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 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观察绿豆如何长成绿豆芽。(段评:本段点明了实践作业的主题,简洁明了,但语言比较平淡,缺少一点小情绪的表达。如果能加上你听到作业时的小反应,比如好奇、期待,会让内容更生动哦!修改版:今天科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项超有趣的实践作业——观察绿豆宝宝怎么长成绿豆芽!我听了眼睛一亮,心里立刻充满了好奇,真想马上回家试试看!)
晚饭后,我和爷爷精心挑选出五十颗坚硬饱满的绿豆。我把它们放进一个盛满凉水的容器里,这些绿豆挨挨挤挤地靠在一起,好像一群好朋友正在窃窃私语。(段评:本段描写了挑选和浸泡绿豆的过程,还用上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绿豆写得像好朋友一样,非常生动!要是能再写写你挑选绿豆时的小细节,比如怎么判断绿豆是否饱满,或者爷爷和你说了什么,会更具体呢!修改版:晚饭后,我拉着爷爷一起挑绿豆。爷爷教我选那种硬硬的、圆滚滚的,说这样的绿豆宝宝才有力气发芽。我们精挑细选了五十颗,我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装满凉水的小盆里。绿豆们挨挨挤挤地靠在一起,好像一群刚放学的小朋友,头挨着头在说悄悄话呢!)
10月2日 星期四 天气晴
第二天一大早,我冲出卧室,发现绿们 (改:绿豆们) 泡了一夜的水后,长大了许多。颜色变成淡绿色,好像是一颗颗美丽的绿宝石,摸上去软软的。有的甚至在中间的地方有一个小小的尖尖探出头来。爷爷说,这就是绿豆的芽。这些绿豆芽十分柔软,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断裂似的。看着它们,我自言自语道:“希望你们快点长大。”(段评:本段观察得很仔细,写出了绿豆泡发后的变化,还用上了比喻,把绿豆比作绿宝石,很形象!要是能加上你发现绿豆发芽时的惊喜心情,比如你是怎么冲过去的,看到小芽时的表情,会更有感染力哦!修改版:第二天一大早,我一骨碌爬起来,连鞋子都没穿好就冲到阳台看我的绿豆宝宝!哇!它们喝饱了水,一个个都长胖了,颜色变成了淡淡的绿,像一颗颗漂亮的绿宝石。我轻轻摸了摸,软乎乎的。最神奇的是,有些绿豆中间已经冒出了一个小小的白尖尖!爷爷笑着说:"这就是小芽芽啦!"我屏住呼吸,生怕一碰就会弄断它们,小声说:"绿豆宝宝,你们要快快长大呀!")
10月7日 星期三 天气晴
经过一个星期的精心培育,绿豆已经成功变成绿豆芽。其中,最长的足足有15厘米,最短的大约有10厘米,它们就像亭亭玉立的仙女一样婀娜多姿,非常美丽。走进一闻 (改:走近一闻) ,一股淡淡的豆芽清香扑鼻而来。晚上妈妈挑了些长的豆芽做成了凉拌豆芽。(段评:本段写出了绿豆芽长成后的样子和味道,还提到了妈妈做凉拌豆芽,很生活化!要是能写写你看到豆芽长成时的自豪,或者闻到清香时的感受,会更有真情实感哦!修改版:经过一个星期的精心照顾,我的绿豆宝宝们都长成了亭亭玉立的绿豆芽!最长的足足有15厘米,像个小巨人;最短的也有10厘米,个个都精神抖擞。它们白白的身子,顶着一点嫩绿的小帽子,站在盆里,真像一群跳芭蕾的小仙女!我凑近一闻,一股淡淡的清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好闻极了!晚上,妈妈挑了一些最长最壮的豆芽,做成了凉拌豆芽,吃起来脆脆的,我心里美滋滋的,这可是我亲手种出来的呀!)
通过这次观察,我不仅了解了植物生长的奥秘,还学会了耐心等待和坚持不懈,就像我们学习一样,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收获美好。(段评:本段总结了这次观察的收获,主题很明确,积极向上!要是能把学到的道理和绿豆生长的具体过程联系起来,比如等待小芽冒出来的着急,每天换水的坚持,会让感悟更自然、更深刻哦!修改版:看着餐桌上清爽可口的凉拌豆芽,我心里特别有成就感。这次观察绿豆发芽,让我知道了植物生长的小秘密,更让我明白了做事情要有耐心。就像等待绿豆发芽一样,每天换水、耐心观察,小芽才会慢慢长大。学习也是这样呀,只要每天坚持努力,就一定能收获知识的果实!)
欧阳羽诺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绿豆变形记》,老师特别欣赏你在观察中藏着的细腻思考——不仅记录了绿豆的生长,还能联系到“学习需要坚持”的道理,这让小小的观察日记有了温暖的成长温度!
不过我们可以给这份记录“加个特写镜头”哦!比如10月2日发现绿豆冒尖时,你写了“摸上去软软的”,能不能再放慢镜头?当时指尖触到绿豆皮的触感像什么?是像泡软的QQ糖,还是像婴儿的小脸蛋?冒出来的小尖是透明的还是带点白?把这些“五感细节”写出来,绿豆的“变形”会更生动!
还有10月2日到7日之间,绿豆每天的变化其实可以“搭座小桥”过渡。比如加一句“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早晚都给它们换水,看着小尖一天天变长变弯”,这样从“冒尖”到“长成豆芽”的过程就更连贯啦!
💡 我们再想想:
- 绿豆泡发时,除了“挨挨挤挤”,它们在水里会不会转圈圈、浮起来又沉下去?这些小动态能让绿豆更像“好朋友”哦!
- 吃凉拌豆芽时,你尝到的味道和平时买的豆芽有什么不一样?是更脆还是带着自己培育的“甜”?把这份特别的味觉写进结尾,“收获”的感觉会更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