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生活中会做一些让自己后悔的行为,事前不思考,事后后悔又有什么用呢?有句话叫作“早知如此,悔不当初。”这天我也后悔了。(段评:开头用道理和引用引出主题,很自然,但语言有点成人化,不够贴近小学生的真实感受。可以把抽象的道理换成具体的小例子,让开头更亲切。修改版:生活里总有一些小后悔:比如偷吃了妈妈藏的糖,被发现后挨骂;比如没写完作业就去玩,被老师批评。有句话说“早知如此,悔不当初”,那天在乡下外婆家,我也尝到了后悔的滋味。)
周五,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外婆家挖红薯。(段评:段落很简洁,但有点平淡。可以加上自己的心情,让开头更有画面感。修改版:周五下午,我蹦蹦跳跳地跟着爸爸妈妈去外婆家——因为外婆说田里的红薯熟了,要带我们挖红薯呢!)
一路上,广袤的田野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金色的颜料盘,一片耀眼的金黄。(段评:景色描写很生动,用了比喻,很棒!可以加上自己的感受,让描写更有温度。修改版:一路上,车窗外的田野像被大自然打翻了金色的颜料盘,稻穗弯着腰,风一吹就泛起金色的波浪,我趴在车窗上看,连眼睛都舍不得眨。)
我们早就分好了工,爸爸翻地,妈妈找薯,我去掉泥,我们细致配合着,爸爸翻开地,妈妈把红薯扔给我。我带着手套,轻轻一转,一层泥就完美的被我去掉 (改:完美地被我去掉) 了,可快了!这时,发现了几朵乌云从天空飘来。三块地很快弄好,我们准备回家了。(段评:段落把分工和挖红薯的过程写清楚了,但有点流水账。可以加一点动作细节和自己的小得意,让情节更有趣。修改版:我们早就分好工啦:爸爸用锄头翻地,妈妈蹲在旁边找红薯,我呢,负责给红薯“脱泥外套”。爸爸一锄头下去,红薯宝宝就露出来了,妈妈赶紧把它们扔给我。我戴着小手套,轻轻一转,红薯身上的泥就“哗啦啦”掉下来,比变魔术还快!正得意呢,天上飘来几朵乌云,像小墨点沾在了蓝布上。三块地很快挖完,我们收拾好工具准备回家。)
铅灰色的云如巨大的幕布,沉甸甸地压向大地。(段评:景色描写很有氛围,但可以加一点自己的小感受,让它和后面的情节更呼应。修改版:乌云越聚越多,变成了铅灰色的大幕布,沉甸甸地压下来,连风都变得凉飕飕的,好像要下雨了。)
准备回家时,外婆去喂了鸡,我在一旁闲着没事干,忽然,我瞅到了身旁的三轮车。心想:我这么无聊,就骑一会吧。虽然我不太会骑,我骑慢一点,应该没有问题。(段评:心理活动写得很真实,但可以把“闲着没事干”换成更具体的小无聊,比如踢石子、数蚂蚁,让场景更生动。修改版:准备回家时,外婆去鸡棚喂鸡了,我蹲在地上踢小石子,数了十只蚂蚁爬过脚边,还是觉得无聊。突然,我瞅见外婆家那辆红色的三轮车,心里痒痒的:我还没骑过三轮车呢,慢慢骑应该没事吧?)
开始,我骑得很平稳,当我正沾沾自喜,突然,车子不知压上了什么东西,一下子向水沟里冲去。我急忙转动龙头,“车开到沟里就完了!”我心想。可是车子越来越快,我刚喊出“爸”这个字车子落进了水里。(段评:段落把危险的过程写出来了,但“沾沾自喜”可以换成更具体的小骄傲,比如哼歌、晃脚,让紧张感更强烈。修改版:一开始,我骑得稳稳的,还哼起了动画片里的歌,心想:骑三轮车也太简单啦!可刚得意半分钟,车轮“咯噔”一声压到了什么,车子突然往旁边的水沟冲去!“完了完了!”我急得手心冒汗,使劲转龙头,可车子像疯了的小马,越来越快。我刚喊出“爸——”,“扑通”一声,连人带车栽进了水沟里。)
水已经漫过了我的膝盖,冰冷刺骨的河水把我的腿冻僵了。脸上也不断的冒出冷汗 (改:不断地冒出冷汗) ,腿不停的颤抖,手也从车把上滑落,妈妈爸爸跑过来,急切地问到 (改:急切地问道) :“孩子,你没事吧!”爸爸一把把我从车子上拉起来。(段评:动作和语言写得很真实,但可以加一点感官细节,比如水的冷、衣服的湿,让读者更有代入感。修改版:冰冷的水一下子漫过我的膝盖,像无数小冰针扎在腿上,我冻得直打哆嗦,手也从车把上滑下来。爸爸妈妈“呼”地冲过来,妈妈抓住我的手,声音都抖了:“孩子,没事吧?疼不疼?”爸爸一把把我从车子上拉起来,我浑身湿淋淋的,像只落汤鸡。)
我拖着铅一般重的腿蹒跚地走上爸爸的汽车,心里不停地回想着刚才发生的情景:我无法把控车头,速度越来越快,整个身子向左倾斜着。飞快的冲下去,车子停在了沟里。(段评:回忆的内容很清楚,但可以加一点自己的后怕,比如心跳得快、手还在抖,让心情更真实。修改版:我拖着沉甸甸的湿裤子爬上爸爸的车,心还“咚咚”跳得像打鼓。刚才的画面又冒出来:我抓不住龙头,车子歪歪扭扭地冲下去,风刮得我眼睛都睁不开,最后“扑通”一声掉进水里……现在想起来,腿还发软呢。)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定要将一件事练熟,才能去尝试。做事前不要盲目自信,只会让自己吃亏。(段评:道理总结得很对,但有点空洞。可以把道理和挖红薯的事联系起来,让感悟更自然。修改版:挖红薯时我练熟了“脱泥”才做得快,可骑三轮车我连怎么握龙头都没搞清楚就瞎试,结果差点出事。原来做任何事都不能急着炫耀,得先练扎实,不然只会像我一样,变成“落汤鸡”呀!)
李东泽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外婆家的“悔”》,老师特别欣赏你从一次骑车失误中提炼出“做事不能盲目自信”的道理,这个感悟真实又深刻,让文章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我们来给文章“拍个电影”怎么样?你写的“车子向水沟冲去”是最关键的瞬间,如果把镜头放慢:当时车轮压到的是小石子还是土块?风在耳边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你转动龙头时手心里的汗是凉的还是热的?把这些细节用“五感”写出来,这个“后悔”的瞬间会更让读者揪心!另外,开头的“悔不当初”和结尾的道理可以再呼应一下,比如结尾加一句“现在想起外婆家的三轮车,那句‘早知如此’就会在我耳边响起”,文章的结构会更紧凑哦!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除了“盲目自信”,这次“悔”还让你明白做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吗?
- 后来再看到三轮车时,你心里的“悔”有没有变成提醒自己的“警钟”?
- 生活中还有哪些小事,因为提前思考就避免了“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