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找人陪我玩翻花绳。我先是去找了妈妈,但妈妈却说:“我还要忙。”我再去找了奶奶,奶奶却说:“我还要做饭。”我又想去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这时,我找到了一个人,他就是我的好弟弟。但是他不会玩翻花绳,于是我就教他翻花绳。(段评:这段缺少地点要素,导致事件发生的环境不清晰。另外,在描述找人陪玩的过程可以增加一些人物的神态、心理等细节。请补上地点,并对找人过程进行细节描写。修改版:今天,在家里,我想找人陪我玩翻花绳。我先是跑到妈妈跟前,拉着她的手,眼巴巴地说:“妈妈,陪我玩翻花绳嘛。”妈妈皱了皱眉头,说:“我还要忙。”我又垂头丧气地去找了奶奶,可怜巴巴地说:“奶奶,陪我玩翻花绳。”奶奶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我还要做饭。”我又想去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这时,我看到了我的好弟弟。但是他不会玩翻花绳,于是我就决定教他翻花绳。)
首先,我先把花绳套在弟弟肉乎乎的手上。然后,在绳子上捏出两个小叉,让他把手伸进出 (改:伸进去) 。最后,拿出两根中指,往手掌心中间的那条绳子一穿就好了。(段评:“让他把手伸进出”存在表述错误,应改为“让他把手伸进去”。并且在教弟弟玩花绳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我”的语言指导,使过程更清晰。修改版:首先,我一边说着“来,弟弟,把花绳套在你肉乎乎的手上”,一边把花绳套在弟弟手上。然后,我捏着绳子,对弟弟说:“看,我在绳子上捏出两个小叉,你把手伸进去。”最后,我示范着拿出两根中指,说:“像我这样,往手掌心中间的那条绳子一穿就好了。”)
弄完以后,是一个“⺌”形,我是捏住两个叉往下一绕,食指和大拇指一撑。就变成了“図”形。弟弟惊讶地说:“好神奇啊!”我们还一起弄出“目”“又”“図”“⺌”形……(段评:在描述绳子形状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弟弟的动作和表情细节,让画面感更强。另外,“図”并非规范汉字,可考虑用其他合适的表述。修改版:弄完以后,绳子变成了一个类似“X”的形状,我一边操作一边说:“看,我捏住两个叉往下一绕。”弟弟眼睛紧紧盯着绳子,双手也不自觉地动了动。接着我用食指和大拇指一撑,绳子变成了一个像“口”的形状。弟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说:“好神奇啊!”我们还一起弄出“目”“又”等形状……)
我们玩得不亦乐乎。当妈妈喊我们吃饭时,我们才恋恋不舍的收起 (改:地收起) 花绳,一起洗手去吃饭了。(段评:“恋恋不舍的”中“的”使用错误,应改为“地”。可以在结尾处增加一些对这次玩花绳感受的表达,升华主题。修改版:我们玩得不亦乐乎。当妈妈喊我们吃饭时,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收起花绳。我心里想着:今天和弟弟玩翻花绳真开心,下次还要一起玩。然后我们一起洗手去吃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