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如白驹过隙,许多记忆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模糊。然而,总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去追寻、去寻记 (改:铭记) ,那是我们心灵深处最珍贵的宝藏。(段评:本段作为开篇,用比喻引出"记忆宝藏"的主题,语言优美,情感基调明确,能快速抓住读者注意力。但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寻记"一词稍显生硬,可替换为更贴合语境的表达;二是结尾的"心灵深处最珍贵的宝藏"缺乏具体意象支撑,稍显空泛。修改版:时间飞逝,如白驹过隙,许多记忆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模糊。然而,总有一些微光值得我们驻足回望、俯身拾起,那是藏在心灵褶皱里的琥珀,是岁月馈赠的珍贵宝藏。)
我曾追寻过童年那片油菜花田的记忆。那是一片金黄灿烂的世界,油菜花朵朵簇拥,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小时候,我总是跟着爷爷奶奶在田间玩耍。清晨,阳光洒洒 (改:洒) 在油菜花上,露珠在花瓣上滚动,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我在花丛中追逐着彩色的蝴蝶,笑声回荡在田野间。后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那片油菜花田渐渐消失在视野里。多年后,我回到故乡,沿着记忆中的小路寻找。虽然田地依旧在那里,但那片油菜花田已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可当我看到田边还有一些零星的野花时,那熟悉的感觉又涌上心头。我蹲下身子,轻轻触摸着那野花的花瓣,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片金黄的油菜花海,那些美好的记忆又鲜活起来。(段评:本段以油菜花田为载体,通过今昔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节完整,意象鲜明。但存在两个不足:一是"阳光洒洒""神情姿态"等表述稍显冗余;二是"高楼大厦取代花田"的转折较突兀,可增加过渡细节;三是结尾触摸野花的场景可更细腻,强化与童年记忆的联结。修改版:我曾追寻童年那片油菜花田的记忆。那是一片金黄灿烂的世界,油菜花朵朵簇拥,像是翻涌的金色海洋。小时候,我总跟着爷爷奶奶在田间玩耍:清晨的阳光斜斜洒在花上,露珠在花瓣上滚动,折射出细碎的五彩光芒。我在花丛中追逐彩蝶,笑声裹着花香飘向远方。后来,城市化的脚步漫过田野,那片花田渐渐从视野里淡去。多年后回故乡,沿着记忆中的小路寻找,田地依旧,却只剩零星野花点缀在高楼的阴影里。我蹲下身子,指尖触到野花柔软的花瓣,忽然间,那片金色花海仿佛又在眼前铺展开——蝴蝶振翅的嗡鸣、爷爷喊我回家的声音,都随着花香漫了上来。)
我也曾寻记 (改:铭记) 爷爷做糖画的记忆。爷爷是个手艺人,他做的糖画栩栩如生。小时候,我总是围在爷爷的小摊前,看着爷爷熟练地用勺子舀起一勺糖稀,在大理石板上挥洒自如,不一会儿,一只活灵活现的蝴蝶或者龙就出现在眼前。那甜甜的味道至今还留在我的舌尖。爷爷去世后,我四处打听有没有人还会做糖画。在一个小巷子里,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老艺人。当他拿起勺子开始作画时,那熟悉的动作和神情姿态 (改:神情) 让我激动不已。虽然那不是爷爷做的糖画,但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爷爷还在我身边,那些温馨的记忆又被重新唤起。(段评:本段以糖画为线索,将爷爷的手艺与对亲人的思念相联结,情感真挚,细节生动。但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四处打听"的过程稍显笼统,可增加寻找的具体场景(如问遍老街巷的店铺);二是老艺人的出场缺乏环境铺垫,未能通过场景描写烘托怀旧氛围;三是"神情姿态"表述稍显重复,可替换为更精准的动作细节。修改版:我也曾追寻爷爷做糖画的记忆。爷爷是个手艺人,他熬的糖稀金黄透亮,画的龙鳞爪分明,蝴蝶翅翼仿佛能扇动风来。小时候,我总蹲在爷爷的糖画摊前,看他执起铜勺,手腕一转,糖稀如金丝般流淌在大理石板上,转瞬就勾勒出活灵活现的模样。那甜香裹着焦香的味道,至今还留在舌尖。爷爷去世后,我问遍了老街的杂货店、集市的摊主,终于在巷尾的老槐树下找到一位老艺人。他的小摊支在斑驳的墙根下,铜勺在火上温着,糖稀的甜香飘在潮湿的空气里。当他执勺抬手时,那微颤的手腕、专注的眼神,和爷爷一模一样——我忽然红了眼眶,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的午后,爷爷的糖画摊前,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光斑,甜香漫过整个童年。)
寻记是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寻,也是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这些记忆或许会被时光冲淡,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就会发现它们依然在某个角落闪耀着光芒。在追寻记忆的过程中,将我们与过去连接在一起,我们会发现那些被遗忘的美好、汲取力量,继续前行。因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记忆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段评:本段作为结尾,总结全文主题,升华情感,语言凝练。但存在两个不足:一是"在追寻记忆的过程中,将我们与过去连接在一起"存在语病;二是结尾的升华稍显口号化,可通过具体意象替代抽象表述;三是"心灵的港湾"可结合前文细节,让主题更落地。修改版:寻记是对过去美好的回望,是对亲人和故乡的温柔牵念。这些记忆或许会被时光蒙上薄尘,但只要我们用心擦拭,就会发现它们依旧在某个角落闪着微光。追寻记忆的路上,我们与童年的自己重逢,与逝去的亲人对话——那些被遗忘的笑声、温度与味道,会重新注入我们的血脉,成为前行的力量。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记忆是藏在心底的油菜花田,是握在手里的糖画,是永远等我们归来的港湾。)
吴开松同学,你好!读完你的《寻记》,老师能感受到你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视与细腻的情感。整体来看,文章立意清晰,围绕“寻记是连接过去与当下的心灵纽带”展开,通过油菜花田和爷爷糖画两个具体的记忆片段,展现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结构完整且情感真挚,尤其在“以小见大”的立意方向上,已经有了很好的意识。
为了让文章更具感染力,我们可以在“细节的传神度”上再下些功夫。比如在描写油菜花田时,你提到“露珠在花瓣上滚动,折射出五彩的光芒”,这个细节很生动,但如果能再加入一些感官体验——比如清晨的风里有没有油菜花淡淡的香气?追逐蝴蝶时裤脚蹭到花茎的触感是怎样的?这些细微的感官描写会让画面更立体;写爷爷做糖画时,除了“挥洒自如”的动作,能不能再具体些?比如爷爷握勺子的手指是不是沾着糖霜?糖稀滴落时有没有“滋滋”的声响?你当时盯着糖画时的心跳或期待的眼神,这些细节能让爷爷的形象更鲜活,情感也更有温度。
最后,关于“寻记”这个主题,老师想邀请你思考:
- 在寻找记忆的过程中,除了“找到相似场景”的激动,有没有某一刻你发现记忆与现实的差异?这种差异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 如果让你给记忆里的爷爷写一句话,你最想告诉他什么?试着把这句话藏在某个细节里,会不会让情感更有分量?
期待看到你修改后的作品,相信你会写得更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