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这个字像一只小蝴蝶,在我心里扑棱棱地飞。它带着我飞过自己的小世界,飞向别人的故事,最后停在一片温暖的天空下。(段评:开头用比喻把“追”比作小蝴蝶,想象很生动,一下子抓住了主题,还带着暖暖的感觉。如果能让“追”的画面更具体一点,比如说说小蝴蝶飞过哪些具体的小世界,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追”这个字像一只扑着粉翅膀的小蝴蝶,在我心里嗡嗡地飞。它飞过我练歌时踮脚够琴键的小房间,飞过姐姐熬夜刷题的书桌,最后停在洒满阳光的合唱团窗台,翅膀上沾着亮晶晶的梦。)
我追着歌声长大。第一次站在合唱团台上时,我的声音如同一只受惊的小绵羊般,总是比别人慢半拍,而老师如同那温柔暖阳洒在我的身上,她摸摸的头 (改:摸摸我的头) 说:“没事的,别怕,只要我们多多练习就可以啦!”每天清晨,我追着鸟儿练声,夜晚,我追着月光数拍子,当我的声音和其它小伙伴们融为一体时,我知道,我终于追到了这个小小的梦。(段评:这段把追着歌声长大的过程写得很清楚,从紧张到成功的变化很真实!要是能加一点练声时的小细节,比如鸟儿的叫声是什么样的,和小伙伴们合声时的感觉,会更动人哦。还有“摸摸的头”少了一个“我”字,要记得加上呀~修改版:我追着歌声长大。第一次站在合唱团台上时,我的声音像受惊的小绵羊,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温柔的李老师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别怕,我们慢慢练。”每天清晨,我追着槐树上“叽叽喳喳”的麻雀练声,把“do re mi”唱成小鸟的晨曲;夜晚,我跟着月光在手心画拍子,让音符踩准星星的节奏。当我的声音和小伙伴们像溪流汇入大海一样融在一起时,我知道,我追到了这个甜甜的小梦。)
在每次晚上时 (改:每次晚上) ,我总会发现姐姐的房间总是亮着光;早晨,家里回荡着姐姐那一声声标准而铿锵有力的单词声,有一次我鼓足勇气问姐姐,姐姐,你每天那么努力是为了什么呢,姐姐低下头,沉思了一会儿,后,抬头说:“因为我想证明,我有能力考上大学。”上个暑假,家里人全部死死的盯着 (改:全都死死地盯着) 电脑,电脑上那一串十分高的数字映入眼帘时,姐姐知道,他没有白费 (改:她没有白费) 。(段评:姐姐的故事很感人!不过有些句子读起来有点绕,比如“在每次晚上时”可以改成“每天晚上”,“死死的盯着”可以换成更贴合心情的词,比如“屏住呼吸盯着”。还有“他没有白费”里的“他”应该用“她”哦,因为姐姐是女生呀~加一点姐姐看到分数时的表情,会更生动呢!修改版:每天晚上,我都能看到姐姐房间的灯亮到很晚;清晨,客厅里总会飘来她标准又有力的单词声。有一次我鼓起勇气问:“姐姐,你为什么每天都这么努力呀?”姐姐低下头想了想,眼睛亮晶晶地说:“我想证明自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上个暑假,全家人围在电脑前屏住呼吸,当屏幕上跳出录取分数线时,姐姐一下子红了眼眶,紧紧抱着我说:“妹妹你看,姐姐做到了!”)
李晟睿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追逐梦想》,老师首先被你开头的比喻打动——“‘追’这个字像一只小蝴蝶”,这个想法太独特了!你把自己练合唱的经历和姐姐考大学的故事结合起来,让“追逐梦想”既有自己的体验,又有他人的榜样,这种从“小我”到“大我”的思考,让文章的立意一下子丰满起来。
不过我们可以让这篇文章更有“电影感”哦!比如你写“每天清晨,我追着鸟儿练声”,能不能把镜头放慢?清晨的阳光是什么颜色?鸟儿的叫声像什么?你练声时,喉咙有没有点痒痒的感觉?把这些细节加进去,读者就能跟着你一起“追”了。还有姐姐的故事,她看到录取分数时,全家人的表情、动作是怎样的?姐姐有没有掉眼泪?这些“特写镜头”能让情感更打动人。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除了歌声和大学,生活中还有哪些“追”的小事让你对梦想有了新理解?
- 如果给“追逐梦想”画一幅画,你会用哪些颜色和图案?为什么?
- 你觉得“追到”梦想后,下一个“追”的目标会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