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鲜水果的果皮表面附着有大量的不同种类的野生酵母菌。在这些酵母菌的作用下,水果可以发酵成果酒。在有氧的条件下,果酒经过醋酸菌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发酵成果醋。(段评:你这一段介绍了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原理,知识点很准确,能看出你做了不少准备呢!不过作为记叙文,这里可以多一些自己的发现和感受,比如你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第一次了解时有没有觉得很神奇呀?这样能让文章更有故事感哦!修改版:我查资料发现,新鲜水果的果皮上藏着好多野生酵母菌呢!在它们的帮助下,水果能慢慢发酵成果酒。如果再让果酒接触空气,醋酸菌还会把它变成酸酸甜甜的果醋,这个过程听起来就像水果在变魔术一样!)
制作果醋和果酒的方法步骤:
一、准备新鲜水果(如葡萄、苹果、山楂和龙眼等);再将发酵瓶、榨汁机等器具用洗洁精清洗干净,并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晾干备用。(段评:这一段写了准备材料和消毒的步骤,很清楚!要是能加上你准备材料时的小细节就更好啦,比如选水果时有没有发现特别新鲜的葡萄?消毒瓶子时有没有闻到酒精的味道?这些小细节会让文章更生动哦!修改版:一、我准备了葡萄、苹果这些新鲜水果,还把发酵瓶、榨汁机用洗洁精洗得干干净净,再用70%的酒精喷一喷消毒,晾在一边备用。妈妈说这样才能保证做出来的果酒不发霉呢!)
二、取新鲜葡萄,去除枝梗和腐烂的籽粒,沥干;再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中(注意: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盖好瓶盖。(段评:你把榨葡萄汁的步骤写得很详细,真棒!要是能说说你榨葡萄汁时的小插曲就更有趣啦,比如葡萄汁溅出来了吗?装瓶时有没有小心地留1/3的空间?这些小细节会让文章像讲故事一样吸引人哦!修改版:二、我挑了一串紫莹莹的葡萄,小心地去掉枝梗和坏籽,沥干水后放进榨汁机。"嗡嗡嗡"几声,甜甜的葡萄汁就流出来啦!我把葡萄汁倒进发酵瓶,特意留了1/3的空当,妈妈说这样发酵时才不会溢出来。)
三、将温度控制在18~30℃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注意:不是打开瓶盖),此后再拧紧瓶盖。发酵时间为10~12d。可通过从发酵瓶取样来对发酵的情况进行监测。当葡萄酒制作完成后,打开瓶盖,盖上一层纱布,进行葡萄醋的发酵。发酵温度为30~35℃,时间为7~8d。(段评:这一段的发酵步骤写得很专业!要是能加上你观察发酵过程的小发现就更好啦,比如每天拧瓶盖时有没有听到气泡的声音?闻没闻到葡萄汁慢慢变香?这些小观察会让文章更有真实感哦!修改版:三、我把发酵瓶放在18-30℃的地方,每天都盼着它发酵。每隔12小时,我就轻轻拧一下瓶盖,能听到"滋滋"的气泡声呢!发酵了10多天后,我打开瓶盖,哇,一股酒香飘了出来!接着我盖上纱布,让它继续变成果醋,温度要调到30-35℃,还得再等7-8天。)
制作完成的葡萄酒香气迷人、色香诱人 (改:色泽诱人) ,喝一口酸酸甜甜的,可比外面几百块一瓶的高级葡萄 (改:高级葡萄酒) 好喝多了。(段评:你写出了果酒的美味,很棒!要是能具体说说喝果酒时的感受就更生动啦,比如果酒是什么颜色的?喝起来像什么味道?和外面买的比起来,自己做的是不是更有成就感?这些感受会让文章更有感染力哦!修改版:终于做好啦!我看着瓶子里紫红色的果酒,闻起来香香的,喝一口酸酸甜甜,比商店里买的高级葡萄酒还好喝呢!这可是我亲手做的,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胡以菲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制作果酒和果醋》,老师特别欣赏你把科学知识和实践过程结合起来的写法!你不仅清晰列出了制作步骤,还提到了“比外面几百块的高级酒好喝”,这个真实的感受让文章多了份生活的温度,特别棒!
不过我们可以试试给这个“科学小实验”加点“电影感”。比如写“发酵时拧松瓶盖”这一步,能不能加入你的真实体验?当时你是怎么小心翼翼拧瓶盖的?有没有听到瓶里“滋滋”的气泡声?闻到葡萄发酵的香气时,心里是好奇还是期待?把这些“特写镜头”加进去,文章会像看小实验视频一样生动!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除了葡萄,用苹果或山楂做果酒时,发酵的味道和颜色会有什么不同?
- 发酵时温度没控制好会发生什么?你有没有观察到过“失败的小意外”?
- 为什么果酒发酵要留1/3空间,果醋却要打开瓶盖?这个小细节背后藏着什么科学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