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活像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俱全 (改:样样俱全) 。而五味瓶中的甜,就如同一望无际的沙漠中甘露 (改:沙漠中的甘露) ,如同清晨温暖的阳光下的露珠,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它。(段评:开头用了“五味瓶”的比喻,很生动地引出了“甜”的主题,很棒!不过可以把比喻再写得更具体,让画面感更强,比如把“甘露”“露珠”的感觉和生活里的甜联系得更紧,读起来会更有亲切感。修改版:我们的生活就像一个五彩的五味瓶,装着酸的柠檬、苦的凉茶、辣的糖果,还有最让我心头暖暖的甜。那甜呀,像沙漠里行人尝到的第一口泉水,凉丝丝地润到心里;又像清晨草叶上滚着的露珠,太阳一照,亮晶晶的,得凑得近近的,才能品出那股清甜味儿。)
帮助别人是甜的。上周的星期五,爸爸叫我去小区外面的快递站取快递。我来到快递站,我一抬眼一看,就发现一个年龄在七八岁左右的小妹妹正吃力地搬着一大箱东西,气喘吁吁地往家走。我立马跑上去问她:“小妹妹,你怎么一个人要这么大的东西 (改:搬这么大的东西) ,你怎么能搬得呢 (改:搬得动呢) ?”小妹妹听了我的话,抬起头来用求助的眼神看我,“那我来帮你吧,你一个人搬这么大的箱子,那得搬到什么时候啊?”我说着就把她的东西搬下来,向她家走去。小妹妹在我后面一个劲地道谢。听着小妹妹感谢的话语,我的心中顿时涌上来一丝丝的甜意。(段评:帮助小妹妹的故事写得很真实,“气喘吁吁”“求助的眼神”这些细节都很棒!要是能加上一些动作和心理的小描写,比如搬箱子时的重量感,还有你当时的小想法,故事就更丰满啦。另外,句子可以再通顺一点,比如“你怎么一个人要这么大的东西”可以调整得更自然。修改版:帮助别人的感觉,像含了一颗水果糖,甜丝丝的。上周星期五,爸爸让我去小区外的快递站取快递。刚走到门口,我就看见一个七八岁的小妹妹,抱着一个比她半个人还大的纸箱,脸憋得红红的,额头上渗着小汗珠,一步一挪地往家走。我赶紧跑过去问:“小妹妹,你一个人搬这么重的箱子,能行吗?”小妹妹抬起头,眼睛里满是求助的光。“我来帮你吧!”我说着就接过箱子,哇,还真沉!我咬着牙把箱子抱稳,小妹妹在旁边蹦蹦跳跳地指路:“大姐姐,就在前面那栋楼!”到了她家楼下,小妹妹不停地说“谢谢姐姐”,我的心里像灌了蜜,连胳膊酸都忘了。)
父母的夸奖也是甜的。那天,妈妈上班去了,为了给妈妈准备一个大惊喜,我把妈妈平时下班就要做家务给做好了 (改:我把妈妈平时下班要做的家务做好了) ,我想:“妈妈每天上班就辛苦了,回来还要做家务。”我还把作业给写好了,妈妈一下班就拿扫把扫地 (改:妈妈一下班,我以为她要拿扫把扫地) ,等她一看地板竟然这么干净,妈妈看了看我的作业,脸上挂满了笑容,看到妈妈的笑容我的心甜蜜无比。(段评:帮妈妈做家务的事很温暖,能看出你很懂事!不过可以把做家务的过程写得更具体,比如擦桌子怎么擦的,扫地扫了哪些地方,妈妈回家时的表情和动作也可以多写一点,这样“甜”的感觉会更浓。还有句子里的小语病,比如“把妈妈平时下班就要做家务给做好了”可以调整得更通顺。修改版:父母的夸奖,像吃了一口刚出炉的蜂蜜小蛋糕,甜到心里。那天妈妈上班去了,我看着客厅里散落的玩具,想着:“妈妈每天上班那么累,回来还要收拾,今天我来当小帮手!”我先把玩具一个个放进收纳箱,又用抹布把桌子擦得发亮,最后拿起扫把把地板扫得干干净净。妈妈下班回家,习惯性地拿起扫把,一看地板亮晶晶的,又翻了翻我的作业本,突然一把抱住我,笑着说:“我的宝贝长大了,会心疼妈妈了!”看着妈妈眼里的笑意,我心里甜滋滋的,比吃了糖还开心。)
别人的信任也是甜的,星期六早上我去找朋友玩,到朋友家后我叫他们一起出去玩,我们玩得仿佛已经忘了周围的一切,他们走远了我摔了一跤 (改:他们走远了,我摔了一跤) ,脚出血了,我有一个朋友只是看了我一眼,头也不回地走了,我当时觉得他不把我当朋友,当我无助的时候,是我另一个朋友信任了我 (改:另一个朋友关心我) ,他帮我贴创口贴,我的心里又涌上来甜甜蜜蜜的暖流。(段评:朋友信任你的故事很感人,“无助的时候”的心情写得很真实!要是能把摔跤时的细节,比如膝盖怎么疼,朋友帮你贴创口贴的动作写得更具体,还有你当时的心理变化,从难过到温暖的过程,会让故事更打动人。另外,“他们走远了我摔了一跤”可以调整得更通顺哦。修改版:朋友的信任,像冬天里喝了一杯热牛奶,暖乎乎的甜。星期六早上我去找好朋友玩,我们在小区里跑呀跳呀,笑得连肚子都疼了。突然我脚下一滑,“扑通”摔在地上,膝盖擦破了皮,疼得我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有个朋友看了一眼就跑远了,我心里有点难过。这时候,另一个朋友飞快地跑回来,蹲在我身边说:“别怕,我家有创口贴!”他小心地帮我擦掉伤口上的灰尘,轻轻贴上创口贴,还吹了吹:“不疼了啊。”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心里的委屈一下子就没了,只剩下满满的甜。)
五味瓶中的甜,是真的很甜,这种可不是一般的甜 (改:这种甜可不是一般的甜) 。(段评:结尾总结了“甜”的主题,很好!不过可以把“真的很甜”的感觉和前面的故事联系起来,用具体的小画面来表达,比如帮助别人的笑脸、妈妈的拥抱、朋友的创口贴,这样结尾会更有温度,不会太笼统。修改版:生活里的甜,不是糖果那种齁甜,是藏在小事里的暖甜。是帮助小妹妹后她清脆的“谢谢”,是妈妈抱着我时温暖的怀抱,是朋友蹲下来帮我贴创口贴的小手。这些小小的甜,像星星一样,把我的生活照得亮亮的,让我每天都开心。)
黄逸灏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甜》,老师特别欣赏你对“甜”的独特理解——把生活的甜比作沙漠甘露、晨露,还从“帮助他人”“父母夸奖”“朋友信任”三个角度展开,紧扣中心,事例选得很贴切!尤其是帮小妹妹搬箱子时的对话,还有妈妈看到干净地板时的笑容,都写出了真情实感。
不过我们可以让文章更有“深度”和“细节感”哦!比如写帮助小妹妹时,能不能加一句她箱子上的图案(比如印着小兔子),或者你搬箱子时手臂的酸麻感?这些小细节会让“甜”更真实。另外,结尾可以再点一下“甜”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你的三个事例其实都藏着这种温暖的人情味,要是能在最后提一句,对“甜”的理解就更深刻啦!
💡 再想想:
- 你经历过的“甜”里,有没有哪一次让你突然明白“甜不是凭空来的”?
- 要是用一句古诗形容你文章里的“甜”,你会选哪句?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