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一只可爱又乖巧的小猫,它长得很胖,远远看上去像一个蓬松的球儿,所以我给它起名为雪球。(段评:本段是文章的开头,通过可爱的比喻给小猫起名字,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也清楚地介绍了说明对象。如果能稍微补充一点小猫给你带来的第一印象,比如第一次见到它时的小模样,会让开头更吸引人哦!修改版:我家有一只圆滚滚的小猫,远远看去就像个蓬松的小雪球,所以我给它起名叫“雪球”。第一次见到它时,它缩在纸箱里,雪白的毛团一颤一颤的,可爱极了!)
雪球身长约25厘米左右,全身都是雪白的茸毛,看上去和一朵白云一样。那漂亮的葡萄眼上有两只可爱的耳朵,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两个美味的小棕子呢!(段评:本段详细描写了雪球的外形,用了“白云”“葡萄眼”“小粽子”这些有趣的比喻,特别生动!不过“身长约25厘米左右”里的“约”和“左右”意思重复啦,而且“漂亮的葡萄眼上有两只可爱的耳朵”这句话,耳朵是长在眼睛上方的头部两侧,不是“眼睛上”哦,这样说会让读者有点 confusion。修改版:雪球身长约25厘米,全身覆盖着雪白的茸毛,远远望去就像一朵飘落在地上的小白云。它有一双像紫葡萄一样亮晶晶的眼睛,眼睛上方立着两只三角形的小耳朵,耳朵尖带着点浅棕色,远远看过去,就像脑袋上顶着两个迷你小粽子呢!)
雪球十分贴人 (改:黏人) 。每次我放学它都会在门口早早的等着我,只要雪球看到我就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向我跑来。有一次,我和朋友在外面玩到十一点钟才回家,一开门我就看到了趴在门前睡觉的雪球,我问了妈妈才知道,它原来一直都在等我放学。(段评:本段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出了雪球“贴人”的特点,特别是等“我”到十一点那个细节,特别感人!不过“在门口早早的等着我”里的“的”应该用“地”哦,还有“像离弦的箭一样向我跑来”这个比喻很棒,如果能补充它跑过来后的动作,比如蹭腿、喵喵叫,会更具体。修改版:雪球特别黏人。每天放学,它都会早早地蹲在门口等我。一看到我,它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过来,围着我的脚边蹭来蹭去,小尾巴摇得像朵盛开的花。有一次,我和朋友玩到晚上十一点才回家,一开门就看到它蜷在门口的鞋垫上,眼睛半睁半闭的。妈妈说,它从下午放学时间就开始等,一直等到睡着了都不肯回窝里。)
雪球不仅十分贴人,还是一个大味蕾 (改:小吃货) 。它最喜欢吃鸡肉干和猫条了,一条长长鸡肉干 (改:长长的鸡肉干) 约3分钟就可以吃完,如果我手上拿有好吃的食物被它看到了,它就会不顾一切向我跑来。(段评:本段用“大味蕾”形容雪球爱吃的特点,很有趣!“一条长长鸡肉干”里多了个“长”字,而且“不顾一切向我跑来”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它会做什么动作来要吃的。另外,“大味蕾”这个词有点抽象,换成“小吃货”会更符合小朋友的语言习惯哦!修改版:雪球不仅黏人,还是个十足的小吃货。它最喜欢吃鸡肉干和猫条了,一小根鸡肉干,它“咔嚓咔嚓”嚼三分钟就能吃完。要是我手里拿着好吃的被它看到,它就会立刻竖起耳朵,迈着小碎步跑到我脚边,用脑袋蹭我的手,还会发出“喵喵”的撒娇声,好像在说:“小主人,给我吃一口嘛!”)
雪球,你为我的生活画上了浓浓的一笔,我想对你说,不管你怎样,我都会一直爱着你!(段评:本段是文章的结尾,表达了你对雪球的爱,情感很真挚!不过“为我的生活画上了浓浓的一笔”有点太书面化啦,换成和你生活相关的具体感受,比如“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好多快乐”,会更自然。修改版:雪球,你就像小太阳一样,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好多温暖和快乐。不管你是调皮还是安静,不管你是胖还是瘦,我都会一直爱着你,永远当你的小主人!)
郑涵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小猫》,老师特别欣赏你对“雪球”的细腻观察和真挚情感!你用“蓬松的球儿”“白云般的茸毛”“葡萄眼”这些生动的比喻,把小猫的外形写得活灵活现,还通过“等我放学”“三分钟吃完鸡肉干”的具体事例,让“贴人”“大味蕾”的特点变得真实可感,这正是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清特点”的核心呀!
不过我们可以再给文章“加些料”,让它更像一篇专业的说明文。比如写外形时,“身长约25厘米左右”里的“约”和“左右”有点重复,删掉一个会更准确;介绍“大味蕾”时,除了说它爱吃鸡肉干,能不能补充一个“对比”?比如“它对蔬菜味的零食却闻都不闻”,这样“味蕾”的特点会更突出。还有,段落之间可以加一句过渡句,比如从“贴人”转到“味蕾”时,用“雪球不仅是我的小跟班,还是个对美食特别执着的小家伙”,文章的结构会更顺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除了外形、性格和饮食,小猫的“捕猎本能”或“睡觉习惯”是不是也能成为一个有趣的说明点?
- 如果给“雪球”的“贴人”加一个具体的数字,比如“它每天等我放学的时间超过40分钟”,会不会让这个特点更有说服力?
- 你观察到的“葡萄眼”在白天和夜晚有什么不同?把这个发现加进去,说明文的科学性就更强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