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晚上,爸爸下班回到家,我倒了一杯温水给爸爸喝。爸爸喝完水后便对我说他要出去帮别人干活了,让我在家写完作业以后睡觉。爸爸说完就穿上衣服出门了。当时是在冬天,晚上非常冷像个冰窖,我很担心爸爸会着凉。(段评:这段开头很有生活气息,通过倒温水、爸爸加班的细节写出了父子间的温暖和爸爸的辛苦。不过如果能加入更多动作和环境细节,比如爸爸喝水时的样子、出门前的小举动,会让画面更生动哦!修改版:冬天的傍晚,爸爸刚推开家门,我就捧着一杯温温的白开水跑过去。爸爸接过杯子,指尖凉得像冰块,他“咕咚咕咚”几口喝完,抹了抹嘴说:“爸爸得去帮王叔叔修水管,你写完作业就睡觉,别等我。”他抓起沙发上的厚棉袄往身上套,拉链拉到一半,又回头摸了摸我的头:“乖。”门“咔嗒”一声关上,窗外的北风“呼呼”地刮着,我裹紧了睡衣,心里像被什么揪了一下——这么冷的天,爸爸的手会不会冻僵呀?)
我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写作业了。我把作业写完后已经是九点了。我盯着墙上的钟,分针转了一圈又一圈,我心想:爸爸怎么还不回来?于是我忍不住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听筒里传来嘈杂的声响,爸爸的声音带着疲惫:“我还没忙完,你先睡。”我只好先去睡了。(段评:这段写出了等待爸爸的焦急心情,很棒!要是能加入写作业时的小细节,比如走神想爸爸、钟表走动的声音,会让等待的感觉更真实。修改版:我坐在书桌前写作业,可笔尖总在纸上画圈圈——脑子里全是爸爸在寒风里的样子。好不容易写完作业,墙上的挂钟已经指向九点了。我趴在桌上盯着分针,它“滴答滴答”转了一圈又一圈,像在数我的心跳。实在忍不住了,我抓起电话拨过去,听筒里传来“哐当哐当”的声音,爸爸的声音带着喘气声:“快完了快完了,你先睡,别着凉。”我放下电话,把暖手宝抱得更紧了。)
半夜我起来上厕所,发现爸爸才刚回来。他身上有好几处小伤口,而且还非常疲劳,躺在沙发上打盹,连眉头都是皱着的。我上完厕所回到床上后感到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爸爸为了赚钱养家,上完班后还要出去干活赚钱。那是我第一次因为心酸而哭。(段评:这段的情感很真挚,爸爸的疲惫让人心疼!要是能加入看到伤口时的细节,比如伤口的样子、爸爸的呼吸声,会让感动更强烈哦!修改版:半夜我起来上厕所,客厅的小夜灯还亮着。爸爸蜷在沙发上,身上盖着我的小毛毯,眉头皱成了小疙瘩。我凑近一看,他的手上贴着好几块创可贴,膝盖上还有一块蹭破的皮,渗着淡淡的红。他的呼吸很重,嘴角却微微翘着,好像在做什么开心的梦。我站在原地,鼻子突然酸酸的,眼泪“吧嗒”掉在地毯上——原来爸爸每天都这么辛苦,我以前怎么没发现呢?)
王张博杰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鼻子一酸》,老师被你细腻的情感和对父亲的理解深深打动了!你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却通过倒温水、等父亲、半夜发现伤口这几个真实的片段,把爸爸为家庭默默付出的辛苦写得特别真切,最后那句“鼻子一酸”的感受,让老师也跟着红了眼眶——这就是真情实感的力量啊!
其实你的文章已经有了很好的骨架,如果能给这些片段“添点血肉”,会更打动人。比如爸爸出门前,你能不能写一写他的动作?是匆匆扒了几口冷饭,还是摸了摸你的头才转身?还有半夜看到爸爸在沙发上打盹时,他的手是不是冻得通红?衣服上有没有沾着外面的寒气?把这些小细节加进去,爸爸的形象会更立体,你的“鼻子一酸”也会让读者更有共鸣。
最后老师想和你一起再想想:
- 爸爸身上的小伤口,你当时有没有想过帮他擦点药?如果加上这个动作,会不会让情感更浓?
- 后来你有没有把这次“鼻子一酸”的感受告诉爸爸?如果写一写爸爸的反应,故事会不会更完整?
- 现在再想起这件事,你对“责任”两个字有新的理解吗?试着把它悄悄藏在结尾,文章的立意会更深刻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