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骄傲,有的人以自己的亲人为傲,有的人以历史上的英雄为荣,而我的骄傲,是我在楼下玩耍时认识的一位朋友。我们都叫他“渡边”,因为他的相貌的确和《举起手来》里的皇军渡边队长十分相似:一样的宽脸盘,小嘴巴,黄板牙。但与电影中那个凶恶的渡边不同,我认识的这个“渡边”是个热心却常常笨手笨脚的小男孩。(段评:该段作为开头,以对比的方式引出主题,比较新颖有趣,能吸引读者兴趣,且与全文主旨紧密相关,结构合理。不过细节上,对“渡边”外貌的描写可更生动些;语言上稍显平实。修改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骄傲,有的人以自己的亲人为傲,有的人以历史上的英雄为荣,而我的骄傲,是我在楼下玩耍时结识的一位朋友。我们都叫他“渡边”,瞧他那模样,活脱脱就是《举起手来》里皇军渡边队长的翻版:那又宽又圆的脸盘,仿佛一个大号的烧饼;小小的嘴巴里,还藏着两颗泛黄的板牙,一笑起来,那黄板牙就格外显眼。但和电影中那个凶神恶煞的渡边截然不同,我认识的这个“渡边”,是个热心肠却老是笨手笨脚的小男孩。)
在同学们眼中,渡边总是帮倒忙的代名词。他热心帮助老师搬东西,却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帮同学修理电灯,结果把灯泡弄坏了;替人捡笔,又不慎踩断了笔杆。虽然常常闯祸,但他从不气馁,依然热心地帮助他人。(段评:此段围绕渡边热心却常帮倒忙展开,与主旨相符,结构合理。但细节方面,描述帮倒忙的事例较简略;语言表达较平淡。修改版:在同学们眼中,渡边简直就是帮倒忙的“专业户”。有一次,他热心地帮老师搬东西,结果手一滑,“哐当”一声,杯子摔得粉碎;还有一回,同学的电灯坏了,他自告奋勇去修理,结果捣鼓了半天,不仅没修好,还把灯泡给弄坏了,教室里顿时一片漆黑;更搞笑的是,他替人捡笔,一不留神,“咔嚓”一声,笔杆就被他踩断了。虽然常常闯祸,但他就像个打不死的小强,从不气馁,依旧热情满满地去帮助别人。)
直到那个阴沉的下午,渡边因为打碎花瓶正要被老师叫家长。突然,他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喧闹声。循声跑去,只见几个小混混正在欺负一位流浪的老爷爷。为首的鸡窝头凶神恶煞地喊道:“老头子,交保护费!”一个跟班抢过老爷爷的包,倒出几个硬币和几张发霉的纸币。“就这几个钱,你打发叫花子呢?兄弟们,给我搜!”(段评:该段推动故事发展,与主旨关联紧密,结构合理。不过细节上,对场景和人物的描写可更细致;语言生动性不足。修改版:直到那个阴沉的下午,天空像被一块巨大的灰色幕布笼罩着,渡边因为不小心打碎花瓶,正惴惴不安地等着老师叫家长。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喧闹声,就像平静湖面投下的一颗巨石。他立刻循声跑去,只见几个染着五颜六色头发的小混混,正围着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老爷爷。为首的那个家伙,顶着一头像鸡窝一样杂乱的头发,凶神恶煞地吼道:“老头子,交保护费!”一个跟班像饿狼扑食一样,抢过老爷爷的包,把里面的东西一股脑倒了出来,几个破旧的硬币和几张发霉的纸币散落在地上。“就这几个钱,你打发叫花子呢?兄弟们,给我搜!”)
老爷爷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但小混混们充耳不闻。看到这一幕,平日里笨手笨脚的渡边再也忍不住了,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挡在老爷爷面前。虽然他个子不高,声音稚嫩,但依然鼓起勇气喝止这些小混混。这些人见状,反而将矛头对准了渡边,对他拳打脚踢。(段评:此段继续叙述故事,与主旨契合,结构合理。但细节方面,对渡边的动作、神态描写可更具体;语言表达可更流畅生动。修改版:老爷爷可怜巴巴地跪在地上,双手合十苦苦哀求,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但那些小混混就像一群铁石心肠的恶魔,充耳不闻。看到这一幕,平日里笨手笨脚的渡边,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一样大,脸上的肌肉因为愤怒而紧绷着,他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像一堵坚固的墙一样挡在老爷爷面前。虽然他个子不高,声音还带着几分稚嫩,但他还是鼓起全身的勇气,扯着嗓子大声喝止这些小混混。那些人见状,恼羞成怒,立刻将矛头对准了渡边,像一群疯狗一样对他拳打脚。)
最终,渡边虽然被打得鼻青脸肿,但他这份见义勇为的精神却感动了所有人。从那以后,同学们提起渡边,都会竖起大拇指。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是否完美无缺,而在于是否有一颗正直勇敢的心。这就是为什么我以他为傲。(段评:作为结尾,自然完整地总结了全文,升华了主题,与主旨高度契合,结构合理。不过在语言表达上,可更有感染力。修改版:最终,渡边被打得鼻青脸肿,嘴角还挂着一丝血迹,整个人就像一只被暴风雨摧残过的小鸟。但他这份见义勇为的精神,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每个人的心灵,深深感动了所有人。从那以后,同学们只要提起渡边,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是否完美无缺,而在于他是否拥有一颗正直勇敢的心。这,就是我为他感到骄傲的原因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