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变,生活在变,我们自己也在变。“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像一阵微风,轻轻吹过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带来新的气息和景象。(段评:作为开头,你用比喻的手法引出了“变”的主题,很有文采,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但是可以更具体一点,比如用一个小朋友熟悉的场景来引出“变”,这样能更快地让读者产生共鸣。修改版:世界在变,生活在变,就连我每天路过的小花园都在变。“变”就像春天里的小雨,悄悄滋润着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色彩和惊喜。)
我住的小区就是一个变化巨大的地方。记忆中的小区,道路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每到下雨天,路上就满是积水和泥泞,一不小心就会摔个跟头,站起来时满身都是泥浆。小区里的树木稀稀拉拉的,花坛里的花也只有少少几种,花朵小小的,颜色也很单调。那时候的小区,显得有些破旧和冷清。(段评:你通过回忆,具体描写了小区以前的样子,泥土路、稀拉拉的树、单调的花,这些细节都很真实,让读者能想象出小区以前的模样。如果能加入一些自己小时候在小区里玩耍的小场景,比如不小心摔跤的经历,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我住的小区就是一个变化巨大的地方。记得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小区的路还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每到下雨天,我穿着小雨靴踩水,一不小心就会“啪叽”摔在泥水里,新衣服上沾满了黄褐色的泥浆,回家准得被妈妈念叨几句。那时候小区里的树稀稀拉拉的,花坛里只有几株小小的太阳花,颜色单调极了,整个小区看起来冷冷清清的。)
可是前几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泥土路变成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道路两旁还安装了明亮的路灯。到了夜晚,路灯亮起,整个小区都被照亮,充满了温暖的气氛。那些树木变得郁郁葱葱,像是给小区撑起了一把把绿色的巨大的伞。原本小小的花坛也扩大了好几倍,里面也种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有香气浓郁的玫瑰,有清香淡雅的茉莉,还有五颜六色的郁金香。每到开花的季节,小区里就像有一幅绚丽的画卷。(段评:你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小区现在的变化,水泥路、路灯、郁郁葱葱的树、各种各样的花,描写得很生动。如果能加入一些自己现在在小区里玩耍的感受,比如傍晚和小伙伴在路灯下追影子,或者蹲在花坛边闻花香,会让文章更有温度。修改版:可是前几年,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泥土路变成了平坦宽阔的水泥路,下雨天再也不会溅我一身泥了。道路两旁还安装了明亮的路灯,傍晚我和小伙伴们最喜欢在路灯下追影子,橘黄色的灯光把我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好玩极了。小区里的树也变得郁郁葱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夏天我们就在树荫下乘凉。原本小小的花坛扩大了好几倍,里面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有红艳艳的玫瑰,有香喷喷的茉莉,还有像小酒杯一样的郁金香。每到春天,整个小区就像铺上了一块绚丽的花地毯。)
不仅是小区,周围的居民楼也在变。以前那些老旧的居民楼,墙面有很多破损的地方。现在,居民楼都进行了修复和更新,墙面重新粉刷,已经洁白如雪了。楼前楼后还增添了许多健身器材和石桌,老人可以在这里健身,大人们可以在石桌边闲聊,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玩耍。(段评:你写出了居民楼的变化,还提到了健身器材和石桌,这些都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能具体描写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朋友们在这些地方活动的场景,比如奶奶在健身器材上扭腰,爸爸和叔叔们在石桌边下棋,会让文章更热闹,更有生活气息。修改版:不仅是小区环境变了,周围的居民楼也焕然一新。以前那些老旧的居民楼,墙面斑驳,有的地方还掉了皮。现在,居民楼都穿上了“新衣服”,墙面被粉刷得洁白如雪。楼前楼后还增添了许多健身器材和石桌:奶奶每天早上都会在扭腰器上锻炼,嘴里还哼着小曲儿;爸爸和叔叔们下班了,会坐在石桌边下象棋,时不时传来“将军!”的喊声;我和小伙伴们则围着石桌玩跳棋,笑声在楼间回荡。)
变,是一种必然,变,是一种进步。正如名言所说:“发展是硬道理。”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我期待着更多变化,更多美好。(段评:作为结尾,你总结了“变”是进步,还引用了名言,很棒!但是结尾可以更自然一点,不用刻意喊口号。可以把“变”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说说自己感受到的变化带来的快乐,这样升华主题会更真实。修改版:变,是生活的小惊喜,也是我们成长的脚印。就像小区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服,越来越热闹。我喜欢这些变化,它们就像一个个彩色的小音符,谱成了一首快乐的生活歌。我期待着,明天的生活会有更多这样温暖的小变化。)
杨明轩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变》,老师特别欣赏你从身边小事切入,用小区的变化展现“变是进步”的深刻感悟,结尾引用“发展是硬道理”更是点睛之笔,让文章有了沉甸甸的思考!
你用“坑洼泥路”和“平坦水泥路”、“稀拉树木”和“葱郁绿伞”的对比,把变化写得很具体。不过我们可以给这些对比“加个特写镜头”——比如写雨天摔泥坑时,裤脚的泥浆粘在小腿上的冰凉感,或是现在傍晚路灯下,奶奶带着你在健身器材旁看小朋友追蝴蝶的暖光。把这些细节用“五感”(眼、耳、手、心)写出来,变化的温暖会更打动人!
最后,老师想和你一起再挖深一层:小区的变化是谁带来的?是工人叔叔的汗水,还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如果在结尾轻轻点一句“这些变化里藏着许多人的努力”,你的感悟会像洒了阳光的小花园,更有温度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
- 除了小区,你身上有没有“变”?比如以前怕黑,现在敢自己下楼取快递?
- 变化中有没有“不变”的东西?比如邻居奶奶总给你留的糖,是不是一直甜?
- 下次写“变”,能不能用一个小物件(比如旧泥鞋和新运动鞋)串联故事?试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