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夏天又到了,我必须进入“战争模式”,不然会被蚊子叮满身包。(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直接点出夏天与蚊子的“战争”主题,简洁明了,但可以增加一点夏天的典型场景描写,让“恼人”的感觉更具体,比如加入热得冒汗、蚊子嗡嗡绕耳的细节,引出主题会更生动。修改版:太阳像个大火球挂在天上,热得我后背直冒汗,恼人的夏天又到啦!我得立刻开启“防蚊战争模式”,不然准会被那些讨厌的蚊子叮得满身红包。)
有一天,我在桌上看书,正看得入迷时,一阵嗡嗡声从我耳朵旁滑过。“不好,是‘夏天刺客’!”我顿时怒气冲天,气急败坏。我用手驱赶它,可是过了一会儿,它又来骚扰我。我更恼火了,站了起来,用手去拍蚊子。这家伙飞得真快,它就像有预知能力一般,每次都能躲过我的巴掌,不一会儿功夫,蚊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段评:本段写了蚊子骚扰看书的“我”,情节很有趣,但动作和心理描写可以更细致。比如“看得入迷”时的状态,驱赶蚊子时的动作细节,还有蚊子飞的样子,能让画面感更强。修改版:那天我趴在桌上看《森林报》,正盯着“松鼠囤松果”的插图入迷呢,一阵细细的嗡嗡声突然擦着我耳朵尖滑过。“不好,是‘夏天刺客’蚊子!”我瞬间皱起眉头,把书往桌上一按。我挥挥手想赶跑它,可没过两分钟,那嗡嗡声又在耳边响起来。我气鼓鼓地站起来,攥紧拳头去拍——这家伙飞得像小火箭似的,每次我的巴掌刚凑过去,它就“嗖”地躲开,没一会儿竟藏得无影无踪了!)
“很好,你是在挑战我的底线。”我拿起番茄酱,把番茄酱挤在桌上,过了一会,一个可疑的小黑点不知从哪个角落里飞了过来,这个“小黑点”看准四下无人后,放心地落在桌上,开始吸“血”。当蚊子正痛快地吸“血”时,我拿起纸巾,大吼:“小蚊子,快快接受你的宿命吧!”啪的一声,蚊子被一座“大山”yā倒了。见蚊子死亡,我开心地跳了起来。(段评:本段用番茄酱“诱敌”的办法很有创意,但蚊子出现和被拍的细节可以更生动。比如“可疑的小黑点”飞过来的样子,蚊子吸番茄酱时的动作,还有“我”拍下去的瞬间,能让故事更吸引人。另外注意“yā”要写成“压”哦。修改版:“敢跟我玩躲猫猫?看我怎么收拾你!”我眼珠一转,拿出番茄酱挤在桌面角落。没过多久,一个小黑点“嗡嗡”地从书架缝里钻出来,左看右看确认没人注意,才慢悠悠落在番茄酱上,把尖尖的嘴扎进去“吸”起来。等它吸得肚子圆滚滚时,我悄悄捏紧纸巾,猛地拍下去,大喊:“小蚊子,接受惩罚吧!”“啪”的一声,蚊子被纸巾“大山”压得动不了啦。看着纸上的小尸体,我开心得蹦起来转圈圈!)
我之前这 (改:我之前用) 拍打的方法来消灭这只蚊子,但没有成功。看来许多事情靠蛮干是行不通的,要靠“智取”,遇事多动脑筋,冷静处理才是最重要的。(段评:本段总结了“蛮干不如智取”的道理,主题很积极,但可以把道理和刚才的经历结合得更紧密,用具体的感受代替“遇事多动脑筋”这种概括的话,会更真实。修改版:原来我追着蚊子拍半天都没用,换个“诱敌计”就成功啦。看来遇到讨厌的“小麻烦”,光生气挥拳头可不行,动动脑筋想个小办法,反而能轻松解决问题呢!)
苏会灿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捉蚊趣事》,老师首先要为你的巧思点赞!你把恼人的蚊子比作“夏天刺客”,还用番茄酱设陷阱智取,最后感悟到“蛮干行不通,要多动脑筋”,这个从“斗蚊”到“悟理”的过程,让文章既有童趣又有深度,特别棒!
不过我们可以给文章加个“慢镜头”,让故事更生动。比如你写“可疑的小黑点飞过来”时,能不能把镜头拉近?当时番茄酱在桌上是什么样子?蚊子飞过来时翅膀的嗡嗡声是不是和之前不一样?它落下来时有没有先“试探”一下?用眼睛看、耳朵听、心里想的细节把这个“陷阱时刻”放大,就像看动画片里的关键片段,读者会跟着你一起紧张又兴奋!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除了番茄酱,你觉得还有什么“小机关”能对付蚊子?不同方法背后藏着什么不同的智慧?
- 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似麻烦的小事”,其实也能像捉蚊一样,用巧思变成“趣事”?
- 如果把“智取蚊子”的过程写成“战术笔记”,你会给它分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里最关键的“思考点”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