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我第一次尝试煮番茄鸡蛋面,这件事让我至今难忘。(段评:第一段直接点明主题,简洁明了,很棒!但可以加入一点你的心情或者当时的小期待,让开头更有画面感哦。比如,你可以写写决定煮面时的小激动,这样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修改版:这个周末,妈妈笑着问我想不想学煮番茄鸡蛋面,我眼睛一亮,立刻点头答应——这可是我第一次尝试做饭呢,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手心有点冒汗!)
妈妈在旁边指导我,我先小心翼翼地把番茄切成小块,金黄的鸡蛋打散在碗里。开火后,我往锅里倒油,油热后倒入鸡蛋液,“滋滋”声吓了我一跳,赶紧用铲子翻炒,鸡蛋很快变成了蓬松的蛋花。接着放进番茄块,翻炒出红红的汤汁,再加水烧开。(段评:中间过程写得很清楚,能看出你观察得很仔细!要是能多加点自己的小感受就更好啦。比如切番茄时的小心,油溅起来时的小慌张,这些细节会让故事更生动。你可以试试把这些小心情写进去,让大家更能感受到你的紧张和努力哦。修改版:妈妈在旁边给我当“军师”,我踮着脚尖拿起菜刀,小心翼翼地把红通通的番茄切成小块,金黄的鸡蛋在碗里“哗啦哗啦”打散。开火后,我往锅里倒了点油,油热得冒烟时,“刺啦”一声倒进鸡蛋液,吓得我赶紧往后躲了躲,手里的铲子都差点掉啦!不过我还是鼓起勇气,用铲子轻轻翻炒,看着鸡蛋慢慢变成蓬松的小云朵,心里偷偷乐开了花。接着放进番茄块,“沙沙沙”地炒出红红的汤汁,再“咕嘟咕嘟”倒进水烧开。)
等水冒泡时,我下入面条,看着面条从硬邦邦变得软软的,心里既紧张又期待。最后加调味 (改:加调料) ,一碗香喷喷的番茄鸡蛋面就做好了。(段评:煮面的过程写得很流畅,能看出你很用心!如果能多加点面条变化的细节,比如面条在水里怎么“跳舞”,或者你当时盯着锅看的小样子,会让段落更有趣哦。试试把这些小细节加进去,让大家仿佛能看到你站在锅边等面熟的样子。修改版:等水“咕嘟咕嘟”冒泡时,我抓起一把面条“扑通”扔进锅里,它们像一群调皮的小蛇在水里扭来扭去。我趴在锅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看着面条从硬邦邦的小棍变成软软的“小波浪”,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既紧张又期待。最后撒上盐和一点点葱花,一碗香喷喷的番茄鸡蛋面就做好啦!)
吃着自己做的面,觉得特别香!这件事让我明白,做饭虽然不容易,但只要认真学、大胆尝试,就能成功。它不仅让我尝到了美味,更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段评:结尾总结了感受,很棒!但可以把“成就感”说得更具体一些,比如吃面条时的小细节,或者妈妈夸你时的小得意。这样能让结尾的情感更真实,也更能打动读者哦。修改版:我捧着热气腾腾的面条,先给妈妈盛了一大碗,看着她笑着说“真香”,我的心里甜滋滋的。自己吃的时候,每一口都觉得特别香——番茄的酸甜、鸡蛋的嫩滑,还有面条的筋道,混在一起像在嘴里跳起舞来!原来做饭虽然有点手忙脚乱,但只要认真学、大胆试,就能做出好吃的。现在想起那次煮面,我还能闻到锅里飘出的香味,也记得妈妈竖起大拇指时,我心里那满满的开心和骄傲呢!)
余嫣同学,你好!读完你的《番茄鸡蛋面》,老师特别欣赏你从第一次煮面的小事里,提炼出“认真学、大胆尝试就能成功”的感悟——很多同学只会写“我学会了煮面”,而你能把经历变成成长的养分,这让文章有了动人的温度!
不过我们可以一起给这碗面“加加料”,让它更有滋味:比如你写“小心翼翼地切番茄”“‘滋滋’声吓了我一跳”,这里藏着最生动的细节!能不能把镜头推近?切番茄时,汁水有没有溅到指尖?油热时的青烟是什么颜色?蛋液下锅时,你握着铲子的手有没有发抖?用“眼睛看、耳朵听、手心摸”的五感细节把这些瞬间“慢放”,读者就能跟着你一起紧张又期待啦!
另外,从“番茄炒蛋”到“下面条”的过渡,我们可以搭一座小“桥”——比如加一句“番茄的酸甜香飘出来时,妈妈笑着说‘该请面条下锅啦’”,这样段落衔接会更自然,就像面汤一样顺滑!
💡 再想想:
- 吃第一口面时,你除了觉得香,有没有尝到“自己动手”的特别味道?(比如比妈妈做的咸一点,但心里更甜?)
- 妈妈指导你时,有没有说过一句让你印象深的话?把它写进去,这份温暖会更具体哦!
- 如果下次再煮,你想给这碗面加什么新“配料”?(比如青菜、香菇?)试着把“第一次”的经验和“下一次”的期待连起来,结尾会更有回味~
继续加油,你笔下的生活小事,藏着大大的成长智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