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在家里写着作业,弟弟跑了过来说:“姐姐我们去门外骑自行车吧!”我说:“我正在写作业呢而且我也不会骑。”弟弟说:“我教你。”(段评:第一段用对话引出了学骑车的起因,情节很自然,但可以加入更多细节让场景更生动。比如可以写写弟弟说话时的表情或动作,还有你当时写作业的状态,这样能让故事一开始就有画面感哦!修改版:周末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作业本上,我正咬着笔杆算数学题呢,弟弟突然噔噔噔跑过来,小脸蛋红扑扑的,拉着我的胳膊晃:“姐姐姐姐,写完作业陪我去门外骑自行车嘛!”我头也没抬:“我作业还没写完呢,而且我根本不会骑呀。”弟弟拍着胸脯大声说:“没关系!我教你,保证教会!”)
我写完作业和弟弟来到了家们外 (改:家门外) ,弟弟把他的自行车给我骑,我坐了上去但只敢把脚踩在地上来移动,我的弟弟一直在旁边给我加油打气,可是我就是不敢,我怕我骑上去会摔倒,在弟弟的鼓励下我开始骑自行车了,忽然自行车倒了下去,我说:“我不要在骑 (改:再骑) 了太难了。”我的弟弟说:“没是 (改:没事) 多试几次就行了,你要是害怕的话我就在后面扶着你。”(段评:第二段写了第一次尝试骑车的过程,有弟弟的鼓励也有你的害怕,很真实!不过可以多写写你当时的动作和心理,比如脚踩在地上时的紧张,还有摔倒时的感受,这样读者能更理解你的心情。另外,“家们外”是错别字,要改成“家门外”,“没是”要改成“没事”哦!修改版:终于写完作业,我和弟弟来到家门外的空地上。弟弟把他的小自行车推到我面前:“姐姐你骑我的!”我小心翼翼地坐上去,双手紧紧攥着车把手,脚只敢轻轻点在地上慢慢蹭,心脏砰砰跳得像揣了只小兔子。弟弟在旁边挥着小拳头喊:“姐姐加油!你可以的!”可我就是不敢把脚踩上踏板,总怕一用力就会摔个四脚朝天。在弟弟的软磨硬泡下,我试着把脚抬起来,刚踩了一下——“哐当!”自行车歪了,我一屁股坐在地上,手掌擦得有点疼。我撅着嘴说:“我不骑了!太难了!”弟弟连忙跑过来扶我:“没事没事,多试几次就好啦!你要是害怕,我在后面扶着你!”)
于是我又坐到了自行车上,弟弟在后面扶着,弟又 (改:弟弟又) 跟我说:“如果你要停下车来你就按下把手的这里就停下来了,记住不要按太快了。”我慢慢地开着自行车,弟弟也在跟着。我说:“这次让我来开吧!你不用在后面扶着。”弟弟走到了旁边不在扶着 (改:不再扶着) 我了。我一脚踩下去结果还是倒了。我正想放弃但想起了弟弟对我说的话我又骑了起来,又重复了几次,我终于会骑了。(段评:第三段写了弟弟教你骑车的细节,还有你再次尝试的过程,情节很连贯!要是能加入一些骑车时的动作描写,比如你握把手的力度,踩踏板的速度,还有弟弟扶车时的样子,故事就更生动啦。另外,“弟又跟我说”可以改成“弟弟趴在我耳边说”,“不用在后面扶着”的“在”要改成“再”哦!修改版:我又坐到了自行车上,弟弟在后面牢牢扶着车座。他趴在我耳边小声说:“姐姐,要是想停下,就按把手这里的刹车,轻轻按就好,别太用力哦!”我慢慢把脚踩上踏板,车子晃了晃,然后一点点往前挪,弟弟在后面跟着跑。骑了一小段,我鼓起勇气说:“这次让我自己试试吧!你不用再扶着啦!”弟弟犹豫了一下,松开手站到旁边。我深吸一口气,用力踩下踏板——“哎呀!”车子又歪了,我差点摔下去。我咬着嘴唇想放弃,可弟弟刚才挥着拳头加油的样子突然浮现在眼前,我又重新跨上了自行车。就这样摔了好几次,我终于能稳稳地骑一段路啦!)
通过了这一次,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段评:第四段总结了学骑车的道理,很棒!不过可以把道理和具体的事情联系起来,比如提到弟弟的鼓励,或者骑车时的坚持,这样道理就不会显得空洞啦。修改版:看着自己能稳稳地骑着自行车往前跑,风拂过我的脸颊,我心里甜滋滋的。这次学骑车让我明白,遇到困难时别害怕,多试几次就会有进步。还有弟弟的鼓励,就像一束小太阳,让我有勇气一次次站起来——原来朋友的陪伴和自己的坚持,真的能帮我们做到以前不敢做的事呀!)
刘晨雅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学骑自行车》,老师特别欣赏你在叙事中自然流露的感悟——“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这个道理让你的文章有了温暖的力量!
我们可以试着给文章“拍个电影”:比如你第一次摔倒时,手擦在地上的触感、弟弟扶你起来时手掌的温度,或者风掠过耳边的声音,这些细节能让“学骑车”的过程更生动。另外,从“不敢踩脚”到“弟弟扶着骑”再到“自己尝试”,如果在每个阶段加一句心理描写(比如“我的手心全是汗,眼睛死死盯着前轮”),文章的层次会更丰富。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弟弟鼓励你的时候,他的眼神和语气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你重新鼓起勇气?
- 学会骑车后,你回头看弟弟时,心里最想对他说什么?把这个瞬间写出来,情感会更饱满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