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记叙文
作者:陈鑫| 指导老师:彭老师

生活像一颗裹了糖的果子,“乐”就是那层甜,藏在细碎的日常里。(段评:开头用“裹糖的果子”比喻生活,把“乐”比作糖衣,这个比喻很新鲜,一下子就抓住了“乐藏在日常里”的主题,语言也很优美。如果能把比喻和具体的画面结合起来,比如加上“就像课间拼拼图时的笑声、爷爷糖画的甜香”,会更有画面感,也能自然引出下文的事例哦!修改版:生活像一颗裹了蜜的果子,“乐”就是那层甜滋滋的糖衣,藏在课间拼拼图的笑声里,藏在爷爷糖画的甜香中,藏在细碎的日常小美好里。

课间的教室是“乐”的小天地。我刚掏出新买的拼图,同桌就凑过来:“带我一个!”我俩头挨着头,指尖把碎片对来对去,眼看小猫的尾巴慢慢拼出弧线,他突然把一块错片塞到我手里:“看,小猫长胡子啦!”我笑出了声,阳光从窗户漏进来,落在我们沾了碎纸屑的手背上,暖烘烘的。(段评:这段写课间拼拼图的场景特别生动!“头挨着头”“指尖对碎片”的细节很真实,同桌的小玩笑也充满童趣。不过阳光的描写可以更具体,比如“阳光像碎金子一样漏进来,在我们沾了碎纸屑的手背上跳来跳去”,这样能让画面更活泼,也更有“暖烘烘”的感觉哦!修改版:课间的教室是“乐”的小天地。我刚掏出新买的猫咪拼图,同桌就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带我一个!”我俩头挨着头,指尖把碎片对来对去,眼看小猫的尾巴慢慢拼出弯弯的弧线,他突然把一块错片塞到我手里:“看,小猫长胡子啦!”我“噗嗤”笑出了声,阳光像碎金子一样从窗户漏进来,在我们沾了碎纸屑的手背上跳来跳去,暖烘烘的。

周末的公园更藏着“乐”。我攥着风筝线往前跑,风把风筝吹得直晃,爷爷在后面喊:“放线!慢点儿!”等燕子风筝稳稳飘在天上,他变魔术似的掏出糖画,是只咧嘴笑的兔子。我咬了一口,甜香裹着风的味道,抬头看见风筝在云里晃,爷爷的白胡子也跟着晃,连树上的喜鹊都叫得脆生生的。(段评:这段写公园放风筝的场景特别温馨!爷爷的糖画和白胡子的细节很有画面感,喜鹊的叫声也让场景更热闹。如果能加上“我咬糖画时,糖丝粘在嘴角,爷爷笑着用手背帮我擦掉”这样的小互动,会让祖孙俩的感情更浓,“乐”的感觉也更真实哦!修改版:周末的公园更藏着“乐”。我攥着风筝线往前跑,风把燕子风筝吹得直晃,爷爷在后面喊:“放线!慢点儿!别摔着!”等风筝稳稳飘在天上,他变魔术似的掏出糖画——是只咧嘴笑的兔子!我咬了一口,甜香裹着风的味道,糖丝粘在嘴角,爷爷笑着用手背帮我擦掉。抬头看见风筝在云里晃,爷爷的白胡子也跟着晃,连树上的喜鹊都叫得脆生生的,像在唱快乐的歌。

最难忘是那次班会。我攥着演讲稿,刚开口就忘词,台下突然响起的掌声——是班长带头拍的,同学们眼里的笑意、星星 (改:眼里的笑意像星星) ,我深吸一口气,把“我去,这老师都笑了”的想法压下去,继续讲。(段评:这段写班会忘词的经历很真实,但“我去,这老师都笑了”的想法有点口语化,而且可以增加同学们的具体反应,比如“班长朝我眨眨眼,比了个‘加油’的手势”,这样能让掌声的温暖更具体,也能更好地体现“乐是大家的鼓励”这个感觉哦!修改版:最难忘是那次班会。我攥着演讲稿,刚开口就忘词,脸一下子热得发烫。台下突然响起掌声——是班长带头拍的!她朝我眨眨眼,比了个“加油”的手势,同学们的眼睛里满是笑意,像星星一样亮。我深吸一口气,慢慢想起了词,声音也越来越稳。

原来“乐”从不是独一份的甜,是拼拼图时的笑声,是像颗小石子扔进生活 (改:是像颗小石子扔进生活里) ,漾开一圈圈胖乎乎的波纹。(段评:结尾想升华主题,把“乐”比作波纹,这个想法很好!但可以把“像颗小石子扔进生活”改得更具体,比如“像拼拼图时的笑声、糖画的甜香、班会上的掌声,像小石子扔进心湖”,这样能和前面的事例呼应,让主题升华得更自然,也更有感染力哦!修改版:原来“乐”从不是独一份的甜,是拼拼图时头挨着头的笑声,是糖画裹着风的甜香,是班会上暖融融的掌声——它们像小石子扔进心湖,漾开一圈圈胖乎乎的波纹,把日子都浸得甜滋滋的。

综合评价:

陈鑫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乐》,老师首先被你对“乐”的独特理解打动了——你说“乐从不是独一份的甜”,这个感悟像一颗透亮的糖,让整篇文章都有了温度!你选的三个事例特别用心:课间拼图的嬉闹、公园放风筝的温馨、班会忘词时的掌声,从不同场景写出了“乐”的“共享感”,这正是文章最闪光的地方。

不过我们可以让这份“甜”更有层次。比如班会忘词那段,是全文最能体现“温暖共鸣”的部分,你写了“同学们眼里的笑意、星星”,如果能把镜头推近:班长带头鼓掌时的眼神是鼓励还是俏皮?老师的笑里藏着什么?你忘词时手心的汗、心跳的声音,这些“特写镜头”加进去,“乐”的滋味会更浓。还有从公园到班会的过渡,可以加一句“生活的甜不止在周末,连紧张的时刻也藏着惊喜”,像搭座小桥,让段落更连贯。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除了“共享”,“乐”会不会也藏在“帮助别人”或“克服小困难”里?比如你帮同学解决难题时,是不是也尝到了不一样的甜?
  2. 你开头把生活比作“裹糖的果子”,结尾能不能呼应这个比喻?比如“原来这颗果子的甜,要和别人一起咬,才更有味道”,让文章的“骨架”更结实哦!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