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阳光如同一层薄薄的纱衣,轻轻地落在我的肩膀上。蝉鸣阵阵,蛙声鸣鸣,时光如同卷轴缓缓展开,思绪也从此刻绵绵不断。夏日气候炎热,我却感到温暖舒适,自然有人为我吹来凉爽的清风。(段评:本段作为记叙文开头,运用比喻和环境描写营造夏日氛围,语言优美,能自然引出下文妈妈的关爱主题。但存在不足:一是环境描写与情感衔接稍显生硬("自然有人为我吹来凉爽的清风"直接点题,缺乏过渡);二是意象重复("蝉鸣阵阵"出现两次),影响语言简洁性;三是"时光如同卷轴缓缓展开"的比喻与整体清新的风格不够协调,略显刻意。修改版:初夏的阳光像一层薄纱,轻轻落在我的肩膀上。蝉鸣渐起,蛙声隐约,空气中浮动着温热的气息。我坐在书桌前,却不觉得燥热——因为总有一缕清风,悄悄绕在我身旁。)
蝉鸣阵阵,窗外宁静的气氛中,我的身旁妈妈为我扇扇子。那时,正值傍晚,可家中的风扇皆无法使用,我的房间也没有空调。妈妈为我挑选了一把又大又凉快的扇子,坐在床边,缓缓地扇动着扇子,这扇子始终朝向着我。我扭头一瞧,妈妈脸上浮着一层薄汗,腿上也有着被蚊子赠送的大“红包”,可妈妈却似不痒似的,一个劲儿地为我扇风。我清晰地看到妈妈的发丝都沾在了额头上,衣服背后已经被汗浸湿了。(段评:本段通过妈妈扇扇子的细节刻画母爱,场景真实感人,"薄汗""蚊子红包"等细节描写生动。但存在不足:一是开头"蝉鸣阵阵"与首段重复,导致行文拖沓;二是动作描写稍显平淡("缓缓地扇动着扇子"可加入更具体的动作细节);三是情感表达可更细腻,如"我"看到妈妈汗湿时的心理活动未体现,削弱了情感张力。修改版:窗外蝉鸣渐浓,傍晚的空气有些闷。家里的风扇坏了,空调又不在我的房间,妈妈却端来一把大蒲扇,坐在床边轻轻摇着。扇面总朝着我,风里带着她身上淡淡的皂角香。我扭头看她,额角的碎发沾着薄汗,腿上是蚊子咬的红疹子,可她连挠都不挠,只是盯着我的作业本,扇子摇得更稳了。)
妈妈抬头擦了汗,笑起月牙般的眼角 (改:笑出月牙般的眼角) ,慈详 (改:慈祥) 的看着我,眼中尽是我的身影,“快写吧。”我转过头继续写起作业。(段评:本段通过妈妈的神态和语言展现温柔,"月牙般的眼角"比喻形象。但存在不足:一是"慈详"为错别字,影响阅读体验;二是语言稍显简略("笑起月牙般的眼角"可调整语序,使表达更流畅);三是"我转过头继续写起作业"的动作缺乏心理呼应,未能体现"我"的触动。修改版:妈妈抬手擦了擦汗,眼角弯成月牙儿,慈祥地看着我,眼里全是我的影子。“快写吧。”她轻声说。我点点头,转回头握笔,却觉得笔尖都暖了些。)
妈妈一拍额头,连忙说:“瞧我着记性 (改:这记性) ,忘了给你热牛奶了,等着我去给你热。”妈妈对我说过牛奶可以长高,喝了牛奶长高高。(段评:本段通过妈妈的健忘和重复语言体现对"我"的关心,细节真实。但存在不足:一是语言口语化过重("瞧我着记性""喝了牛奶长高高"可适当调整,保留亲切度的同时更简洁);二是逻辑衔接稍显突兀("一拍额头"的动作可加入更自然的过渡);三是重复表述("妈妈对我说过牛奶可以长高,喝了牛奶长高高"可合并,避免冗余)。修改版:妈妈忽然一拍额头,笑着说:“瞧我这记性!忘了给你热牛奶了——你等着,我这就去。”她总说,牛奶能帮我长个子,得天天喝。)
窗外,鸟儿站在枝头静静地望着这一幕。妈妈端来一杯温牛奶,放在课桌上,伸出的手背上红通通的,像一块八分熟的牛排。一问得知,妈妈为我热牛奶时,竟不小心把滚烫的开水洒到了手背上。我心疼地望着妈妈,她却一个劲儿的摆手 (改:一个劲儿地摆手) 说没事的。我给她吹手背,企图让手好受些。妈妈摸着我的脑袋,“长大了,会关心妈妈了。”(段评:本段通过妈妈烫伤手背的细节深化母爱,"像一块八分熟的牛排"比喻新颖生动。但存在不足:一是开头"窗外,鸟儿站在枝头静静地望着这一幕"稍显刻意,与场景融合度不高;二是"伸出的手背上红通通的"可加入更具体的视觉细节(如"红肿""起了小泡"),增强画面感;三是"我给她吹手背"的动作可补充心理描写,使情感更饱满。修改版:没一会儿,妈妈端着温牛奶进来,放在桌上时,我瞥见她的手背红通通的,还有几处细小的水泡。“怎么了?”我急着问。她摆摆手说没事,是热牛奶时不小心洒了开水。我拉过她的手轻轻吹着,她却摸着我的头笑:“长大了,会疼妈妈了。”)
有时藏在心中的人就如在夏日中拂过脸庞的清风,带来一时的凉爽,也给我的心中注入一股暖流。(段评:本段作为结尾,用比喻升华主题,呼应开头的"清风"意象,结构完整。但存在不足:一是"有时藏在心中的人"表述稍显模糊,可更明确指向母爱;二是"带来一时的凉爽,也给我的心中注入一股暖流"的对比可更细腻,体现"短暂与永恒"的情感张力;三是语言可更凝练,避免轻微的重复感("一时的凉爽"与"一股暖流"可调整语序,使节奏更舒缓)。修改版:原来妈妈就是我夏日里的那缕清风——她的扇子摇出的凉,牛奶带着的暖,还有手背上的红印,都不是一时的舒适,而是悄悄流进我心里的光。这光,会一直亮着。)
呀同学,你好!读完你的《那一次,我真感动》,老师能感受到你在记叙文写作上的用心。整体来看,文章结构完整,语言通顺,通过描述妈妈在炎热夏日为你扇风、热牛奶等日常小事,展现了母女间的深厚情感,选材很贴近生活。
为了让文章更出色,我们可以在立意深度和细节描写上再下些功夫。文章目前主要是叙述事件,在立意上稍显浅显,停留在事情表面。比如在结尾部分,你可以试着回答“这件事让你对母爱有了什么新的、更深的认识”,把这个思考写出来,文章的立意就更深刻了。另外,细节描写还可以再细腻些,像描写妈妈为你扇扇子时,除了写妈妈脸上的薄汗、腿上的“红包”,还可以详细描写妈妈扇扇子的动作,比如“妈妈的手臂缓缓抬起,又轻轻落下,扇子扇动的频率不快不慢,那股凉风均匀地拂在我的身上”,这样能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妈妈的爱。
最后,关于这次让你感动的经历,老师想邀请你思考:
- 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凡却饱含母爱的瞬间被你忽略了?
- 怎样通过更多不同的细节,让妈妈的形象在文中更加鲜活立体?
期待看到你修改后的作品,相信你会写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