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是包含丰富情感的事物,它能因伤感而流,它能因委屈而出,它也能因感动而现。泪水的落下包含说不出的千言万语,也是人喷涌而出的情绪。(段评:开头用排比写出了泪水包含的不同情感,很有文采,也点明了主题。但段落里的语言有点像大人写的,不够贴合小学生的视角。比如“喷涌而出的情绪”这样的表达有点抽象,可以换成更具体、更有画面感的句子,让开头更生动。修改版:泪是藏着好多情绪的小水珠呢!它会因为难过偷偷跑出来,会因为委屈忍不住掉下来,也会因为心里暖暖的冒出来。每一滴眼泪里,都藏着我们说不出口的小秘密,是心里的情绪忍不住要跳出来啦!)
一天晚上,我攥着试卷站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站在繁华的街道上,站在因下雨而冰冷的地面上。看着那一张分数下滑的试卷,泪水从我的眼角无声的落下 (改:无声地落下) ,我知道,这是——我的不甘与对现实的无奈的挫败之泪。(段评:这段描写了拿着试卷站在雨中的场景,能感受到你的委屈和不甘,很棒!但“冰冷的地面”“繁华的街道”这些词可以写得更具体,比如雨丝打在脸上是什么感觉,试卷被雨水打湿了吗?这样能让场景更真实,读者也能更懂你的心情。修改版:一天晚上,我攥着皱巴巴的试卷站在路口,雨丝细细密密地打在脸上,凉丝丝的。来来往往的车灯晃得我眼睛发疼,脚下的地面湿滑滑的,连鞋子都变得冰冰凉。看着试卷上下滑的分数,眼泪突然就从眼角滚下来,吧嗒吧嗒掉在试卷上——这是我不甘心又有点无奈的眼泪呀。)
回到家后,母亲没有因我的退步而责骂我。她用那双辛劳付出的手抚摸着我的头,轻声安慰着我。我突然感到愧疚,愧疚于让母亲白白付出对我的栽培;我突然感到温暖,母亲与以往一样安慰,告诉我要继续努力。我的泪水再次落下,我知道,这是我的——愧疚而感到温暖的感激之泪。(段评:妈妈安慰你的场景写得很温暖,能感受到你对妈妈的愧疚和感激。但“辛劳付出的手”“白白付出对我的栽培”这些表达有点复杂,小学生可以写得更简单、更真实。比如妈妈的手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她安慰你的时候说了什么具体的话?这些细节能让情感更动人。修改版:回到家,妈妈没有骂我,反而用她那双有点粗糙的手轻轻摸着我的头,柔声说:“这次没考好没关系,我们一起找找原因,下次再努力呀。”我突然鼻子一酸——妈妈每天那么辛苦,我却让她失望了。可她的声音那么暖,像阳光照在我心上。眼泪又掉下来了,这是我对妈妈的愧疚,也是被她的爱暖到的眼泪。)
随着日记本的合上,我飘(散)的思绪从回忆中走出。望着那一句句略显笨拙的字迹,我不禁勾起嘴角,含着笑意望向窗外。窗外,灯火通明,却不是为我而亮,只有这个温馨的小屋坐着的人在等待着我的归来亮起灯光。(段评:这段从回忆回到现实,想法很好,但“飘散的思绪”“灯火通明却不是为我而亮”有点抽象。可以写一写日记本里的字是什么样的?合上日记本时手指碰到了什么?窗外的灯火具体是什么样子?这些小细节能让文字更有画面感。修改版:合上日记本,我的思绪一下子飘回了现在。看着本子上歪歪扭扭的字,我忍不住笑了。抬头望向窗外,街上的路灯亮着,像一串串小灯笼,虽然不是专门为我亮的,但家里的台灯暖暖的,照亮了我的小书桌——这就是我的小天地呀!)
思绪再次飘散,不知什么时候我的眼中一片模糊。擦了擦眼,我抬起笔在纸面写道:“泪的含义太多,多到无法知晓,多到被人忽略,多到被人随意定义。但只有真正爱你的人,才会细细体会、询问、琢磨。就像当初母亲突然惊(慌)失措,急忙为我擦泪询问为何哭泣一样。”(段评:结尾想表达眼泪需要被爱你的人体会,这个主题很好!但“细细体会、询问、琢磨”这些词有点难,而且“窗外灯火通明却不是为我而亮”和上段重复啦。可以结合妈妈帮你擦眼泪的具体动作来写,让结尾更温暖、更真实。修改版:想着想着,我的眼睛又有点模糊了。我拿起笔,在日记本上写道:“眼泪有好多好多意思,有时候连我自己都说不清。但爱你的人一定懂——就像妈妈当初看到我哭,急急忙忙用手背帮我擦眼泪,还慌慌张张地问我‘怎么啦宝贝?’那样呀!”)
郭存威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泪》,老师特别欣赏你对“泪”的独特思考——没有停留在流泪的表面,而是通过“挫败之泪”和“感激之泪”,写出了泪水中藏着的不甘、愧疚与温暖,这个立意一下子让文章有了深度!
我们来试试给文章“拍个电影特写”。比如写试卷的那段,你说“攥着试卷站在冰冷的地面上”,能不能把镜头推近?当时雨丝飘在脸上是什么感觉?试卷上的红叉叉像什么?心里是不是有个声音在喊“我明明努力了”?把这些细节加进去,眼泪落下的瞬间会更动人。还有结尾“眼中一片模糊”,是想到了妈妈等你回家的灯光吗?如果能直接点出“这是被爱包裹的幸福之泪”,和前面的泪呼应起来,文章的情感会更完整。
💡 我们还可以再想想:
- 除了愧疚和温暖,妈妈的安慰里有没有让你突然明白的道理?
- 现在再看那些“笨拙的字迹”,会不会觉得当初的眼泪也是成长的养分?
- 窗外的灯火和家里的灯光,能不能用对比的句子写得更有画面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