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想起那件事,我的心里还满是懊悔,像被一块沉重的石头压着,沉甸甸的,连呼吸都带着几分不畅。(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用比喻写出了懊悔的心情,情感真挚,能快速抓住读者注意力,很棒!要是能把懊悔的具体感受写得更生动,比如加上身体的小反应,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至今想起那件事,我的心里还像压着一块湿冷的石头,沉甸甸的。有时写作业走神想起它,连握笔的手指都会悄悄蜷紧,鼻尖也跟着发酸。)
那是上个学期的期中考试前一周,我和好朋友陈欣约好周末一起去图书馆复习。我们特意制定了复习计划,还互相约定认真备考,争取考出好成绩。可考试前一天,表哥突然来我家做客,手里还拿着两张游乐场的门票,兴奋地说:“好久没见,带你去玩你最爱的过山车!”(段评:本段清楚交代了故事背景,约定复习的细节很真实,但可以加一点约定时的小互动,让友情的感觉更浓,也能和后面的违约形成对比。修改版:那是上个学期期中考试前一周,我和好朋友陈欣趴在教室走廊的栏杆上,头挨着头制定复习计划。她用粉色荧光笔在笔记本上圈出重点:“这几道应用题是老师反复强调的,周末去图书馆我们一起啃!”我用力点头,还和她拉钩:“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谁不认真谁是小懒虫!”可考试前一天,表哥突然敲开我家门,手里举着两张印着过山车图案的门票晃了晃:“走!带你玩你念叨了半年的‘雷霆飞车’!”)
看着门票上鲜艳的图案,我心里像有两个小人在激烈打架:一边是陈欣的约定,是即将到来的考试;一边是我盼了好久的游乐场,是难得一见的表哥。最终,玩乐的念头占了上风,我抱着侥幸心理,给陈欣发了条“我突然身体不舒服,没法一起复习了”的谎言,然后就兴高采烈地和表哥去玩耍了。(段评:本段用“两个小人打架”的比喻写出了心理挣扎,很生动!要是能加一点撒谎时的小细节,比如发消息时的动作、心跳的感觉,会更真实哦。修改版:看着门票上蓝紫色的过山车图案,我心里像钻进了两只乱撞的小麻雀:一边是陈欣拉钩时亮晶晶的眼睛,是笔记本上圈出来的重点题;一边是表哥晃门票的手,是过山车俯冲时风灌进耳朵的刺激。我盯着手机屏幕,手指抖了半天,才打出“我突然肚子疼,没法去复习了”,发送键按下去的瞬间,我的脸烫得像发烧。可一转头看见表哥笑着递来的帽子,我又把愧疚抛到了脑后,蹦蹦跳跳地出了门。)
可考试当天,我拿到试卷就傻了眼。试卷上的好多应用题,陈欣之前特意提醒过是重点,还说要和我一起琢磨解题思路,可我因为没复习,看着题目就像看天书一样,大脑一片空白。我急得手心冒汗,只能硬着头皮瞎写。(段评:本段写出了考试时的慌乱,很好!要是能具体写一道不会的题,比如题目的样子、当时的想法,会更有代入感。修改版:可考试当天,我翻开数学试卷就傻了眼。第三大题的“行程问题”,陈欣特意用红笔标在我笔记本上,说要教我画线段图解题,可我现在看着题目里的“相遇时间”“速度和”,脑子像被过山车转晕了一样,一片空白。我咬着笔杆,手心的汗把试卷都浸湿了,只能胡乱写了几个数字凑数。)
成绩出来后,我考了全班第三十名,比上次退步了二十多名。更让我愧疚的是,我从同学口中得知,那天陈欣特意提前半小时到图书馆,整理了满满三页的复习笔记,一直等到下午三点,打电话我也没接,最后才从别人那里知道我去了游乐场。(段评:本段写出了成绩和友情的双重打击,情感很真挚!要是能加一点同学说的时候的细节,比如语气、表情,会更生动。修改版:成绩出来那天,我盯着试卷上的“72分”,眼泪差点掉下来——比上次退步了整整23名。放学时,同桌小声告诉我:“陈欣上周六在图书馆等到三点,还借了两本数学练习册给你,后来听班长说看见你和表哥去游乐场了……”我攥着试卷的手越收越紧,纸角都被我捏皱了。)
她没有当面指责我,但之后遇到我时,眼神里满是失望,不再像以前那拉着我的手 (改:那样拉着我的手) 分享趣事。(段评:本段写出了友情的变化,很细腻!要是能加一个具体的场景,比如遇见时的动作,会更有画面感。修改版:之后的几天,我看见陈欣就躲。有一次在走廊里撞见她,她手里拿着我之前喜欢的草莓味橡皮,看见我却把橡皮攥紧了,眼神像被风吹皱的湖面,轻轻晃了晃就移开了。以前她总会拉着我的手说新看的漫画,现在却只是低着头,慢慢走过去了。)
如果当初我遵守约定,不仅能认真复习考出好成绩,还能保住这份珍贵的友谊。这件事深深提醒我,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石,一旦失信,伤害的不仅是别人,更是自己。(段评:本段总结了教训,主题明确!要是能把道理和具体的感受结合起来,比如现在看到过山车门票的反应,会更自然哦。修改版:后来我攒了两周的零花钱,买了陈欣最喜欢的草莓味棒棒糖,红着脸跟她道歉。她虽然原谅了我,可我知道,那天图书馆里空着的座位,还有她手里攥紧的橡皮,都是我再也补不回来的。现在每次看到游乐场的广告,我都会想起那个撒谎的下午——原来不守约定的代价,不只是一张没考好的试卷,还有朋友眼里悄悄暗下去的光。)
覃岑茜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那次让我后悔的事》,老师特别欣赏你对“悔”字的深刻体悟——不仅写出了成绩退步的懊恼,更触及了失信于朋友的愧疚,这种“双重后悔”的立意让文章有了温度和深度!你用“两个小人打架”的心理描写,把内心的挣扎写得特别真实,结尾对“诚信是基石”的感悟,更是给故事扎下了思想的根。
如果想让文章更有感染力,我们可以给关键情节“拍个特写”。比如“给陈欣发谎言短信”那一幕,你当时手指点发送键时,有没有犹豫?屏幕的光映在脸上是什么感觉?把这些细节加进去,“悔”的情绪会更戳人。还有成绩出来后,陈欣看你的眼神是怎样的?她有没有说什么?补充这些互动,“愧疚”的分量会更重。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如果你后来主动向陈欣道歉,她可能会有什么反应?这个场景会让“悔”有新的意义吗?
- 除了成绩和友谊,这次“后悔”还让你对“选择”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 如果用一个具体的物品(比如游乐场的门票根)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会不会让“悔”的情感更有依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