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你知道这句诗说的是什么吗?是荷花啊。荷花又名莲花、芙蓉,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有个“花中君子”的雅誉。(段评:开头引用诗句引出荷花,还介绍了它的别名和雅号,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很棒!不过可以把荷花的雅号和诗句的联系说得更清楚些,让主题更突出。修改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你知道这句赞美君子品格的诗说的是什么吗?是荷花呀!荷花又名莲花、芙蓉,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正因为它不与淤泥同流合污的高洁,才赢得了“花中君子”的雅誉。)
荷花属于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栽培在池塘或水田里,花期为6~9月,果期9~10月。它的花、叶、果、茎都大有妙处。(段评:本段介绍了荷花的生长环境和花期果期,还提到了它全身是宝,内容准确。不过可以把“大有妙处”说得更具体一点,和下文的内容衔接更自然。修改版:荷花是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喜欢生长在池塘或水田里,每年6到9月是它的花期,9到10月就能结出果实啦。它的花、叶、果、茎每一部分都有独特的用处,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盛夏,荷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它虽没有牡丹那样国色天香,也不像玫瑰那样娇艳。当它完全开花时,直径甚至可达30厘米。你看,池塘里的荷花有的白里透红,像是一位姑娘;有的花瓣微张,像是羞怯少语的少女;微风吹开层层花瓣,像是身着纱裙的仙子,在荷叶的舞池里曳着动人的舞姿。(段评:你用了比喻和排比的手法描写荷花的样子,非常生动!要是能加上自己看到荷花时的感受,比如闻到的香味、摸到花瓣的感觉,会更有感染力哦。修改版:盛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竞相开放,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它没有牡丹那样华贵,也没有玫瑰那样娇艳,却有自己独特的清雅。完全绽放的荷花,花瓣层层叠叠,最大的直径能有30厘米呢!你看,有的白里透红,像刚涂了胭脂的小姑娘;有的花瓣微微张开,像害羞的小娃娃;微风吹过,花瓣轻轻摆动,又像穿着纱裙的仙子在荷叶上跳舞。凑近一闻,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让人觉得特别舒服。)
荷花的叶子较大,碧绿碧绿的,层层叠叠,当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荷叶圆圆的,最大的直径能达到18到30厘米。它的用途也很多,可以用来遮阳、盛东西,可作药用,还可以做美味的荷叶包饭、荷叶烧鸭等。(段评:本段介绍了荷叶的样子和用途,内容很丰富。要是能把荷叶的用途和生活中的例子结合起来,比如“我奶奶就用荷叶包饭,香喷喷的”,会更贴近生活哦。修改版:荷花的叶子又大又圆,碧绿碧绿的,一层叠着一层,真像杨万里诗里写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最大的荷叶直径能有18到30厘米,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荷叶的用处可多啦:夏天能用来遮阳,还能当盘子盛东西;晒干了可以入药,清热解暑;我奶奶还常用它做荷叶包饭,蒸出来的饭带着荷叶的清香,好吃极了!)
初秋,花瓣会自动脱落,荷花的果——莲蓬便露了出来。长大的莲蓬就像是绿色的花洒,里面的莲子挨挨挤挤,像一颗颗绿色的珍珠,透着一股清香。剥开莲蓬,取一颗莲子尝尝,凉丝丝、甜津津的。(段评:描写莲蓬和莲子的部分很形象,尤其是“绿色的花洒”这个比喻,很有创意!要是能加上剥莲子、吃莲子的动作描写,比如“我剥莲子时,手指会沾到甜甜的汁水”,会更具体。修改版:初秋的时候,荷花的花瓣会慢慢脱落,露出里面绿色的莲蓬。成熟的莲蓬像一个小花洒,里面的莲子挨挨挤挤的,像一颗颗绿色的珍珠,透着淡淡的清香。我最喜欢剥莲蓬了,轻轻一掰,莲子就滚了出来。取一颗放进嘴里,轻轻一咬,凉丝丝、甜津津的,还有一股清香味,好吃极了!)
