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丁香花盛开的季节,学校早已浸在了浓浓的花香中,远看丁香,白的白,紫的紫,层次分明;近看丁香,朵朵艳丽,小巧玲珑,在这校园里是那么引人注目。(段评:这段开头描写了校园里盛开的丁香花,语言优美,能抓住颜色和形态的特点,为全文营造了美好的氛围。如果能加入一些感官描写,比如花香的味道,或者微风中花瓣的动态,会让画面更生动哦。修改版:四月的校园是丁香花的世界,远远望去,白的像雪、紫的像霞,一层层铺在枝头,风一吹就轻轻摇晃;走近了看,小小的花朵挤在一起,像一串串精致的小铃铛,淡淡的香气裹着青草味飘过来,闻着就让人心里甜甜的。)
早上,张明一只手拿着未吃完的饭团,一只手拿着飞舞的红领巾 (改:一只手抓着飘动的红领巾) ,急急忙忙地跑入校园。班长王寒冰一眼就看到了迟到的张明,她一个箭步冲上前,一把揪住张明,雷厉风行地说:“张明,你这周已经迟到三次了,我要扣你的分。”开始张明还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可听到“扣分”这两个字时,就两眼发直,乞求道:“亲爱的班长大人,您可不可以别扣我的分呀!再扣一分就要被叫家长了。”“不行!”王寒冰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眼前上课铃就响了 (改:上课铃就响了) ,张明只好不顾三七二十一地奔向教室。(段评:这段通过动作和对话描写了张明迟到被班长扣分的场景,情节很真实,人物性格也很鲜明。要是能多写一些张明着急的样子,比如他跑的时候饭团掉渣、红领巾飘的样子,会让画面更有趣呢。修改版:早上的校门边,张明嘴里叼着半块饭团,一只手攥着晃来晃去的红领巾,另一只手还拎着歪歪扭扭的书包,呼哧呼哧地往校园里冲。班长王寒冰早站在走廊口了,她眼睛一亮,快步跑过去拉住张明的胳膊,叉着腰说:“张明!这周第三次迟到啦,必须扣你分!”张明本来还想耍赖,一听“扣分”两个字,脸都白了,拉着王寒冰的袖子晃:“班长大人,求求你!再扣我就被叫家长啦!”王寒冰把头一扬:“不行!”上课铃“叮铃铃”响了,张明只好撒开腿往教室跑,饭团渣还掉了一路。)
王寒冰值完日,回到教室,发现自己的语文课本不见了,她想:“我今天早上明明记得把书装进书包了,怎么会不见了呢?会不会是张明拿走了?有可能!于是她马上质问同桌张明:“张明,把我的书拿出来!”“哎哟喂,班长大人,您这是怎么了?扣了我的分不说,还把我当作贼呀?”张明故意阴阳怪气地说道。“少在这油嘴滑舌,说,是不是你拿走了我的书?坦白从宽,抗拒从严,赶紧把书给我!”王寒冰露出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班长大人,小弟我做事一向光明正大,从不偷奸耍滑,是真的没有拿你的书,不信你搜。”张明一脸无辜地回答道。(段评:这段写了王寒冰找课本怀疑张明的情节,对话很有意思,能看出两人的性格。要是能加上王寒冰找课本时着急的动作,比如翻书包、拍桌子,还有张明说话时的表情,会更生动哦。修改版:王寒冰值完日回到教室,刚想拿语文书,却发现书包里空空的。她把书包倒过来抖了抖,本子和橡皮都掉出来了,就是没有课本!她皱着眉想:早上明明装进去了呀…难道是张明?她一下子转过身,指着同桌张明的鼻子问:“是不是你拿了我的语文书?”张明瞪大了眼睛,假装委屈地说:“班长大人,您扣我分就算了,怎么还把我当小偷呀?”王寒冰叉着腰:“别装了!快把书拿出来!”张明摊开手:“真没拿!不信你搜我的抽屉!”)
