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记叙文
家乡
作者:张圣霖| 指导老师:马燕青

清晨的阳光穿过雕花窗棂,我坐在阿婆的摇椅上,听她讲起老苏州的故事。阿婆戴着老花镜,手里摩挲着一块绣着牡丹的绸缎,那是她年轻时在缂丝厂工作的纪念。(段评:本段作为开头,通过描写清晨的阳光、阿婆的摇椅和绣着牡丹的绸缎,营造出温馨的氛围,引出老苏州的故事,内容贴近生活,情感真挚。但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比如阿婆讲故事时的语气、神态,让画面更生动。修改版:清晨的阳光像金子一样穿过雕花窗棂,洒在阿婆的摇椅上。我蜷在摇椅边,听阿婆慢悠悠地讲老苏州的故事。阿婆戴着圆圆的老花镜,手指轻轻摩挲着一块绣着大朵牡丹的绸缎,那是她年轻时在缂丝厂工作的纪念。她的声音软软的,带着吴侬软语的调子,像一阵春风拂过我的耳朵。

“你看巷口的张爷爷” (改:“你看巷口的张爷爷,”) 阿婆指着窗外,“以前是修钟表的匠人,现在成了非遗传承人。”果然,巷口的小屋里传来“滴答”声,张爷爷正戴着放大镜,给一个外国游客展示苏钟的制作工艺。(段评:本段通过阿婆的话引出张爷爷,描写了他修钟表的场景,内容具体,有生活气息。但可以增加一些张爷爷的动作细节,比如他修理钟表时的专注神态,让人物形象更鲜明。修改版:"你看巷口的张爷爷,"阿婆指着窗外,眼睛笑成了一条缝,"以前是修钟表的匠人,现在成了非遗传承人呢!"果然,巷口的小屋里传来清脆的"滴答"声。张爷爷戴着放大镜,眉头微微皱着,手里拿着小小的镊子,小心翼翼地给一个外国游客展示苏钟的制作工艺。阳光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显得格外精神。

最令我心醉神迷的当属苏绣馆。一踏入馆内,便见一位身着典雅旗袍的姑娘,正手持细如发丝的彩线,专注地在绸缎上勾勒着。那彩线在她的手中上下翻飞,宛如灵动的蝴蝶,不一会儿,太湖的波光粼粼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绸缎之上,讲解员阿姨微笑着介绍道:“这便是我们苏州的镇湖刺绣,现在借助电商平台,已经远销到全世界啦!”(段评:本段描写苏绣馆的场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彩线比作蝴蝶,生动形象。但可以增加一些自己的感受,比如看到苏绣时的心情,让情感更真挚。修改版:最令我心醉神迷的当属苏绣馆了!一踏入馆内,就看到一位身着淡粉色旗袍的姑娘,正拿着细如发丝的彩线,专注地在绸缎上绣着什么。那彩线在她的手指间上下翻飞,宛如一只只灵动的蝴蝶。不一会儿,太湖的波光粼粼就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绸缎上,连湖面上的小波纹都看得清清楚楚。我忍不住凑近看,心里想:这也太神奇了吧!讲解员阿姨微笑着说:"这就是我们苏州的镇湖刺绣,现在借助电商平台,已经远销到全世界啦!"我听了,心里充满了骄傲。

我将把这份对家乡的骄傲深深藏在心底,努力学习,将来让家乡绽放出更绚烂的光彩!(段评:本段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家乡的骄傲和努力学习的决心,主题积极向上。但可以把决心和家乡的特色联系起来,让结尾更具体,避免空洞的口号。修改版:我要把这份对家乡的骄傲深深藏在心底。以后我要努力学习,多了解苏州的传统文化。长大了,我也要像阿婆、张爷爷和绣娘姐姐们一样,为家乡的传统文化添一份力,让苏州的美传得更远!

①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山塘街。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挂起,柔和的灯光映照在古运河的水波上,泛起层层金色的涟漪。一艘艘摇橹船缓缓驶过,船上飘来软糯甜美的吴侬软语 (改:吴侬软语。) (段评:本段描写山塘街的傍晚景色,有红灯笼、古运河、摇橹船,画面优美。但可以增加一些自己的感受,比如看到这些景色时的心情,让内容更丰富。修改版: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山塘街。一盏盏红灯笼高高挂起,柔和的灯光映照在古运河的水波上,泛起层层金色的涟漪,像撒了一把碎金子。一艘艘摇橹船缓缓驶过,船娘穿着蓝布花衣,一边摇橹一边唱着软糯甜美的吴侬软语。歌声在水面上飘着,我听着听着,仿佛自己也变成了画里的人。

综合评价:

张圣霖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家乡》,老师被你笔下老苏州的烟火气和文化传承深深打动了!你没有泛泛而谈家乡的美,而是通过阿婆的绸缎、张爷爷的钟表、苏绣馆的姑娘这三个小片段,巧妙地把“家乡”和“非遗传承”“时代发展”联系起来,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特别棒,让文章的立意一下子就深刻了!特别是苏绣姑娘“彩线如蝴蝶翻飞”的描写,生动又形象,仿佛能让人看到那幅太湖波光的绣品呢!

不过,文章在结构上可以再巧妙些。比如第五段写山塘街的内容,是不是可以和前面的片段更自然地衔接?如果在第四段和第五段之间加一句过渡,比如“听完阿婆的故事,傍晚的山塘街又在召唤我们了”,文章的“骨架”会更紧凑。另外,结尾的“努力学习”如果能和前面的非遗传承更具体地联系起来,比如“将来我也要像阿婆和张爷爷一样,把家乡的手艺传下去”,情感会更真挚。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阿婆讲的老苏州故事里,有没有哪个细节让你印象最深?如果把它写出来,会不会让文章更有温度?
  2. 山塘街的红灯笼和古运河,在你眼里像什么呢?能不能用一个比喻让它更生动?
  3. 你觉得家乡的“新”和“旧”,是怎样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的?试着用一两句话写写你的发现吧!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