深秋,藕便成熟了。藕是荷花的茎,长形,肥大有节,内有许多管状小孔,可以食用。一株荷花下面有4~7节藕,把藕切开,就会见到大小不一的圆孔和许多如头发般的细丝,这也是“藕断丝连”这一成语的由来。(段评:介绍藕的部分很清楚,还解释了“藕断丝连”的由来,很棒!要是能加上挖藕或者吃藕的情景,比如“冬天妈妈会用藕炖排骨汤,又粉又甜”,会更生动。修改版:深秋时节,荷花的茎——藕就成熟了。藕长在泥里,一节一节的,胖乎乎的,里面有许多管状的小孔,既能做菜又能当水果吃。一株荷花下面通常有4到7节藕,把藕切开,就能看到大小不一的圆孔,还有许多像头发一样细的丝连在一起,这就是“藕断丝连”这个成语的由来啦。冬天的时候,妈妈常常用藕炖排骨汤,炖得软软的,又粉又甜,我能喝两大碗呢!)
荷花可谓全身都是宝。莲子和藕可以食用,荷花能止血、祛风除湿,荷叶能清热解暑、减肥瘦身,荷梗能够清心泻火。(段评:本段总结了荷花全身是宝,内容很全面。要是能把这些用处和之前的描写联系起来,比如“就像我们之前说的,莲子可以吃,荷叶能包饭”,会让结构更紧凑。修改版:荷花真是全身都是宝呀!莲子和藕可以做成美味的食物,荷花能止血、祛风除湿,荷叶能清热解暑,荷梗还能清心泻火。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荷花从根到花,每一部分都在为我们做贡献呢!)
这就是荷花,它清白高洁,好看又有用,不愧对 (改:不愧是) “花中君子”。(段评:结尾总结了荷花的特点,点明了主题。要是能加上自己对荷花的喜爱之情,比如“我真喜欢荷花,它不仅好看,还教会我要做一个高洁的人”,会让情感更真挚。修改版:这就是我喜欢的荷花,它不仅长得清雅美丽,还全身都是宝,更有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它用自己的一切默默奉献,难怪大家都叫它“花中君子”呢!我真喜欢荷花,它就像一位老师,教会我要做一个纯洁、有用的人。)
黄启惠同学,你好!读完你的《荷花》,老师立刻被你笔下“花中君子”的清雅与实用深深吸引!你不仅精准抓住了荷花“全身是宝”的特点,更巧妙用“出淤泥而不染”的诗句点出它的品格,让文章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文学的韵味,这真是非常棒的结合!
你在说明方法的运用上特别出彩:用“白里透红的姑娘”“羞怯的少女”“纱裙仙子”三个比喻把荷花的姿态写活了,“莲蓬像绿色花洒”“莲子像珍珠”的想象也充满童趣;列数字时,“直径30厘米”“4~7节藕”等数据让描写更真实;对比牡丹、玫瑰则突出了荷花的独特气质。总分总的结构也很清晰,从花到叶、果、茎再到价值,层层递进,把荷花介绍得全面又生动。
如果想让文章更上一层楼,老师有两个小建议:一是可以给荷花的“品格”加个“特写镜头”——比如写雨后荷花上挂着水珠,花瓣依然挺立的样子,用细节让“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更具体;二是可以在结尾呼应开头的诗句,比如加一句“每次看到池塘里的荷花,我都想起那句诗,也悄悄告诉自己要做像荷花一样干净正直的人”,让你的感悟更自然地流露出来。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朵荷花,清晨被阳光叫醒时,你会看到、听到什么?
- 荷花的“藕断丝连”,除了科学解释,还能让你想到生活中什么“断不了的联系”?
- 为什么古人会把荷花称为“花中君子”?除了“不染淤泥”,你觉得还有哪些品质符合“君子”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