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个调味瓶,有着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但甜是我们最喜欢的一种味道,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尝。(段评:本段用调味瓶比喻生活,很巧妙地引出了“甜”的主题,语言也很生动。如果能把比喻写得更具体,比如说说每种味道像生活里的什么事,会让开头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生活就像奶奶厨房的调味瓶,酸是没考好时的鼻尖泛酸,苦是练琴时手指的胀痛,辣是第一次吃火锅的跳脚,咸是海边玩时溅进嘴里的海水,而甜呢?是帮奶奶提菜时她笑着摸我头的温度,是被信任时口袋里多出来的那颗糖,是最值得我们细细嚼的好滋味呀!)
帮助他人是甜的,昨天,我在大街上看见了一位年迈的老奶奶买了很多的菜品,我在一旁看着她吃力地拖着这些东西,我便走上去说:“老奶奶,我来帮助你吧!”说完,我便拿起一袋东西,跟着这位老奶奶回到了她的住所,去到那后,老奶奶的家人连忙迎上来,他们帮我把那些东西放下来后。想把我留下来吃饭,我摆摆手说:“不用了。”但它说 (改:但她说) :“那我给你倒杯水吧,你等我一下。”听完他说的话,我的心里泛起了一丝丝甜意。(段评:帮助老奶奶的故事写得很真实,心里的甜意也写出来啦!要是能加上一些细节,比如老奶奶的样子、提菜时的动作,还有你帮忙时的小细节,故事会更感人哦!修改版:帮助他人的甜,是昨天傍晚我在巷口撞见的暖。那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背有点驼,手里的菜袋子勒得指节发红,塑料带还“嘎吱”响着往下滑。我赶紧跑过去:“奶奶,我帮您提吧!”她笑着把最轻的那袋青菜递给我,可我偷偷换了最重的土豆袋——嘿,我可是小男子汉呀!到了她家楼下,奶奶的小孙女举着棒棒糖跑出来:“谢谢哥哥!”那一刻,风里的桂花香好像都钻进了我心里,甜丝丝的。)
别人的信任也是甜的,周六早晨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时,我看见了一位叔叔买了东西,却没地方放,我走上去对叔叔说:“叔叔,你去买菜,我来帮你看着!”说完,叔叔称赞了我一句就去买菜了,不一会,叔叔就出来了,出来后,我还看见他手里有颗糖,他笑了笑说:“小朋友,这是你应得的,快吃吧!”(段评:帮叔叔看东西的事很有意思,叔叔给糖的细节也很甜!要是能写写叔叔当时的样子,还有你等他时的心情,会让“信任的甜”更具体哦!修改版:别人的信任也是一颗会化的糖呢!周六早上去菜市场,我看见穿蓝色工装的叔叔皱着眉——他手里的工具箱没地方放,菜篮还晃悠着。“叔叔,我帮您看着吧!我就在这儿不动!”我赶紧站得笔直。叔叔笑着揉了揉我头发:“这孩子真靠谱!”他买菜时,我盯着工具箱,连路过的小猫咪都没去逗。等他回来,手里多了颗橘子糖:“给你,守信用的小卫士!”糖在嘴里化开时,我好像尝到了“被信任”的味道,比橘子还甜!)
甜一种 (改:甜是一种) 很好的味道,我们都喜欢它,人人都想让它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甜,是人人都喜爱的滋味,也是想让出现在生活中的滋味 (改:也是想让它出现在生活中的滋味) (段评:结尾想总结“甜”的主题,想法很好!不过现在的句子有点重复啦,要是能把前面故事里的甜串起来,用具体的画面收尾,会更有回味哦!修改版:原来甜不是只能从糖罐里拿呀!它藏在奶奶摸我头的掌心里,藏在叔叔给的橘子糖里,藏在每一次帮别人时,心里那股暖暖的小欢喜里。我要把这些甜都攒起来,像攒玻璃珠一样,串成一串亮亮的项链,挂在心里最软的地方!)
赵轩皓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甜》,老师特别欣赏你用“调味瓶”的比喻开篇,一下子就把“甜”从普通味觉上升到了生活感受的高度,还巧妙地用“帮助他人”和“被人信任”两个事例来支撑,这说明你已经掌握了“围绕中心选材料”的写作方法,很棒!
不过我们可以给文章再加点“料”,让它更有滋味。比如写帮助老奶奶那段,你说她“吃力地拖着东西”,能不能把这个画面拍得再细致点?是袋子勒红了她的手腕,还是她走几步就扶着腰喘气?你走过去时心里有没有犹豫?这些细节加进去,“甜”的感觉会更真实。还有两个事例之间,可以加一句过渡的话,比如“帮助人的甜是暖烘烘的,而被人信任的甜,像含了一颗会化的糖”,这样段落就像搭了小桥,读起来更顺啦。
💡 我们还可以再想想:
- 除了帮助人和被信任,生活中还有哪些“甜”藏在小事里?比如妈妈的一杯热牛奶,或者自己解开难题的瞬间?
- 你尝到的“甜”,和糖果的甜有什么不一样?能不能用一个新鲜的比喻,把这种心里的甜写出来?
- 如果把“甜”的感觉按从淡到浓的顺序排列,你的两个事例该怎么调整,让文章的情感像爬楼梯一样慢慢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