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都说生活中有酸甜苦辣,而甜它就如同一缕阳光,悄悄落在心间,它不仅仅是舌间 (改:舌尖) 的一丝糖果甜,更是心灵深处的一种满足的愉悦。(段评:第一段作为开头,用比喻把甜比作阳光,能自然引出主题,语言也很优美!不过如果能加入一点和下文呼应的细节,比如提到妈妈的糖果或者朋友的雨伞,会让开头和后面的故事联系更紧密哦。修改版:人们都说生活中有酸甜苦辣,而甜就像一缕暖融融的阳光,悄悄落在心间——它不只是糖果在舌尖化开的甜,还是妈妈口袋里的惊喜,是雨天里头顶突然撑起的伞,是藏在生活缝隙里的小确幸。)
小时候,甜对我来说就是糖果上的一丝丝甜。当我哭闹不止时,妈妈总会从她的魔法口袋中掏出一颗彩色包装的糖果,我总会剥开糖纸,把糖果含入嘴中,水果的香甜立刻在舌间散发到口中,我觉得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甜蜜起来。长大后才知道“甜”不止是舌间的一丝丝甜,也是帮助别人或别人帮助我们的甜。(段评:第二段从糖果的甜过渡到帮助人的甜,想法很好!不过“水果的香甜立刻在舌间散发到口中”这句话有点重复啦,而且“帮助别人或别人帮助我们的甜”可以更具体一点,比如提一下后面要讲的雨天借伞的事,让过渡更自然。修改版:小时候,甜对我来说就是糖果上那层亮晶晶的甜。我一哭闹,妈妈就会从她的“魔法口袋”里掏出一颗彩色糖纸的糖果,剥开糖纸含进嘴里,橘子味的甜立刻在舌尖散开,连鼻尖都沾着香,仿佛整个世界都裹上了糖衣。后来我才发现,甜不止在舌尖——它还是雨天里,朋友悄悄递过来的伞柄传来的温度。)
记有一次 (改:记得有一次) ,叮~叮~叮,下课的铃声响了起来,原本安静的校园也变得喧闹起来,同学们也背着书包冲出校门。可是天阴沉沉的,橙色的晚霞被一层白色的雾笼罩着,没过一会儿那最后一抹晚霞也被乌云遮盖,几个闷雷划过天际,突然一点雨滴滴在地上,接着地上又出现了密密麻麻的雨点,不过一会儿地上就变了一个颜色 (改:就变了颜色) 。我站在校门口,看着细雨慢慢悠悠地落下,看着人们都撑开了一朵朵美丽的“花”,校门口的人如同潮水般退去。我焦急万分,该如何回家,一个雨滴打在脖子上,我缩了缩脖子。(段评:第三段的环境描写很生动,能让读者感受到下雨前的紧张!不过“地上就变了一个颜色”这句话有点模糊,改成具体的样子会更有画面感。还有“我焦急万分”可以加一点小细节,比如跺脚、摸口袋找伞,让心情更真实。修改版:记得有一次,下课铃“叮铃铃”响起来,安静的校园一下子喧闹起来,同学们背着书包冲出校门。可天阴沉沉的,橙色的晚霞被一层灰雾蒙住,没过一会儿就被乌云吞得干干净净。闷雷“轰隆隆”滚过天际,豆大的雨点突然砸在地上,“啪嗒啪嗒”溅起小水花,原本干干的地面很快湿成了深灰色。我站在校门口,摸遍了书包也没找到伞,看着同学们撑开的花雨伞像小蘑菇一样走远,急得直跺脚,冰凉的雨丝还打在了脖子上。)
就在这时,一把黑色的雨伞突然出现在我的头顶,挡住了冰冷的雨滴,我转头一望,发现我的好朋友正对着我笑,那笑容如同春日的阳光,笑得那么甘甜、那么治愈,我的急切在见到她的那一刻烟消云散,我看得入了迷,突然她轻声说:“你没带伞吧!我们俩一起打吧,正好顺路。”她的话把我拉回了神 (改:拉回了神来) ,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段评:第四段写朋友送伞的场景很温暖!“笑得那么甘甜、那么治愈”这个比喻很好,不过“她的话把我拉回了神,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可以更简单一点,比如用“我心里一下子暖烘烘的”,更符合小学生的语气。修改版:就在这时,一把黑色的雨伞突然遮在我头顶,挡住了冰冷的雨丝。我转头一看,是我的好朋友!她嘴角弯成月牙,眼睛亮晶晶的,笑得像春天的太阳。“你没带伞吧?我们顺路,一起走!”她的声音软软的,我心里一下子暖烘烘的,刚才的着急好像被这把伞挡在了外面。)
一路上,她滔滔不绝地跟我分享着校园里的趣事,她讲着讲着就笑了起来,她那笑容如同清澈的溪水,流淌在我心中,把我的疲惫一扫而空。(段评:第五段写朋友分享趣事的场景很温馨!“笑容如同清澈的溪水”这个比喻很美,不过“把我的疲惫一扫而空”可以换成更具体的感受,比如“连雨的味道都变得甜甜的”,和开头的“甜”呼应,让主题更突出。修改版:一路上,她叽叽喳喳地跟我讲课堂上的趣事——比如同桌把橡皮当成糖咬了一口,逗得我直笑。她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缝,声音像风铃一样清脆,连伞外“哗啦啦”的雨声都变得好听了。我偷偷看了看她,发现伞柄一直往我这边歪,她的肩膀都湿了一小块,心里的甜比小时候的糖果还要暖。)
许凌薇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甜》,老师首先要为你对“甜”的深刻理解点赞!你没有停留在糖果的舌尖甜,而是写出了“心灵深处的满足愉悦”,这个立意一下子让文章有了温度和深度,特别棒!
文章的结构也很清晰,从“小时候的糖果甜”自然过渡到“长大后的心灵甜”,事例选择也很贴切。尤其是雨中朋友撑伞的场景,你用“乌云遮盖晚霞”“雨滴打在脖子上缩脖子”这些细节,把焦急的心情写得很真实;朋友的笑容被你比作“春日阳光”“清澈溪水”,生动地传递出那份温暖的甜,画面感很强!
如果想让文章更上一层楼,我们可以试试这两个小技巧:一是给“心灵甜”的部分“加个特写镜头”。比如朋友撑伞时,她的手是怎么搭在你肩上的?你们共撑一把伞时,肩膀靠得有多近?把这些细节写出来,那份甜会更具体。二是给文章“搭座小桥”。从“糖果甜”转到“心灵甜”时,加一句“后来我慢慢发现,甜其实不止在嘴里”,过渡会更自然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生活中还有哪些“非舌尖”的甜?比如帮妈妈洗碗后她的笑容,或者解开一道难题时的成就感?
- 如果把“甜”比作一种颜色,你觉得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试着把这个比喻加到开头,会不会更有新意?
- 雨中撑伞的故事里,你当时最想对朋友说什么?把这句话写出来,情感会更饱满!
期待看到你更精彩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