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

跳跳龙Al作文批改

首页原创文库
首页 范文文库水培大蒜
记叙文
水培大蒜
作者:黄梦瑶

今天,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项特别有趣的任务,那就是观察植物。我选择观察大蒜。(段评:开头直接点出观察任务和观察对象,很清晰!如果能加入一点自己听到任务时的小心情,比如兴奋、好奇,会更有代入感哦~修改版: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超有趣的任务——观察植物生长!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圆滚滚的大蒜,决定和它们一起开启成长之旅。

第一天,我将蒜妈妈的外衣脱了下来,然后将可爱的蒜宝宝放入塑料杯里,再将自来水倒入塑料杯中。(段评:你用了“蒜妈妈”“蒜宝宝”的比喻,特别有童趣!不过“脱外衣”“放入杯子”这些动作,可以加一点小细节,比如蒜皮裂开的声音、蒜宝宝挤在一起的样子,会更生动~修改版:第一天,我轻轻剥开蒜妈妈干巴巴的外衣,露出里面挤成一团的蒜宝宝。我把它们放进透明塑料杯,倒上浅浅的自来水,看着蒜宝宝们泡在水里,好像在泡澡一样舒服。

第二天,我给蒜宝宝换完新鲜的水后我发现蒜宝宝长出了细细的须,它们的须大约有2—3毫米。真希望它们能快快长大。(段评:你观察到了蒜宝宝长须的变化,还写了长度,很细致!要是能加一句自己看到须须时的小反应,比如“我凑过去仔细看,忍不住用指尖碰了碰,软乎乎的”,会更真实~修改版:第二天换完水,我突然发现蒜宝宝屁股后面冒出了细细的白须!它们短短小小的,大约2到3毫米,像刚长出来的小绒毛。我凑过去轻轻碰了碰,软乎乎的,真希望它们快点长大呀。

第三天,我发现它们的须,又变长了,这些细细的须就像老爷爷的胡须一样又细又长。它们头上又长出了一点嫩绿的芽。(段评:把须须比作老爷爷的胡须,这个比喻很棒!“头上长出嫩绿的芽”可以再具体点,比如芽芽的颜色、形状,比如“像小针尖一样的绿芽”,会更有画面感~修改版:第三天,蒜宝宝的须须变长了好多,细细软软的,真像老爷爷下巴上飘着的胡须!更惊喜的是,它们头顶冒出了针尖大的绿芽,嫩得像刚刷过的绿漆,可爱极了。

第四天,蒜宝宝们它们的芽冲破了它们的脑袋,就像长出了绿色的头发,蒜宝宝的须也再次变长,我把它们重新放到一个更大的杯子里,然后,放到通风、空气新鲜的阳台上,让它们呼吸空气。(段评:“冲破脑袋”“绿色的头发”这些说法很有意思!不过“放到阳台上”可以加一点心理活动,比如“我怕挤着它们,特意换了大杯子,端到阳台让它们晒晒太阳、吹吹风”,会更连贯~修改版:第四天,蒜宝宝的绿芽终于冲破了头顶!短短的芽儿像刚长出来的绿头发,须须也变得更长了。我怕它们挤得慌,换了个更大的杯子,端到通风的阳台,让它们好好呼吸新鲜空气。

第五天,蒜宝宝们的芽到了,1—2厘米,须也长到了5—6厘米,就像折耳根一样。(段评:你用了具体的数字描写芽和须的长度,很准确!“像折耳根一样”的比喻很特别,但可以加一句自己的小疑问,比如“我忍不住想:它们会不会和折耳根一样有味道呀?”,会更有童趣~修改版:第五天,蒜宝宝的芽长到了1到2厘米,须须也有5到6厘米长了,细细的样子居然有点像妈妈凉拌的折耳根!我偷偷闻了闻,好像还没有折耳根的怪味道呢。

第六天,蒜宝宝们的芽长到了5—6厘米,须也长到了7—8厘米,都差不多和10厘米的尺子那么高了,它们长得也太快了。(段评:你把芽的高度和尺子对比,很直观!“长得也太快了”可以加一点自己的小惊讶,比如“我瞪大眼睛比了比,比昨天高了一大截,它们喝了什么魔法水吗?长得也太快了吧!”,会更有情感~修改版:第六天,蒜宝宝的芽一下子长到了5到6厘米,须须也有7到8厘米了!我拿出10厘米的尺子一量,芽儿差不多到尺子的一半高。我瞪大眼睛直呼:“你们喝了生长剂吗?怎么长这么快!”

