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盛开的季节,校园里漫着 (改:弥漫着) 花香。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张明这个淘气包却让同学们和老师们头痛不已。(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用丁香花的环境描写引出淘气包张明,能自然地为故事铺垫氛围,主题也很明确。不过描写可以更具体些,比如加上丁香花的颜色、香味带来的感受,让画面感更强,也能更好地和后面的故事形成对比。修改版:四月的校园里,淡紫色的丁香花一簇簇开得正旺,甜丝丝的香气像小尾巴似的跟着风转,连空气都变得软软的。可就在这满是花香的季节里,我们班的“淘气包”张明却成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小烦恼”——他总爱闹出点小动静,让大家头疼不已。)
张明总是喜欢捉弄同学,课堂上也会大声喧哗,扰乱秩序。有时候还会逃课去玩耍,让老师们十分担心他的学习状态。(段评:本段概括了张明的淘气行为,内容清晰,但可以加入具体的小例子,让行为更生动。比如“大声喧哗”可以写他具体说了什么,“逃课玩耍”可以写他去哪里玩了,这样能让人物特点更突出。修改版:张明的“淘气”可是出了名的:课间会偷偷把同学的橡皮藏进粉笔盒,课堂上突然学几声小鸟叫,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连老师讲课都得停下来;上周三的数学课,他还偷偷溜到操场爬单杠,直到上课铃响第三遍才满头大汗地跑回教室,急得数学老师直皱眉。)
一天,张明在校园里捉弄了一个同学,让他摔了一跤,引起了同学们的愤怒。班长王寒冰看不下去了,她站出来想制止张明的行为:“张明,你怎么可以这样欺负同学呢?”王寒冰生气地说。张明却满不在乎地回答:“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何必那么生气呢?”王寒冰一听,更生气了:“你不能因为自己的快乐而伤害别人!你要对同学友好一些。”张明听了这句话,心里有些不快,但他没说什么就走了。这时,班主任李军老师走了过来:“寒冰,你做得很好。”李军老师鼓励地说,“但是处理问题时要注意方法。对待淘气的同学要耐心引导,不能简单粗暴。”王寒冰听了这话,心里舒服多了。她看着窗外飘进教室的丁香花瓣,决定以后要更加巧妙地处理班级事务,让班级更加和谐。(段评:本段通过具体事件写出了张明的调皮和王寒冰的正直,对话也很真实。不过可以增加一些动作和神态描写,比如张明捉弄同学时的动作、王寒冰说话时的表情,还有老师过来时的细节,让场景更鲜活。另外,丁香花的描写可以和人物的心情结合得更紧密些。修改版:这天课间,张明趁同学李乐乐弯腰系鞋带,偷偷把他的凳子往后挪了挪——李乐乐一屁股坐空,“扑通”摔在地上,膝盖擦出了红印子,同学们都围过来指责张明。班长王寒冰攥着拳头走过来,皱着眉头瞪着他:“张明!你怎么能这样捉弄人?李乐乐都摔疼了!”张明却手插着口袋,歪着头满不在乎地说:“我就是开个玩笑嘛,至于这么凶吗?”王寒冰气得脸颊通红:“你的玩笑会伤害别人!同学之间要友好相处啊!”张明撇撇嘴,刚要反驳,班主任李老师正好走过来。他摸了摸王寒冰的头,温和地说:“寒冰,你主动制止不对的行为,做得很棒。不过对待同学要多一点耐心,试着用他能接受的方式沟通,好吗?”王寒冰点点头,转头看见窗外飘进来几片淡紫色的丁香花瓣,轻轻落在李乐乐的手背上,心里忽然觉得,或许真的可以换个方式和张明相处。)
后来,李军老师经常找张明谈心,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张明逐渐变得友善一些了。上周的大扫除,他主动拿起扫帚扫干净了教室角落积着的粉笔灰,还弯腰帮同桌捡起了掉在地上的练习册——风刚好吹过,几片丁香花瓣落在翻开的书页上,同桌笑着说了句“谢谢”,张明挠挠头也笑了。他开始学着尊重同学、认真听讲,还会主动帮老师发作业,慢慢成了班级里合群的一员。(段评:本段写出了张明的转变,内容积极向上,结尾的丁香花细节也很温馨。不过可以把转变的过程写得更具体些,比如老师和他谈心的内容,大扫除时他的动作细节,还有同桌的反应,让转变更自然可信。修改版:从那天起,李老师经常找张明聊天,有时递给他一颗牛奶糖,听他说喜欢的篮球明星;有时带他一起给教室窗台上的多肉浇水。慢慢的,张明变了:上周大扫除,他主动拿起扫帚,蹲在教室角落把积了好久的粉笔灰扫得干干净净;昨天同桌的练习册掉在地上,他弯腰捡起来时,一阵风刚好吹过,几片丁香花瓣落在翻开的书页上,同桌笑着说“谢谢”,张明挠挠头,露出了不好意思的笑容。现在的他,上课不再随便说话,还会主动帮老师发作业本,成了班里越来越受欢迎的小伙伴。)
潘思妤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丁香花里的温柔》,老师首先被你巧妙的立意打动——用校园里的丁香花串联起张明的转变,把“温柔”藏在花香与师生的耐心引导里,这个构思特别温暖!你没有简单写“调皮生变好”的老套故事,而是让丁香花成为温柔的见证者,这个细节让文章有了诗意的底色。
不过我们可以再给故事“加些特写镜头”。比如班长王寒冰制止张明时,她的语气除了生气,有没有一丝着急?张明听了“不能伤害别人”那句话时,心里的“不快”具体是什么?是被戳中的尴尬,还是没人懂他的委屈?如果能把这些心理活动写出来,人物会更立体。还有结尾“丁香花瓣落在书页上”的画面,能不能再加一句花瓣的颜色、触感,或者同桌笑容里的温度?这些细节会让“温柔”的感觉更真切。
我们还可以再想想:
- 张明之前总捉弄人,会不会是想用这种方式引起大家注意?如果加一个他独自看丁香花的小片段,会不会让转变更自然?
- 李老师找张明谈心时,有没有提到过丁香花?让老师的话和花香呼应,会不会让“温柔”的主题更紧密?
- 你觉得丁香花的“温柔”,除了老师和同学的耐心,还藏在校园里的哪些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