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心灵的归宿。我的家虽不华丽,却处处充满爱与温馨。我家里除了我,还住着四个相亲相爱的成员——爸爸、妈妈、妹妹和弟弟。(段评:本段作为文章开头,用比喻点明了家的温暖,还介绍了家庭成员,内容完整,情感真挚。如果能加入一个具体的小场景,比如家人一起做的小事,会让开头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心灵的归宿。我的家虽不华丽,却处处充满爱与温馨。每天放学回家,总能闻到妈妈煮的粥香,弟弟妹妹会扑过来拉我的手——我家里住着四个相亲相爱的成员:爸爸、妈妈、妹妹和两岁的小弟弟。)
弟弟是个“捣乱王”,但他有的时候也非常聪明。虽说他两岁,但是我们说什么他都能听懂。他比较喜欢玩玩具,他经常和我堂弟一起玩玩具。(段评:本段写出了弟弟“捣乱又聪明”的特点,很棒!不过如果能加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弟弟怎么捣乱、怎么表现聪明,会让弟弟的形象更生动。修改版:弟弟是个“捣乱王”,总爱把我的书本堆成小山,却也是个小机灵鬼。别看他才两岁,我们说“把玩具收好”,他就会歪着脑袋把积木塞进盒子里;我故意说“弟弟是小笨蛋”,他还会噘着嘴反驳“不是!”,逗得全家哈哈大笑。)
妹妹她的学习上总是马虎,是个“马虎王。”但是每次她都偷偷地跟我说她不想走文科的话,那她就会走音乐这条路。是个“音乐小公主。”我觉得她唱歌还挺好听的。(段评:本段写出了妹妹“马虎”和“爱音乐”的特点,想法很好。不过可以把妹妹唱歌的细节写出来,比如她什么时候唱歌、唱什么歌,这样“音乐小公主”的形象会更鲜明。修改版:妹妹是个“马虎王”,数学题总把“3”写成“5”,但她偷偷告诉我,长大想当“音乐小公主”。每天放学回家,她都会关起房门练唱歌,有时是甜甜的儿歌,有时是电视里学的流行曲,那清脆的声音像小鸟在叫,我觉得特别好听。)
妈妈是个“百变女王”,有的时候她对我们很温柔,可是一但 (改:一旦) 谁惹她生气的话,她就会变得很暴躁。(段评:本段用“百变女王”形容妈妈,很贴切!如果能举一个妈妈温柔和暴躁的小例子,比如妈妈怎么温柔、怎么生气,会让妈妈的形象更真实。修改版:妈妈是个“百变女王”,平时会给我们读睡前故事,声音软乎乎的;可要是我和妹妹吵架,她就会叉着腰皱起眉,连空气都好像变热了——不过等我们认错,她又会笑着给我们削苹果吃。)
夜幕降临时,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分享一天的点点滴滴,那是我最珍视的时光。家,因为有爱,所以温暖;因为有家人,所以完整。我爱我的家人,他们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段评:本段作为结尾,总结了全家的温馨时光,情感很真挚。如果能加入一个餐桌旁的小细节,比如爸爸讲的笑话、妈妈夹的菜,会让“最珍视的时光”更具体哦。修改版:夜幕降临时,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爸爸讲着上班时遇到的趣事,妈妈给弟弟喂饭,妹妹偷偷把排骨夹给我——大家叽叽喳喳分享一天的小事,连灯光都变得暖暖的。家,因为有爱,所以温暖;因为有家人,所以完整。我爱我的家人,他们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用户283389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记一次家务》,老师被你笔下“家是温暖的港湾”这个开头深深打动了——你没有直接写家务,而是先铺垫了家人的爱,这个立意特别温暖!尤其是给家人取的“捣乱王”“音乐小公主”“百变女王”这些外号,充满了你的观察和情感,让每个家人的形象都鲜活起来。
不过老师发现一个小“偏差”:标题是“记一次家务”,但正文里没有具体写你做了哪件家务、怎么做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小插曲。我们可以给文章加个“核心事件”:比如你主动帮妈妈洗碗,弟弟跑来“捣乱”把泡沫抹你脸上,妹妹在旁边唱歌给你加油,妈妈从生气到笑着夸你……把这件家务的细节(比如碗碟的油腻感、水流的声音、家人互动的小片段)写出来,文章就会紧扣主题,也更有故事性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你最想帮家人做哪件家务?为什么选这件?
- 如果让你给家人分配“家务小任务”,你会怎么安排?
- 做一次家务后,你对“家”的理解有没有新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