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令人喜爱的字,这是一个传递温暖的字。(段评:开头用了两个短句点出主题,简洁明了,但可以加入更具体的意象让读者更快感受到"爱"的温暖。比如把抽象的"字"和"温暖"结合成具体的画面,能让开头更有吸引力哦!修改版:这是一个像棉花糖一样甜的字,这是一个能把寒冷都融化掉的温暖的字——它就是"爱"。)
这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家庭需要它,社会需要它,全世界都需要它。(段评:这段写出了爱的重要性,很有概括力,但可以把"伟大的情感"和后面的需求联系得更紧密,用具体的场景代替抽象的说法,会更生动。比如想想家庭里爱是什么样子,社会里爱能做什么,这样就不会空啦!修改版:这是一种能把家粘在一起的伟大情感:妈妈的拥抱是它,爸爸的鼓励是它;校园里同学的帮忙是它,马路上陌生人的扶更是它——家庭需要它,社会需要它,全世界都需要它。)
爱,是那冬日里的暖阳,爱能让人心生感激。(段评:把爱比作冬日暖阳很贴切,但后面的"让人心生感激"可以和比喻结合得更具体,比如写写暖阳具体做了什么,这样情感会更真实。修改版:爱,是冬日里照在脸上的暖阳,它会轻轻抚平我们皱起的眉头,让心里像揣了个小暖炉似的,忍不住想对身边的人说声"谢谢"。)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爱,有父爱,母爱、友爱,还有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在学校里,处处涌动着爱的暖意,比如最近在身边就出现了令我难以忘怀的同学之爱。(段评:这段从生活中的爱过渡到学校的同学之爱,过渡很自然,还列举了不同的爱,很棒!不过可以把"许许多多的爱"写得更有画面感,比如用小短句列出,再引出身边的事,会更流畅。修改版:生活里的爱藏在每个角落:是爸爸背我看病的后背,是妈妈睡前掖好的被角,是朋友分享零食的小手,还有老师摸我头说"加油"的温暖。在学校里,爱更是像小太阳一样照着我们——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牢牢记住了同学之间的温暖。)
开学前几天,我与伙伴们做游戏的时候,不小心扭到了脚,整个脚踝肿得像个馒头,疼得我两眼直冒金星,眼泪不住往下掉。我心想:马上开学了,脚行动不方便,怎么办呢?(段评:这段写扭脚的情景很真实,"肿得像馒头"这个比喻特别形象!不过可以加入更多感官细节,比如脚扭时的声音、摸上去的感觉,还有心里的想法可以更具体,比如担心开学后没法上体育课,这样更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哦。修改版:开学前几天,我和伙伴们在操场玩"老鹰捉小鸡",跑着跑着突然脚下一滑——"哎哟!"脚踝传来一阵钻心的疼,我低头一看,脚踝肿得像刚出锅的大馒头,红通通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摸了摸肿起来的地方,又疼又急:明天就要开学了,这样怎么上楼梯?怎么和大家一起做早操呀?)
开学第一天,我一瘸一拐地走在上学的路上。忽然,从后边跑来一个人,原来是我的同桌张冰。她今天想早些去学校帮忙打扫教室,但是看我这个样子,停下脚步,对我说:“我来扶你上学吧” (改:吧。”) 说完,她便扶着我向学校走去。(段评:这段写同桌帮忙扶你上学,情节很温暖!不过可以加入同桌的动作、表情细节,比如她扶你的姿势、说话的语气,还有路上的小细节,比如她放慢脚步、帮你提书包,这样人物更鲜活,故事更感人。修改版:开学第一天,我拄着外婆给的拐杖,一瘸一拐地走在上学路上,每走一步脚踝都疼得我皱眉头。忽然,身后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林林!"原来是我的同桌张冰,她扎着高高的马尾,书包带子还晃悠着。本来她要去学校帮忙扫地,可看见我这个样子,立刻停下脚步,把书包往肩上一甩,伸出胳膊绕住我的胳膊:"我扶你!"她的手暖暖的,还特意放慢脚步,和我一起一步一步走向学校。)
马智斌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爱》,老师首先被你开篇对“爱”的理解打动了——把它比作冬日暖阳,又点明家庭、社会都需要它,这个立意既有温度又有格局!尤其是选择“同学之爱”这个具体事例,从“脚肿成馒头”的细节到同桌张冰主动扶你的情节,都紧紧围绕“爱传递温暖”的中心,非常贴合记叙文“以小见大”的要求。
不过我们可以给文章再“添点彩”:比如写张冰扶你时,能不能加个她的动作细节?是“紧紧搀着你的胳膊”,还是“放慢脚步配合你的节奏”?她的语气是着急还是温柔?把这些“特写镜头”补进去,同桌的“爱”会更生动。另外,结尾可以再呼应一下开头的“暖阳”——比如到学校后,你看着张冰的背影,心里是不是像晒了太阳一样暖?加一句这样的感受,文章的情感会更饱满。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除了同学之爱,生活中还有哪种“爱”曾让你像这次一样心头一热?比如老师的一个眼神、陌生人的一次帮忙?
- 如果把“爱”比作一种声音,你觉得它会是什么声音?是妈妈的叮嘱,还是朋友的笑声?试着把这个比喻加到文章里,会不会更有趣?
- 当你被张冰帮助时,有没有想过以后也要这样帮助别人?这种“爱的传递”,能不能在结尾提一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