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一个装满糖果的罐子,轻轻一摇,就能抖出满溢的甜。那些甜,藏在我和朋友的相处里,藏在家人的关怀中,藏在不经意的小事里,滋养着我的时光。(段评:本段作为开头,用糖果罐比喻生活,把甜的来源概括为朋友、家人和小事,很有创意,能自然引出下文。不过可以把抽象的“藏”变得更具体,让甜的画面感更强,比如用“像糖块一样嵌在……”这样的表达,会更生动哦!修改版:生活就像奶奶床头柜上那个印着小熊的玻璃糖罐,轻轻一摇,就能抖出满溢的甜。那些甜,像橘子糖嵌在我和朋友的打闹里,像牛奶糖裹在家人的热牛奶中,像水果糖藏在不经意的小事里,甜甜地滋养着我的每一天。)
五年级开学,老师把我们分成四人小组,我和班长小宇成了组员。老师让大家把名字写在纸条上交给班长,那时候我没什么朋友,攥着写好名字的纸条,手心都出了汗,迟迟不敢递过去。就在我纠结时,小宇主动转过头,笑着说:“同学,你的名字写好了吗?可以交给我啦。”他的声音像春日的阳光,暖乎乎的。我赶紧把纸条递给他,他看了看名字,眼睛弯成了月牙:“这名字真好听,以后我们一起加油呀!”那一刻,心里像含了一颗水果糖,甜丝丝的,孤单一下子就散了。(段评:这段写和小宇第一次互动的事,细节很真实,比如手心出汗、小宇的笑容,都能让人体会到你的心情。要是能加一点小宇的动作细节,比如他递纸条时的手势,或者你递纸条时的小反应,会更有画面感哦!修改版:五年级开学,老师把我们分成四人小组,我和班长小宇成了组员。老师让大家把名字写在纸条上交给班长,那时候我没什么朋友,攥着写好名字的纸条,手心都出了汗,手指捏着纸条边角揉来揉去,迟迟不敢递过去。就在我盯着脚尖纠结时,小宇主动转过头,指尖轻轻敲了敲我的桌子,笑着说:“同学,你的名字写好了吗?可以交给我啦。”他的声音像春日晒过的棉被,暖乎乎的裹着我。我赶紧把皱巴巴的纸条递给他,他用指尖抚平纸条,看了看名字,眼睛弯成了月牙:“这名字真好听,以后我们小组一起加油呀!”那一刻,心里像含了一颗刚剥开的橘子糖,甜丝丝的汁水漫开,孤单一下子就化了。)
从那以后,小宇成了我的好朋友。课间,他会拉着我跳皮筋 (改:跳橡皮筋) ,我跳得不好,总踩线,他不笑我,还放慢速度陪着我练;遇到不会的数学题,他会耐心地给我讲一遍,直到我听懂。有一次运动会,我参加跑步比赛,跑到一半不小心摔倒了,膝盖火辣辣地疼,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小宇飞快地跑过来,蹲下身,从口袋里掏出一块草莓味的糖塞进我手里:“别难过,吃块糖就不疼啦,你已经很棒了!”我剥开糖纸,把糖放进嘴里,甜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膝盖好像真的不那么疼了。(段评:这段写和小宇的相处,跳皮筋、讲题、运动会的事都很温暖,尤其是草莓糖的细节,把甜的感觉写活了。要是能加一点运动会摔倒时的具体场景,比如膝盖蹭破的样子,或者小宇掏糖时的动作,会让这份甜更真实哦!修改版:从那以后,小宇成了我的好朋友。课间,他会拉着我跳皮筋,我总踩线,急得脸发烫,他却晃着皮筋放慢节奏:“别急,跟着我的拍子踩,1-2-3,跳!”遇到不会的数学题,他会蹲在我旁边,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画示意图,讲完还歪头问:“这里懂了吗?不懂我再讲一遍呀。”有一次运动会,我参加跑步比赛,跑到一半被石子绊了一下,膝盖蹭破一层皮,火辣辣地疼,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小宇飞快地从观众席跑过来,蹲下身时裤脚沾了点尘土,他掏出一块用糖纸包得平平整整的草莓糖塞进我手里:“别难过,吃块糖就不疼啦,你能跑下来已经超棒啦!”我剥开粉嘟嘟的糖纸,把糖放进嘴里,甜甜的草莓味裹着舌尖,膝盖好像真的不那么疼了,连风都变得软软的。)
张琼方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甜》,老师被你细腻的情感和巧妙的立意深深打动了!你把生活比作“装满糖果的罐子”,又用“水果糖”“草莓味的糖”来串联和朋友的温暖故事,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特别棒,让“甜”这个抽象的感觉变得具体又生动。
我们可以试着给文章“拍个电影特写”。比如“攥着写好名字的纸条,手心都出了汗”这句,能不能再放慢镜头?当时教室的光线亮吗?周围同学的声音是吵闹还是安静?你攥纸条的手指是不是有点发白?把这些细节加进去,孤单的感觉会更真实。还有摔倒时“膝盖火辣辣地疼”,除了疼,有没有闻到操场的青草味?小宇跑过来时,他的呼吸是不是很急促?这些“五感细节”能让甜的记忆更有画面感。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 生活里还有哪些“不甜”的时刻,后来因为某件小事突然变甜了?
- 如果把“甜”比作一种颜色或声音,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
- 下次想表达“甜”,能不能不用糖果作比喻,换个更新颖的载体?
期待你用更丰富的细节,搭建出更动人的“文字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