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天的中午,在爸爸妈妈的鼓励和指导下,我想大显身手,亲自下厨煎一次鸡蛋。(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直接点明了事件的时间、人物和起因,简洁明了,但语言可以更生动一些,比如加入自己当时的心情描写,让开头更有吸引力。修改版: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中午,看着爸爸妈妈在厨房忙碌的身影,我心里痒痒的,想大显身手——在他们的鼓励和指导下,亲自下厨煎一次鸡蛋!)
说干就干。我从冰箱里取出三个鸡蛋,把它们拿到碗边一敲,双手一掰,蛋黄、蛋白就流到了碗里。我用筷子不停地搅动。然后,我打开燃气灶,只见蓝蓝的火焰“舔”着锅底,等锅烧热后,我把油和打好的鸡蛋倒了锅中 (改:倒入锅中) ,开小火,慢慢的煎 (改:慢慢地煎) 。锅里顿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我一时手忙脚乱。不一会儿,我发现煎蛋竟然被烧焦了,情急之下我赶紧关火。我拿着筷子夹了一小块鸡蛋放入嘴里,又咸又苦,而且焦味很重,我又急又恼。(段评:本段详细描写了第一次煎蛋的过程,情节完整,但可以增加一些动作和心理的细节描写,比如敲鸡蛋时的小紧张、听到油响时的反应,让故事更真实生动。另外,“慢慢的”应该是“慢慢地”哦。修改版:说干就干!我小心翼翼地从冰箱里取出三个鸡蛋,把它们拿到碗边轻轻一敲,“咔嚓”一声,蛋壳裂开一条小缝,我双手一掰,金黄的蛋黄和透明的蛋白就“溜”进了碗里。我握着筷子快速搅动,蛋液很快变成了淡黄色的液体。接着,我打开燃气灶,蓝蓝的火焰“舔”着锅底,等锅烧热后,我把油倒进去,又把打好的鸡蛋“哗啦”一声倒进锅中,赶紧开小火慢慢煎。锅里顿时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油星子还不时跳起来,我吓得往后退了一步,一时手忙脚乱。不一会儿,我闻到一股焦味,低头一看——煎蛋竟然被烧焦了!情急之下我赶紧关火,用筷子夹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又咸又苦,焦味直钻鼻子,我皱着眉头,又急又恼,差点把盘子都推到一边。)
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在爸爸妈妈的提醒下,我又重新做一遍,按照刚才的步法 (改:步骤) ,我又重新把鸡蛋一敲,打入碗中,搅动,把它倒入锅中,开小火,慢慢的煎 (改:慢慢地煎) ,把调料也倒入锅里,用小铲子不断地翻动。最后,我把煎好的蛋分成几块,铲到盘子里,放一把葱花,多像饭店里的鸡蛋,一模一样,我真是位有名的厨师。(段评:本段写出了第二次煎蛋的成功,进步很大,但“步法”这个词用得不太准确,而且可以增加一些调整的细节,比如怎么控制火候、什么时候翻面,让过程更具体。另外,“多像饭店里的鸡蛋,一模一样”可以说得更生动些。修改版: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在爸爸妈妈的提醒下,我深吸一口气,决定再试一次。这次我更小心了:把鸡蛋轻轻敲开打入碗中,用筷子顺着一个方向搅出细细的泡沫;等锅烧到微微发热时,才倒上一点点油;油刚冒小泡,我就把蛋液倒进去,开最小火慢慢煎。等蛋液边缘开始凝固,我用小铲子轻轻把蛋翻了个面,又撒上一点点盐。看着鸡蛋在锅里慢慢变成金黄色,我心里美滋滋的。最后,我把煎好的蛋分成几块,铲到盘子里,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哇,金黄金黄的蛋配上绿油油的葱花,真像饭店里端出来的一样,香气扑鼻!我忍不住叉着腰,心里偷偷想:我可真是个小厨师呢!)
爸爸妈妈尝着我亲手煎的蛋,直夸:“好吃,好吃。你会煎蛋了!”我听了她们 (改:他们) 的话,心里美滋滋的。我吃着自己煎的蛋,越吃越香。(段评:本段作为结尾,写出了成功后的喜悦,情感真挚,但可以增加一些爸爸妈妈的动作或表情描写,比如他们尝蛋时的样子,让结尾更温馨。另外,“她们”应该是“他们”哦。修改版:爸爸妈妈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爸爸笑着点点头说:“好吃,好吃!我家宝贝会煎蛋了!”妈妈也眯着眼睛说:“比我第一次煎的还香呢!”我听了他们的话,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我自己也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外酥里嫩,带着淡淡的葱香,越吃越香,感觉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煎鸡蛋!)
何倩倩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学煎蛋》,老师特别欣赏你从煎蛋失败到成功的经历中,写出了“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真实感悟,这让文章有了打动人心的温度!尤其是你第一次煎蛋烧焦时“又急又恼”的心情,和最后听到爸妈夸奖时“美滋滋”的对比,把学煎蛋的成长感写得很生动。
我们可以给文章加个“特写镜头”哦!比如第二次煎蛋时,你写到“用小铲子不断地翻动”,这里能不能把镜头放慢?铲子碰到锅底的“沙沙”声、蛋液从液态慢慢凝固的样子、葱花撒下去时的香气,用这些细节让画面活起来,就像我们在看一场煎蛋的小电影啦!
💡 再想想:
- 第一次煎蛋失败时,爸妈具体说了什么让你重新鼓起勇气?把他们的话写出来,会更真实。
- 第二次成功时,你看到金黄的煎蛋、闻到香味,心里除了开心,有没有觉得“坚持一下就会不一样”的小思考?加一句这样的感悟,文章会更有深度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