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上,我发现楼下的壁角 (改:墙角) 有一株含羞草,我见了十分好奇。(段评:这段引出了故事的起因,但表述比较简单。可以增加一些对当时自己好奇心情的具体描写,让内容更丰富。修改版:一天早上,阳光暖暖地洒在大地上,我像往常一样在楼下玩耍。突然,我发现楼下的壁角有一株含羞草。我眼睛一下子瞪大了,心里像有只小兔子在蹦跶,十分好奇。)
含羞草的茎又细又长,像戴上了一条项链,上面长着许多小刺,像一个个战士在保护弱小的它。叶片的形状好像一颗颗葡萄,整齐地排列着,远远望去绿油油的,就像一片片小羽毛。最有趣的是我轻轻一碰,它的叶片就立刻合拢,叶柄也低下了头,好似一位害羞的小姑娘,过一会儿才慢慢舒展起来。(段评:这段对含羞草的外形和特点描写得很细致,但语言可以更生动活泼些。比如在描写叶片形状时,可以用更形象的比喻。修改版:含羞草的茎又细又长,就像一位穿着绿纱裙的小姑娘脖子上戴了一条细细的项链,上面长着许多小刺,那些小刺就像一个个忠诚的小战士,在保护着弱小的它。叶片的形状就像一颗颗小巧玲珑的绿宝石葡萄,整齐地排列着,远远望去绿油油的,好似一片片柔软的小羽毛。最有趣的是,我轻轻一碰,它的叶片就立刻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合拢起来,叶柄也乖乖地低下了头,宛如一位害羞得满脸通红的小姑娘,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舒展起来。)
有一次,我连续碰了它好几次,发现它竟然“不理我”了,可把我急坏了,心想这是怎么了呀?(段评:这段描述了“我”多次触碰含羞草它没反应的情景,但缺少对“我”着急时的神态和动作描写。可以加上这些细节,让内容更生动。修改版:有一次,我兴奋地跑过去,连续碰了它好几次。只见它的叶片一动不动,我一下子急坏了,眼睛瞪得大大的,眉毛都皱成了一团,双手不停地挠着头,心里直犯嘀咕:这是怎么了呀?)
后来,我经过一番思考和查阅,知道它的叶柄上有个叫叶枕的东西,里面充满了水分,你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立刻排出来,所以含羞草看起来无精打采的样子,像枯死了一样。(段评:这段解释含羞草“不理人”的原因,表述比较专业,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懂。可以用更简单易懂的语言来表达。修改版:后来,我经过一番思考,还去问了妈妈,知道它的叶柄上有个叫叶枕的东西,叶枕里面装满了水分,你只要轻轻一碰,水分就会立刻跑出来,所以含羞草就看起来没精神,好像枯死了一样。)
经过这次观察,我又学会了一个小小的知识,我也懂得了只要你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能有所收获。(段评:这段总结了观察的收获,内容比较简单。可以增加一些自己对这次观察的感受,让结尾更有感染力。修改版:经过这次观察,我又学会了一个小小的知识,心里别提多高兴啦,就像吃了甜甜的糖果一样。我也懂得了只要你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就能有所收获。以后我一定要多多观察,发现更多有趣的秘密。)
亲爱的吴瑾妍同学: 哇,你记录了观察含羞草的趣事,老师读得好开心!你把含羞草的样子写得像一幅画——茎上的小刺像“保护它的战士”,叶片合拢时像“害羞的小姑娘”,比喻用得太贴切啦!你还通过查资料解开了含羞草“不理人”的秘密,最后懂得“留心观察有收获”,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不过老师有几个小建议:
- 你可以补充“连续碰含羞草”的细节呀——当时你是蹲在墙角轻轻点叶片,还是趴在地上碰了一次又一次?把动作写清楚,故事更生动!
- 你查资料时是翻了百科书,还是问了爸爸妈妈?加一句“我赶紧跑回家翻我的动物植物小百科”,会让过程更真实。
- 试着给故事加个具体时间吧——是周末的早上,还是放学回家的傍晚?比如“上周六阳光暖暖的早上”,会让场景更清晰。
相信你补充这些小细节后,作文会像含羞草一样,让人越读越喜欢!期待看到你更棒的观察日记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