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西游记》突然,从书里闪过一道金光,定睛一看,竟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金箍棒斜倚在肩头,虎皮裙随风飘扬,脚上踩着七彩祥云,活脱脱从书里走出来的模样。(段评:这段引入故事很有创意,但在细节描写上可以更生动些。比如描写金光闪过的情景,可以让画面感更强。另外,在描述孙悟空外貌时,可以增加一些比喻等修辞手法。修改版:晚上,我正津津有味地看着《西游记》。突然,一道如闪电般耀眼的金光从书里猛地闪过,我赶忙定睛一看,哇!竟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那火眼金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炯炯有神,金箍棒斜倚在肩头,虎皮裙像一面旗帜随风飘扬,脚上踩着七彩祥云,就像从画里活脱脱走出来的模样。)
孙悟空对我说:“小娃,听着说 (改:听说) 你们人间有一个叫火箭的东西,可以载人上太空?我想去看看。”我点点头,他便拉着我的手,一个跟斗就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观众台上。远处,火箭发射塔架巍然矗立,长征2—F (改:长征二号F) 火箭格外引人注目。(段评:此段在语言表达上稍显平淡,对于孙悟空和“我”到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过程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比如孙悟空拉着“我”翻跟斗时“我”的感受等。修改版:孙悟空眨了眨眼睛,好奇地对我说:“小娃,听说你们人间有个叫火箭的东西,能载人上太空?俺老孙想去瞧瞧。”我兴奋地点点头,他立刻一把拉住我的手,只感觉耳边风声呼呼作响,一个跟斗就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观众台上。我紧紧闭着眼睛,心还在“砰砰”直跳呢。远处,火箭发射塔架像一个巨人巍然矗立,长征2—F火箭格外引人注目。)
孙悟空好奇地打量着火箭,问我:“这铁疙瘩能飞?”我正要解释,突然地面传来震动,只见火箭底部喷出蓝色的火焰,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直冲云霄,在黑夜中格外耀眼。一眨眼,火箭就不见了。(段评:这一段对于火箭发射的过程描写可以更丰富,增加一些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还可以描写孙悟空的神态和动作,体现他的好奇。修改版:孙悟空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火箭,挠了挠头问我:“这铁疙瘩能飞?”我正要解释,突然,地面传来一阵剧烈的震动,仿佛大地都被惊醒了。只见火箭底部喷出蓝色的火焰,像一条巨龙吐出的火焰,火箭拖着长长的尾焰,如同一道金色的闪电,直冲云霄,在黑夜中格外耀眼。一眨眼,火箭就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中了。此时,孙悟空张着嘴巴,眼睛都看直了。)
孙悟空送我回家时,对我说:“小娃,想当年,俺老孙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而现在你们却造出了比我快的神器火箭 (改:神器——火箭) ,看来我要重新拜师学艺了。”望着他消失的背影,我明白了:从筋斗云到火箭,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对未知的探索与敬畏。这就是航天精神— (改:航天精神——) 永远向上,永不止步。期待与孙悟空的下次相遇!(段评:结尾段感悟的表达比较生硬,可以把感悟的内容更自然地融入到与孙悟空分别的情景中。另外,可以增加一些对未来再次相遇的期待的具体想象。修改版:孙悟空送我回家时,拍了拍我的肩膀,感慨地说:“小娃,想当年,俺老孙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而现在你们却造出了比我快的神器火箭,看来俺老孙要重新拜师学艺喽。”望着他渐渐消失在夜空中的背影,我心中不禁思绪万千。从筋斗云到火箭,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对未知的探索与敬畏。这就是航天精神—永远向上,永不止步。我期待着下次再和孙悟空相遇,到那时,我们一起坐着更新更厉害的火箭,去探索更遥远的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