得更响,像在笑我们笨。(段评:这一段把捉蝉的过程写得特别生动,充满了童趣,让老师仿佛也跟着你们一起去捉蝉啦!不过“胳颤”这里应该是“胳膊颤”,可以直接改成“胳膊直打颤”,这样更通顺。另外,在描写蝉飞走时,可以多一些自己当时的心情描写,让情节更有感染力。 修改版: 我俩光着脚往树林跑,树底下的土带着潮气,凉丝丝的。草快没过膝盖,走一步就惊起几只飞虫,扑在胳膊上痒痒的。阿明仰着脖子在枝桠间扫,忽然拽我:“老槐树杈上!那只背是油黑的!”我举着竹竿往上凑,胳膊直打颤,面筋随着竹竿晃,差点碰着叶子。眼看差半尺就能粘到它了,那蝉“扑棱”一下飞了,翅膀带起的风扫过我的脸,它落在对面杨树梢,“知了”叫得更响,我心里又急又恼,它好像在笑我们笨呢。)
转了个把钟头,汗流进眼里涩得慌,后背衣服湿透,裤脚沾了不少苍耳。总算粘到三只,装在玻璃罐里。它们在罐里爬,翅膀扑得罐壁沙沙响,声音闷乎乎的。阿明说要养窗台上 (改:养在窗台上) ,让它们天不亮就叫。(段评:你把捉蝉后的疲惫和收获写得很真实,让老师感受到了你们捉蝉的不易。不过“转了个把钟头”表述有点口语化,改成“转了一个多钟头”会更正式些。还有,“汗流进眼里涩得慌”可以再丰富一下,比如“汗不停地流进眼里,涩得我直眨巴眼睛”。 修改版: 转了一个多钟头,汗不停地流进眼里,涩得我直眨巴眼睛,后背的衣服湿透了,裤脚还沾了不少苍耳。总算粘到三只蝉,我们把它们装在玻璃罐里。它们在罐里爬来爬去,翅膀扑得罐壁沙沙响,声音闷乎乎的。阿明说要把它们养在窗台上,让它们天不亮就叫。)
可第二天一早,蝉蔫了,翅膀耷拉着。娘摘着豆角说:“离了树活不成,放了吧。”我们跑到树林边,把蝉倒在树根下。看它们慢向 (改:慢慢向) 树干,有只停了停,阿明笑了,说明天再来,带个大笼子装它们。(段评:结尾写得挺温馨的,体现了你们对蝉的喜爱和善良。“慢向树干”应该是“慢慢向树干”,可以直接改成“慢慢地向树干爬去”。另外,在描写放蝉时,可以多一些蝉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让画面更生动。 修改版: 可第二天一早,蝉蔫了,翅膀耷拉着。娘摘着豆角说:“离了树活不成,放了吧。”我们跑到树林边,把蝉倒在树根下。看着它们慢慢地向树干爬去,有只蝉停了停,仿佛在和我们告别,阿明笑了,说第二天再来,带个大笼子装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