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柔地洒在身上;暖,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暖,是疲惫时的一杯热茶,滋润干涸的心田。暖,无处不在,它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等待我们去发现。(段评:本段用排比句引出“暖”的主题,比喻生动,语言优美,为全文奠定了温暖的基调。但“照亮前行的道路”属于口号式表达,不够具体。可以换成更贴近生活的比喻,让开头更有画面感。修改版:暖,是冬日里晒在棉袄上的阳光,连绒毛都变得软乎乎的;暖,是傍晚回家时楼道里亮着的声控灯,不用摸黑找钥匙;暖,是写完作业后妈妈递来的热牛奶,甜丝丝的热气直往鼻子里钻。暖藏在生活的小角落里,像糖罐里的蜜,等我们去尝。)
家人间的关爱,是暖的源泉。记得有一次,我半夜突然发起了高烧,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妈妈发现后,心急如焚,她迅速帮我穿好衣服,背着我就往医院跑。一路上,寒风凛冽,可妈妈背上却温暖无比。到了医院,妈妈忙前忙后地挂号、找医生、拿药,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家人的关爱,就像冬日里的暖阳,让我在病痛中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段评:本段通过妈妈背“我”去医院的事例,写出了家人的温暖,情感真挚。但细节描写可以更细腻,比如妈妈的动作、神态,以及“我”当时的感受,能让故事更动人。修改版:家人的关爱,是暖的小太阳。记得一个冬夜,我突然烧得浑身发烫,迷迷糊糊中感觉妈妈的手贴在我额头上——她的手心比我的脸还凉,却急得冒汗。她连外套都没顾上扣,就把我裹在厚围巾里背起来往医院跑。风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可妈妈的背却暖得像个小炉子,我趴在上面,能听见她咚咚的心跳声。到了医院,她一会儿踮着脚给医生说我的症状,一会儿蹲下来用棉签蘸水擦我的嘴唇,灯光下她的眼睛红通通的,我攥着她的衣角,心里像揣了个热包子,一点都不害怕了。)
陌生人的善举,同样能带来温暖。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超市购物,结账时发现钱包忘带了。正当我们焦急万分的时候,排在后面的一位阿姨主动帮我们付了钱。我们感激不已,想要把钱还给她,可她却笑着说:“没关系,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是应该的。”阿姨的话,就像一杯热茶,温暖了我们的心。(段评:本段写陌生人的帮助,事例真实,但“温暖了我们的心”比较笼统。可以加入当时的场景细节,比如阿姨的表情、语气,让这份温暖更具体可感。修改版:陌生人的微笑,也能递来一片暖。那天和妈妈逛超市,结账时妈妈翻遍了包都没找到钱包,脸一下子红了,连说“不好意思”。排在后面的阿姨突然往前探了探身,举着手机说:“我帮你们付吧,没带钱包常有的事。”她的指甲上涂着粉色的指甲油,说话时嘴角翘翘的,像春天的桃花。妈妈要加她微信转钱,她摆摆手说:“下次你遇到忘带钱的人,也帮一把就行啦。”那天的超市冷气很足,可我手里的薯片袋都变得暖乎乎的。)
朋友间的帮助,也是暖的体现。有一次,我在学校参加数学竞赛,由于紧张,很多题目都没答好。比赛后,心情低落。我的好朋友小宇走过来,安慰了我,心情也慢慢好起来 (改:我的心情也慢慢好起来) 。朋友的帮助,就会 (改:就像) 黑暗中的明灯,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段评:本段写朋友的帮助,情感真实,但“心情低落”“慢慢好起来”描写太简单,而且有错别字“就会黑暗中的明灯”。可以加入小宇安慰“我”的具体语言或动作,让友情的温暖更生动。修改版:朋友的陪伴,是驱散乌云的暖。上次数学竞赛,我因为紧张,连简单的计算题都做错了,交卷后趴在桌子上不想说话。小宇悄悄坐在我旁边,把他的卡通橡皮塞到我手里——那是他最宝贝的恐龙橡皮。他说:“我上次考试也考砸了,我妈还说‘错一次记住了,下次就不会错啦’。走,我们去操场跑两圈,风一吹就不难过啦!”他拉着我的手跑起来,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我们身上,我心里的乌云慢慢散开了。)
暖,是家人间的关爱,是朋友间的帮助,是陌生人的善举。它让我们在寒冷中感到温暖,让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一份暖,用爱去传递暖,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段评:本段总结全文,点明主题,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是口号式表达,不够自然。可以结合前文的事例,用具体的感受来升华主题,让结尾更温暖。修改版:暖不是大太阳,是棉袄上的阳光,是热牛奶的热气,是陌生人的粉色指甲,是恐龙橡皮的温度。它藏在妈妈的心跳里,藏在阿姨的微笑里,藏在小宇的手心里。我也想做一个暖乎乎的人,下次同学忘带橡皮时,我把我的递给他;楼下奶奶提不动菜时,我帮她扶一把——这样,暖就会像蒲公英的种子,飘到更多人的心里啦。)
吴康铭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暖》,老师首先要为你对“暖”的深刻理解点赞!你用排比开篇,把“暖”比作阳光、明灯、热茶,又通过家人、陌生人、朋友三个不同场景的事例,层层展现了“暖藏在生活点滴”的核心,这种从抽象到具体的构思特别清晰!
我们来试试让文章更有“温度”的小技巧吧!比如写妈妈背你去医院那段,能不能把镜头放慢?寒风刮在脸上的刺痛感、妈妈后背的汗湿、医院灯光下她眼睛里的红血丝……这些细节会让“暖”像电影画面一样真实可感。还有结尾,“用爱传递暖”的想法很棒,如果能加一句你后来如何把这份暖传递给别人的小事(比如帮同学捡文具),文章的立意会更有深度哦!
💡 老师还想和你一起思考:1. 你觉得“暖”的本质是什么?是被爱还是主动付出?2. 有没有哪次“暖”的经历,让你对这个字有了新的理解?3. 如果用一个具体的物品(比如旧围巾)来串联所有“暖”的故事,会不会更巧妙?期待你下次的精彩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