王寒冰见在张明口中问不出个一二三,只好作罢,可她一想到老师那严厉的训斥,眼泪就止不住地往外流。看到平时大大咧咧的班长王寒冰落了泪,张明把自己那本破破烂烂的语文书推在中间,并且安慰道:“班长大人,您就凑合用一下我的吧,这可是小弟我的荣幸呢!”王寒冰挂着泪扑哧一下笑了,和张明一起读起来……(段评:这段写了张明主动分享课本的情节,很温暖,能看出同学之间的情谊。要是能多写一些王寒冰哭的样子,还有张明推课本时的小动作,会让情感更真实呢。修改版:王寒冰找了半天都没找到课本,一想到老师要批评,眼泪就“吧嗒吧嗒”掉下来,连肩膀都轻轻抖起来。平时大大咧咧的班长居然哭了,张明挠了挠头,把自己那本卷了边的语文书推到桌子中间,小声说:“班长大人,你用我的吧…虽然有点破,但字都还在。”王寒冰抬起头,眼睛红红的,看到张明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扑哧”一声笑了,两个人头挨着头,一起看起了书。)
窗外,阳光明媚,丁香花沐浴在阳光下更加绚丽迷人,仿佛孩子们那单纯的笑脸。(段评:这段结尾呼应了开头的丁香花,把花比作笑脸,很有画面感。要是能加上阳光照在花上的细节,比如花瓣反光、蜜蜂飞的样子,会让结尾更温馨哦。修改版:窗外的阳光洒下来,照在丁香花上,白色的花瓣闪着光,紫色的花瓣像涂了一层蜜,连小蜜蜂都嗡嗡地围着转。那些小小的花朵,就像张明和王寒冰脸上甜甜的笑脸,在春风里轻轻摇晃。)
黄骏泓同学,你好!读完你的《丁香校园》,老师眼前仿佛立刻浮现出四月校园里丁香花盛开的美景,更被你笔下张明和王寒冰从“针锋相对”到“同桌共读”的小插曲深深打动——你把丁香花的美与同学间的温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个立意特别棒!
老师最欣赏你用“环境描写”来串联故事的巧思:开头用“浸在浓浓的花香中”的丁香花营造氛围,结尾又让“沐浴在阳光下的丁香”呼应开头,还把它比作“孩子们单纯的笑脸”,一下子就把校园的美和同学间的情谊紧紧连在了一起,让文章的情感有了“落脚点”。
在人物描写上,你也很有想法!比如写王寒冰“一个箭步冲上前,一把揪住张明”的动作,还有她“正气凛然”“气势汹汹”的神态,把班长的“雷厉风行”刻画得活灵活现;张明“阴阳怪气”的语气、“一脸无辜”的表情,也让这个“淘气包”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些细节描写,就像给人物“画了一幅肖像画”,特别生动!
接下来,老师想和你一起解锁两个“让文章更精彩”的小秘籍,让你的文字更有感染力:
第一个秘籍:给关键场景“拍个慢镜头”。 你看,文章里最温暖的部分是张明把“破破烂烂的语文书推在中间”,安慰王寒冰的那一刻。这里可以再“放慢速度”,用“特写镜头”记录更多细节:比如张明推书时,手指是不是轻轻碰了碰王寒冰的胳膊?他说话时,声音是不是比平时小了一些,带着点不好意思?王寒冰“扑哧一下笑了”的时候,眼泪还挂在脸上吗?把这些小细节写出来,这个场景会像电影画面一样,牢牢印在读者心里。
第二个秘籍:让“丁香花”成为故事的“隐形线索”。 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丁香花,但中间的故事里,丁香花还可以更“活跃”一点。比如,王寒冰质问张明时,窗外的丁香花是不是被风吹得轻轻摇晃,像是在“偷偷观察”他们?或者,当两人一起读书时,一缕阳光透过丁香花的缝隙,在课本上投下小小的光斑?让丁香花和人物的心情“呼应”起来,文章的“画面感”会更强,主题也会更突出。
最后,老师想和你一起思考几个小问题,让你的故事更有深度:
- 你觉得,丁香花的“美”和同学间的“情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 如果让你给这个故事加一个“后续”,第二天,张明和王寒冰在丁香树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 除了“美”,你觉得丁香花还像什么?能不能用一个新的比喻,把它和故事的主题联系起来?
相信你只要再“打磨”一下细节,你的《丁香校园》一定会像四月的丁香花一样,既美丽又动人!期待看到你更精彩的修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