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游泳,第一次下厨做菜……而最让我难忘的是第一次下厨做菜的经历。那一次我从一个“厨房小白”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厨神”。(段评:本段用排比列举多个第一次引出难忘的下厨经历,主题明确,还运用了“厨房小白”到“厨神”的反差制造趣味,开头很吸引人。如果能把“第一次骑自行车、游泳”的感受简化成更有画面感的短句,比如“第一次骑车摔得膝盖发红,第一次游泳喝了好几口泳池水”,会让开头的对比更生动,也更能突出下厨经历的特别。修改版:人生有好多闪闪发亮的第一次:第一次骑车摔得膝盖沾着泥点,第一次游泳呛得鼻子发酸,第一次踮脚够灶台想帮妈妈炒菜……但最让我记在心里的,还是第一次当“小厨师”的经历——那天我从连盐和糖都分不清的“厨房小白”,居然变身成了能做出喷香蛋炒饭的“家庭厨神”呢!)
首先我准备的食材有隔夜大米饭、两个鸡蛋、胡萝卜、豌豆、玉米和虾仁跟一点调料 (改:虾仁和一点调料) 。然后起锅烧油,油热后打入两个鸡蛋,鸡蛋打散后放入大米饭,翻炒均匀后,再放入爸爸切好的蔬菜丁和剥好的虾仁,再放入盐、酱油等一些调料后,翻炒一下就可以出锅。(段评:本段清楚写出了蛋炒饭的步骤,食材和顺序都列出来了,很棒!不过要是能加上自己动手时的小细节,比如打鸡蛋时手抖了一下、翻炒米饭时铲子“哐当”碰到锅边,或者爸爸在旁边指导的小对话,会让做饭的过程更真实有趣,像放电影一样展现在读者眼前。修改版:我提前和爸爸列了食材清单:隔夜的凉米饭、两个圆溜溜的鸡蛋、切得丁点儿大的胡萝卜和豌豆、金灿灿的玉米粒,还有爸爸帮我剥好的虾仁。开始啦!我踮着脚打开燃气灶,倒上一点点油,油“滋滋”响的时候,“啪嗒”打进两个鸡蛋,用铲子快速搅散,金黄的蛋花刚成型,就把米饭倒进去翻炒——米粒在锅里蹦来蹦去,像小跳豆!接着放蔬菜丁和虾仁,撒上一小勺盐、淋上几滴酱油,爸爸在旁边提醒“小火慢炒才香”,我赶紧把火调小,直到所有食材都裹上油亮的光泽,就可以出锅啦!)
放入碗中时,蛋炒饭的香气,瞬间扑鼻而来,整个厨房瞬时也弥漫在香气中 (改:瞬间也弥漫在香气中) 。我尝了一口真是色香味俱全啊!爸爸吃了一口说:“我的儿子真是长大了,都会做这么好吃的饭了。”(段评:本段写出了蛋炒饭的香气和爸爸的夸奖,情感很真挚。要是能加上自己端饭时的动作,比如“双手捧着发烫的碗”,或者尝第一口时的表情,比如“眼睛一下子亮起来”,再把爸爸的夸奖说得更具体,比如“爸爸嚼着饭,眼睛弯成月牙说‘这米饭炒得一粒一粒的,比妈妈做的还香!’”,会让这段的画面感更强,也更能体现“被认可的幸福”。修改版:我用隔热手套捧着滚烫的锅,把蛋炒饭盛进白瓷碗里——哇,金黄的蛋碎裹着雪白的米饭,红的胡萝卜、绿的豌豆、粉的虾仁嵌在里面,像撒了彩色的小宝石!香气“呼”地扑到脸上,整个厨房都飘着蛋香和米饭的焦香。我偷偷挖了一勺放进嘴里,咸香中带着虾仁的鲜,蔬菜丁脆生生的,好吃得眼睛都眯起来了!爸爸凑过来尝了一大口,嚼着嚼着竖起大拇指:“我儿子真的长大了!这蛋炒饭炒得颗粒分明,比爸爸第一次做的好吃十倍!”)
这次下厨的经历,不仅让我品尝到美食的美味,更让我体会到了动手的快乐和被认可的幸福。我的“厨神”体验初尝试,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改:一次难忘的经历。) (段评:本段总结了下厨的收获,点明了难忘的主题,很棒!如果能把“动手的快乐”和“被认可的幸福”换成具体的感受,比如“用自己的双手做出美食的成就感”“看到爸爸笑眯的眼睛时心里暖暖的感觉”,会让感悟更真实,也更贴合小朋友的视角,不会显得空泛。修改版:这次下厨的经历,让我尝到了自己做的美食有多香,更尝到了“自己动手”的甜——原来把食材变成美味,需要认真和耐心呀!看着爸爸吃得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像揣了块棉花糖,软乎乎、甜滋滋的。我的“厨神初体验”虽然有点手忙脚乱,却是我童年里最闪亮的小回忆呢!)
韦庆科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第一次做美食》,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感悟点赞!你不仅记录了做蛋炒饭的过程,更从中体会到“动手的快乐和被认可的幸福”,这份从实践中收获的成长,让文章充满了温暖的力量。
我们可以试着给文章“拍个电影”,让关键场景更生动。比如写“起锅烧油”时,能不能加个“特写镜头”?油热时的滋滋声、鸡蛋液下锅的“哗啦”响、翻炒时铲子碰到锅底的轻响,还有你心里“会不会炒糊”的小紧张——用这些细节放慢节奏,读者就能跟着你一起“沉浸式做饭”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第一次下厨时,有没有遇到小意外(比如盐放多了、米饭结块)?这些小插曲会不会让“厨神初体验”更真实有趣?
- 爸爸说“儿子长大了”时,他的眼神、语气是怎样的?把这个瞬间写细,“被认可的幸福”会不会更打动人心?
- 除了“色香味俱全”,蛋炒饭的米粒在嘴里是什么口感?虾仁的Q弹和蔬菜的脆爽能不能再描述一下?
期待你下次用“五感魔法”,让文章像刚出锅的蛋炒饭一样,香飘满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