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钓鱼
那个周末,阳光正好,爸爸带我到池塘边,要教我钓鱼。我兴奋地拿起崭新的鱼竿,学着爸爸的样子挂上鱼饵,用力一甩,鱼线便带着我的希望飞向了水面。起初,我兴致勃勃地睁大眼睛紧盯着浮漂,每一分每一秒过去,水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我的耐心也渐渐被消磨殆尽。就在我快要放弃时,爸爸轻声说:“别急,耐心是钓鱼的关键。”(段评:本段作为中间段,清晰地写出了钓鱼前的准备和等待的过程,还通过爸爸的话引出了耐心的主题,情节推进很自然。如果能多加入一些你等待时的小动作和心里的想法,比如手怎么握鱼竿、心里有没有数着时间,会让等待的过程更真实,也能更好地体现你从着急到平静的变化哦。修改版:那个周末,金灿灿的阳光洒在草地上,爸爸笑眯眯地扛着鱼竿,带我去村头的池塘学钓鱼。我抱着崭新的蓝色鱼竿,指尖摸着光滑的竿身,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怦怦直跳。学着爸爸的样子,我小心翼翼地把红蚯蚓挂在鱼钩上,深吸一口气用力一甩——鱼线“嗖”地划过空气,带着我的小期待“扑通”扎进水面,溅起一圈圈银闪闪的涟漪。一开始,我屁股黏在小马扎上,眼睛瞪得像铜铃,死死盯着浮漂,连眨都不敢眨。可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水面静得像块绿玻璃,浮漂像个懒娃娃一动不动。我忍不住用脚踢了踢地上的小石子,鱼竿在手里转来转去,心里嘀咕:“鱼是不是都躲起来啦?”就在我撅着嘴要把鱼竿放下时,爸爸用温暖的大手拍拍我的肩膀,轻声说:“别急呀,小鱼也在和你玩捉迷藏呢,耐心等它‘上钩’才是好办法。”)
话音刚落,浮漂猛地一沉!我心中一惊,立刻用力提起鱼竿。鱼竿瞬间弯成了弧形,一股强大的力量从小手传来。我紧张地与它“搏斗”,手心都冒出了汗。在爸爸的指导下,我终于将一条活蹦乱跳的鲫鱼拉上了岸。(段评:本段的钓鱼“搏斗”场景写得很紧张,特别是鱼竿弯成弧形的细节,让老师仿佛看到了你用力的样子!要是能加上鱼出水时的样子,比如尾巴怎么甩、有没有溅你一身水,还有你当时喊没喊、手有没有抖,会让这个瞬间更热闹、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爸爸的话音刚落,浮漂突然“唰”地往下一沉,像被谁猛地拽了一把!我心里“咯噔”一下,手忙脚乱地抓起鱼竿往上提——“嗡”的一声,鱼竿瞬间弯成了月牙儿,一股热乎乎的力气顺着鱼竿传到我的小手,差点把我带得往前扑。“稳住!别松手!”爸爸在旁边喊。我咬紧牙关,两只手紧紧攥着鱼竿,手心的汗把竿柄都打湿了,胳膊酸得快要抬不起来。小鱼在水里“哗啦哗啦”地扑腾,银灰色的尾巴甩得水花四溅,溅了我一脸凉水。我跟着爸爸的指引,慢慢把鱼竿往左边歪,又轻轻往回拉,终于把一条巴掌大的鲫鱼“拖”出了水面!它在草地上蹦来蹦去,鳞片闪着银光,嘴巴一张一合,好像在说:“哎呀,被你抓住啦!”)
看着阳光下闪着银光的鱼儿,我激动得欢呼起来。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等待和坚持之后,收获是如此巨大的喜悦。(段评:本段写出了钓到鱼的兴奋,情感很真实!如果能把你欢呼时的动作,比如跳没跳、有没有抱着鱼跑,还有鱼在手里的感觉(滑不滑、凉不凉)写出来,会让这份喜悦更具体,也能和前面的等待形成更鲜明的对比哦。修改版:我蹲在草地上,看着那条在阳光里闪着银光的小鲫鱼,尾巴还一甩一甩地扫着我的手背——凉丝丝、滑溜溜的,像摸了块小冰块。突然,我“呀”地一声跳起来,举着鱼篓围着池塘跑了半圈,大声喊:“我钓到鱼啦!我钓到鱼啦!”风把我的声音吹得飘远了,连树上的小鸟都扑棱棱飞起来,好像在为我鼓掌。那一刻,我的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比吃了最喜欢的草莓蛋糕还要开心——原来等了这么久,这份“小惊喜”的味道这么棒!)
这次钓鱼,让我不仅收获了鱼,更明白了耐心与坚持的可贵。(段评:本段作为结尾,总结了钓鱼的收获,点明了耐心的主题,很棒!要是能把道理和你手里的鱼、当时的阳光联系起来,比如摸着鱼篓想到以后做事情也要像等鱼一样,会让这个感悟更自然,不像是在“说大道理”哦。修改版: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我把小鲫鱼放进装着水的袋子里,它在里面慢悠悠地游着。回家的路上,我的小手一直攥着爸爸的衣角,心里美滋滋的——今天不仅收获了一条会“蹦跶”的小鱼,还明白了:原来像等鱼那样,不着急、不放弃,就能等到属于自己的“小惊喜”呀!)
王煜文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第一次钓鱼》,老师首先要为你的深刻思考点个赞!很多人只写了钓鱼的过程,而你却从中感悟到了“耐心与坚持的可贵”这个道理,这让你的文章一下子就有了深度!
不过,我们还可以让这篇文章更生动。比如你写的“我紧张地与它‘搏斗’,手心都冒出了汗”这里,是文章最关键的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鱼竿弯成了什么弧度?鱼在水里挣扎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你心里最紧张的念头是什么?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爸爸说“耐心是钓鱼的关键”时,他的语气和眼神是怎样的?
- 当你看到鲫鱼闪着银光时,除了激动,还有没有其他更细腻的感受?
- 如果下次再遇到需要耐心的事,你会怎样运用这次钓鱼学到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