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我的家比作一棵大树,家人是大树的枝叶,而我的姥姥就是大树的核心。我们彼此温暖人心。(段评:本段用比喻开头,把家比作大树,姥姥比作核心,很有创意!不过“我们彼此温暖人心”这句话有点重复,“温暖”本身就有“暖人心”的意思啦。可以把这句话改得更具体,比如说说姥姥怎么温暖大家,让开头更有画面感。修改版:如果把我的家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爸爸妈妈是伸展的枝叶,我是刚冒出来的小嫩芽,而姥姥就是深深扎根的树干——她稳稳地托着我们,用满树的阴凉和甜美的果实,把全家人的心都暖得热乎乎的。)
姥姥今年六十多岁,头发都已经有些花白,但总是梳得整整齐齐。她的脸上布满了细细的皱纹,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她的眼睛不大,但她的眼睛非常有神,笑起来时眼角的皱纹像盛开的花朵。姥姥的手因为常年做家务而变粗糙,但她摸着我的时候我觉得很温暖,总能给我安全感。(段评:你观察得真仔细!把姥姥的头发、皱纹、眼睛和手都写出来了,让我们一下子就认识了姥姥。要是能加一点姥姥的小习惯,比如她总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或者说话时的小表情,人物会更鲜活哦。修改版:姥姥今年六十多岁,头发花白却总是梳成整整齐齐的发髻,别着一枚银色的小发夹。她的脸上爬着细细的皱纹,笑起来时眼角的纹路会像两朵小菊花一样绽开。姥姥的眼睛不大,但特别亮,每次看我的时候,都像藏着星星。她的手因为常年择菜、洗衣变得粗糙,可每当她用手背轻轻蹭我的脸蛋时,那带着肥皂香的温度,总能让我安下心来。)
记得有一次,我在写作业时遇到了难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姥姥看到后,走过来耐心的陪我 (改:耐心地陪我) 一起分析题目。她用简单的方法给我讲解,还教我画图解题。在她的帮助下,我终于解出了那道题。(段评:这段写姥姥帮你解题,情节很真实!不过“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之后,可以加一点你的小动作,比如挠头、咬笔,让着急的样子更生动。姥姥讲解时的语气和动作也可以写一写,比如她是不是用手指点着题目,或者轻声说“别急,我们一步一步来”,这样画面感会更强。修改版:记得有一次,我对着一道数学题皱紧了眉头,笔杆都快被我咬变形了,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姥姥端着水杯走过,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小祖宗,这是怎么啦?”她凑过来,用满是老茧的手指点着题目,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柔:“你看,这道题就像搭积木,我们先把已知的条件摆出来……”她还在草稿纸上画了个小房子当例子,我盯着那个歪歪扭扭的房子,一下子就明白了解题的窍门。)
上个周末,姥姥教我包饺子。一开始我包的饺子总是露馅,我有些泄气。姥姥笑着对我说:“做事要有耐心,多练习就会好。”她手把手地教我如何捏褶子,还教我在饺子里如何包一颗花生米,说吃到的人会有好运。那天中午,我吃到了那颗花生饺子,觉得特别开心。(段评:包饺子的故事写得很有趣!“露馅”的细节很真实,姥姥的话也很温暖。要是能加一点你包饺子时的小失误,比如面粉蹭到脸上,或者姥姥教你捏褶子时的动作,还有吃到花生饺子时的心情,会更吸引人哦。修改版:上个周末,姥姥系着蓝布围裙教我包饺子。我包的饺子不是肚子破了个洞,就是像个没睡醒的小胖子瘫在面板上。我噘着嘴把破皮的饺子扔回碗里:“我再也不包了!”姥姥笑着用沾了面粉的手指点了点我的鼻尖:“做事要像和面一样,得有耐心才会软和。”她握着我的手,教我把饺子皮对折,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捏,一个圆滚滚的“小元宝”就诞生了。最后,她偷偷在一个饺子里包了颗花生米,说:“谁吃到谁就是咱家的‘小福星’!”那天中午,我咬到花生米的瞬间,脆生生的响声里,好像藏着姥姥满满的爱。)
姥姥的厨艺可棒了!她会做红烧肉、糖醋排骨、煎饼……每当我放学回到家,一进门就能闻到香喷喷的味道,那是姥姥在厨房里忙碌的结果。姥姥做的菜不仅好吃,还很有营养。(段评:你写出了姥姥厨艺棒的特点,很棒!不过“香喷喷的味道”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红烧肉的甜香,糖醋排骨的酸甜味,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香味。还可以加一点你闻到香味时的反应,比如跑过去抱住姥姥的腰,这样更有生活气息。修改版:姥姥的厨艺可是我们家的“金字招牌”!她做的红烧肉红得发亮,甜香能飘到楼下;糖醋排骨酸溜溜、甜丝丝的,我能连啃三根骨头。每当放学铃声响起,我总能在楼梯口就闻到厨房里飘来的香味——那是姥姥在给我熬南瓜粥呢!我冲进家门,扑到姥姥怀里,鼻子使劲嗅着:“姥姥,今天的粥里放了红枣对不对?”姥姥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我们家的小馋猫,鼻子比小狗还灵!”)
我爱我的姥姥,她像阳光一样照料着我,让我的生活多姿多彩,让我的生命添加了无穷无尽的快乐 (改: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快乐) 。(段评:结尾表达了对姥姥的爱,情感很真挚!不过“像阳光一样照料着我”有点普通,可以结合前面的内容,比如用大树、饺子、红烧肉这些具体的事物来比喻,让结尾更有温度,也和开头呼应起来。修改版:我爱我的姥姥,她就像家里那棵永远枝繁叶茂的大树,用粗糙的手为我遮风挡雨,用甜甜的笑容给我力量。她包的饺子里藏着好运,熬的粥里飘着温暖,就连她眼角的皱纹,在我眼里都是爱的形状。有姥姥在,我的每一天都像裹着糖霜的小太阳,甜滋滋、暖洋洋的。)
小羽毛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我和我的家人》,老师特别欣赏你用“家是大树,姥姥是核心”这个比喻开篇——这个想法太巧妙了!它不仅让文章的中心一下子立了起来,还把家人之间的温暖联系说得特别生动。
你选择的三个事例都很典型:解难题、学包饺子、姥姥的厨艺,每一件都像一颗小珍珠,串起了你对姥姥的爱。尤其是学包饺子时“包花生米”的细节,既有趣又充满了家的温度,老师读的时候都忍不住笑了!
不过我们可以给文章再“添点彩”:比如写姥姥教你解题时,能不能加一句她的动作?比如“她的手指在草稿纸上轻轻画着,老花镜滑到鼻尖也没察觉”,这样姥姥的形象会更立体。还有结尾的比喻“像阳光一样照料着我”,如果改成“像大树的年轮,一圈圈刻着她对我的爱”,是不是能和开头的“大树”比喻呼应起来?
最后,老师想和你一起思考几个小问题:
- 姥姥为家人做的事中,哪一件最让你觉得“她是大树的核心”?
- 如果让家人也说说姥姥的故事,他们会选哪一件?
- 你想为这棵“大树”做些什么呢?
期待你下次的作文能让这棵“家的大树”长出更繁茂的枝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