第七天,它们的芽像士兵一样又高又直,它们的须也变很又高又直 (改:变得又长又密) 了。(段评:把芽比作士兵,很有气势!不过“须也变很又高又直了”有点小语病哦~可以改成“须须也变得更长更密,像老爷爷的长胡子垂下来”,既通顺又保持童趣~修改版:第七天,蒜宝宝的芽长得又高又直,像站得笔直的小士兵!它们的须须也变得更长更密,垂在杯子里,活像老爷爷飘在胸前的长胡须。

经过这次观察我知道了大蒜成长的全过程,和只要我们仔细 (改:只要我们仔细) 就能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段评:结尾总结了观察的收获,很棒!不过“只要仔细就能发现奥秘”可以更具体,比如结合自己的观察过程,说“原来只要每天认真看、耐心等,就能发现大蒜从发芽到长高的小秘密”,会更自然~修改版:看着蒜宝宝从圆滚滚的小球,长成带绿芽的“小士兵”,我终于摸清了大蒜的成长过程!原来只要每天认真观察、耐心等待,就能发现大自然藏着的小秘密呀。

综合评价:

黄梦瑶同学,你好!读完你的《水培大蒜》,老师首先要为你认真细致的观察点个赞!很多同学可能只是简单记录大蒜生长的样子,而你却完整地记录下了从开始水培到大蒜成长的全过程,这让文章有了丰富的内容!

在记录的过程中,如果你能给思想“挖一口深井”,那就更好啦。你最后提到“只要我们仔细就能发现大自然的奥秘”,我们能不能再想深一层?为什么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呢?是因为仔细观察能让我们捕捉到微小的变化,还是能让我们把不同的现象联系起来?如果能在结尾处,把“仔细观察”背后的原因再剖析一两句,你的思想就会更有深度。

文章在描写大蒜生长变化时,虽然有一些描述,但还可以更丰富。我们来当一次导演,比如“第三天,我发现它们的须,又变长了,这些细细的须就像老爷爷的胡须一样又细又长。它们头上又长出了一点嫩绿的芽”这里,是文章很关键的生长变化部分。我们能不能把镜头推近,放慢速度?当时大蒜在杯子里的姿态是怎样的?须变长后在水中摆动的样子是怎样的?嫩绿的芽给你带来了怎样的视觉冲击?用“五感法”把这个“特写镜头”拍出来,文章的感染力会瞬间翻倍。

另外,文章段落之间的过渡可以更自然。从记录每一天大蒜的生长情况,到最后得出观察感悟,中间好像缺了一座小桥。我们能不能加一句像“经过这七天对大蒜生长的观察,我不仅看到了它的变化,还从中有了深刻的感悟”这样的话?用一个巧妙的过渡句,就能让段落之间的衔接更流畅。

💡💡 我们还可以再思考下: 1. 大蒜在生长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努力生长,这和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面对困难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2. 水培大蒜是在人为创造的环境中生长,那如果是土培大蒜,它们的生长过程又会有什么不同呢? 3. 在观察大蒜生长的过程中,你有没有突发奇想,想尝试改变一些条件,看看大蒜会有怎样不同的生长变化?

我要投稿
发布我的作品
写作咨询
专业导师解答
文集制作
制作我的文集

手机微信扫一扫,轻松体验更多功能!

关于跳跳龙
联系地址:苏州工业园区科营路2号中新生态大厦8层801室
联系电话:18907911516
联系邮箱:252480143@qq.com
商务合作:252480143@qq.com
跳跳龙公众号
联系客服
Copyright © 2024 Suzhou Tiaotiao Long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苏州跳跳龙科技有限公司苏ICP备16010362号-2