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是现代人生活的常态。清晨、阳光还未完全洒入房间,人们便在闹铃声中起来,开启了忙碌的一天。(段评:开头能点明“忙是现代人常态”的主题,还用了清晨的场景引入,很自然!不过可以把“阳光还未完全洒入房间”写得更有画面感,比如加上阳光的样子或者闹铃的细节,让开头更吸引人哦。修改版:忙,是现代人生活的常态。清晨,金灿灿的阳光刚从窗帘缝里探进小脑袋,“叮铃铃——”的闹铃声就炸开了,人们揉着眼睛坐起来,又开启了忙碌的一天。)
早上起床时。 (改:起床时,) 妈妈正在忙碌的为我们 (改:忙碌地为我们) 准备精心的早餐。爸爸正在快速起床,刷牙,还一脸焦急的说 (改:焦急地说) :“快要迟到了,快点,再快点。”爸爸妈妈真忙碌啊!(段评:能通过爸爸妈妈的日常写出忙碌,很贴近生活!不过“忙碌的为我们准备精心的早餐”有点语序问题,而且可以加一点妈妈做早餐的细节,比如煎蛋的滋滋声、爸爸找袜子的样子,这样画面会更生动。修改版:早上起床时,妈妈正系着围裙在厨房忙:平底锅“滋滋”响着,她一边翻煎蛋,一边往面包片上抹果酱,鼻尖还沾了点面粉。爸爸呢?他一只手抓着牙刷刷牙,另一只手慌慌张张地找袜子,嘴里还念叨着:“要迟到啦!快点穿衣服,书包别忘带!”爸爸妈妈可真忙碌呀!)
在去上学的路上。 (改:路上,) 上班族们在拥挤的地铁里穿梭,为了工作目标而拼搏。他们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屏幕,处理着如同一座小山似的文件,我猜他们心里一定在想:这么多文件,要做到什么时候啊。 (改:要做到什么时候啊?) 他们参加一场的会议 (改:一场会议) ,一刻也不敢停歇下来 (改:停歇) 。上班族真忙碌啊!(段评:描写了上班族的忙碌,能想到地铁和文件的细节,很棒!不过“参加一场的会议”多了个“的”,而且可以加一点地铁里的小场景,比如叔叔扶着扶手看手机、阿姨抱着文件挤来挤去,这样会更真实。修改版:上学路上,我看见地铁站里挤满了上班族:他们背着鼓鼓的包,有的扶着扶手看工作消息,有的缩在角落啃面包。到了办公室,他们对着电脑屏幕敲个不停,面前的文件堆得像小山坡,我仿佛听见有人小声叹气:“这么多文件,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呀?”他们还要开一场又一场会议,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上班族可真忙碌呀!)
看到学生们也忙碌的不行 (改:忙碌得不行) 。课堂上认真听课,课后还要写大量的作业和大量的复习任务 (改:大量的作业和复习任务) 。他们为了学习而不断忙碌,不断努力,在知识的海洋中不停奋力遨游 (改:奋力遨游) 。学生们真忙碌啊!(段评:能关注到学生的忙碌,主题很贴近自己的生活!不过“大量的作业和大量的复习任务”有点重复啦,可以加一点课堂或写作业的细节,比如笔尖划过本子的声音、同桌咬着笔思考的样子,让内容更具体。修改版:我还发现同学们也忙碌得不行:课堂上,大家睁大眼睛盯着黑板,手里的笔“沙沙”地记笔记;课后呢?我们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语文、数学、英语的练习本叠成一摞,连课间都要抓紧时间背单词。我们为了学到更多知识,在书堆里不停地“钻”呀“游”呀。学生们可真忙碌呀!)
然而在这忙碌中,我们也不要忘记停下脚步,看看家人和朋友。让我们在忙碌中找到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改: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段评:结尾能想到“停下脚步看家人朋友”,主题升华得很温暖!不过可以把“享受生活的每一刻”写得更具体,比如和妈妈聊聊天、和朋友分享零食,这样不会太抽象,更有童真哦。修改版:不过呀,再忙碌也要停下脚步歇一歇:晚上和妈妈一起坐在沙发上剥橘子,周末和好朋友去公园追蝴蝶,这些小小的快乐,比忙忙碌碌更让人开心呢!)
林宇诚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忙》,老师特别欣赏你对“忙”的观察视角——从家人到上班族再到学生,用不同人群的日常串联起现代人的生活常态,最后还提出“忙中停步看生活”的思考,这个结尾让文章有了温暖的温度,很棒!
不过我们可以给文章“拍个电影特写”哦。比如写妈妈准备早餐时,能不能加个细节:“妈妈的围裙沾着面粉,左手攥着面包机的开关,右手还在搅鸡蛋,头发上沾了颗米粒都没察觉”?写上班族时,试试加句心理描写:“地铁里的叔叔盯着手机上的日程表,手指无意识地抠着公文包的拉链,眉头皱成了小疙瘩”?这些“慢镜头”会让“忙”的画面更生动。
💡 我们还可以再想想:
- 你自己有没有“忙到忘记什么”的小经历?加进去会让文章更贴近你的感受哦。
- “忙中看生活”时,你最想和家人朋友做什么小事?写清楚这个画面,结尾会更有力量!
- 为什么不同的人都在“忙”?他们的“忙”背后藏着什么共同的东西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